长安城防疫:确立十项基本原则是关键
省城及古都的防疫距离封控已过去十天了。如果按照“7”+“7”封控隔离的办法,疫情拐点应该出现。但从目前看,筛查出来的感染人数依然没有降下来,说明社区封控没有实现“止停”的效果,人数感染存在。但同时要看到,外溢的情况是得到遏制的。
在相关的媒体发布会上,权威专家的意见也给了另一个光明的昭示:
这是一个光明的信号。无论靠前指挥还是幕后指挥的官员,要对这次疫情的认识有别于两年前——那一时期我们是盲人摸象,这一时期我们应该是有章可循的。
省委主要领导讲话,表明了党和政府的信心,这很重要,这是最有力的保障。
图片
有了上面的基础,克服目前乱象的根本在于确定出一些基本原则,不折不扣贯彻下去。
第一原则:不动、不移原则。
所有居民居家不动,包括在社区、小区不游动、不走动,居家生活。
在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更如此。无论所在区域存在多少感染人数,确诊人数医疗管控隔离后,其他居民不拉走、不移动、不迁徙,居家封控隔离,防止移动、集中隔离重感染风险、患病风险、生存生活风险——居家隔离是最好的自我救助。
第二原则:方舱医疗设施进驻封控区、管控区原则。
在封控区管控区的社区,建立医疗救治方舱诊疗室,一是承担入户核酸检查责任;二是提供普通医疗紧急救治责任;三是保证医疗人员安全、休整、轮岗场所稳定安全。
第三:菜篮子、米袋子标准配送原则。
在城市社区,分级分类建立严格蔬菜、粮油集中配送点,防疫检疫检验跟进。选择和优化大型商业机构组织实施,无接触根据用户需求,实施标准化配送,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第四:公务人员轮岗值班原则。
各家领导干部和各类公务人员未必全部下沉和转为志愿者,减少他们的流动、移动风险,减少他们工作中不专业指挥造成的混乱。建立轮流值班责任制,重在协调和沟通上做文章。
第五:舆情宣传就真就实原则。
媒体宣传具有权威性、一致性。引导正确舆论宣传导向,不空喊口号,不歌颂个人、不渲染无谓的声势,就真就实报道,缓解整个社会情绪压力,强化心理疏导功能,普及卫生安全常识。
第六:居民防控隔离第一责任原则。
所有市民、居民都是自己的防控第一责任人,对个体生命负责,就是对整个城市负责。听从政策政令,隔离管控自我,出现特殊情况第一时间主动报告。优化个体行动行为,合理安排生活。
第七:社会救助及时准确原则。
民政部门和社会救助机构实施有效快速准确的社会救助,对各类流浪人员及鳏寡孤独人员第一时间摸排和实施生活救助,保障他们生命安全,保证他们稳得住,不慌乱,守规范。
第八:医疗防控专家权威发布原则。
疫情期间医疗防控专家发布权威行动方案,整个行政指挥体系跟进,协调、统一规范,不以行政命令代替专家意见和建议,尊重救治规律和疾病恢复周期。不急不躁,不上纲上线,更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九:轻型普通型中医预防药剂公开原则。
疫情防控中对普通型和轻型人员救治应该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方剂,建议公开。特别是对于中医药的预防方剂建议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公开发布,允许中医药医疗机构在社区根据人群发放中医治疗汤包。
第十:政府救护物资配置合理原则。
随着疫情发展和进一步得到控制,医疗救援物资要不断优化,优质配置。社会生产生活物资优先配置。要早抓抓好,抓到前期,减少损耗和浪费。各级政府要早谋划、长远谋划,优化行动方案。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而不要动辄陷入被动之中。同时,要慎用各级公检法力量,不能为声势而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