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 东城区主要高中2022高考成绩分享!
广渠门中学(东城):
2022年最高分698分,2021年最高分692分,60%双一流大学。
2022汇文中学(东城):
680分以上10人,650分以上50人,600分以上占2/3,学堂班74人平均分650分。
2022年171中学(东城):
一共7个班,不到250人,最高分697,650分以上70多人,650率高达30%以上。
2022年166中学(东城):
本科率100%,一本率85%,年级平均分561.45分,670分以上29人,600分以上57人,占比26%。
坐标北京东城,普通初中的学霸男孩,中考满分660分,他竟然考了641分。我查了今年东城区中考成绩,全区6014人参加考试,641分及以上的共174人。可以说,他在东城区已经是名列前茅了,上哪个高中都没问题。究其原因,其背后是强大的自律和内驱力,就像有个小鞭子在随时抽打着自己,通过努力,他已经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之前我在微头条里曾提过这个男孩,之前是个胖子,也是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人,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启动了强大的自律机制,减肥60斤,两年没吃过任何零食,也不喝饮料。更可怕的是,他平时每天晚上跑5公里,周末跑10公里。
现在的他阳光,帅气,自信,成了学校学生中的风云人物。东城区所有的高中招生办都向他伸出橄榄枝,最终他选了最好的北京二中实验班。可以说,这里集聚着2021年北京东城区中考最优秀的学生。
电脑派位的结果,幸运的天平没有向我闺女倾斜,她没有进入理想的北京二中分校(北京二中初中部),也分到了这个学霸男生所在的学校。这正好是我闺女身边一个学习的榜样,告诉她无论进入什么学校,都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人。
这次电脑派位,闺女班里有两个成绩非常差的男生被分到了北京二中分校,而我闺女成为全校小学毕业生中唯一进入这所普通初中的学生。

我开导闺女说,这是电脑派位,进入哪所学校都有可能,所以不用太在意,更不能气馁。三年初中结束后,凭真本事进入理想的高中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返校领入学通知单,得知闺女这一届的学霸,除了我闺女,剩下的几乎全进入另一所普通初中。这就意味着三年后中考,如果保持一贯的优秀,进入东城最好的高中,在校额到校政策下,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反正都得加把劲,努力考上好高中。
#北京头条# #北京中考#东城区171中学2022中考成绩喜报!家长会分享!
#东莞市东城中学#
东莞东城中学2021中考成绩:
重点班平均分:600.18, 普通班未公布
参加中考学生399人,平均分581.8分,700分以上12人,690分以上27人,670分以上62人,650分以上102人。
近日,北京 东城,一位家长在逛着商场突然高兴的跳了起来,售货员过来了解后发现,居然是孩子6年级考了满分,挤进了全校第一。

来自一位北京 东城的粉丝家长分享:孩子在4年级的时候其实成绩很差,才78分左右,都上不去80分,看得出孩子也着急,不是孩子不愿意学习,是真的遇到“瓶颈”了。于是给孩子找了大阅读攻略,开始进行打卡训练,一周一次直播上课,配套了阅读和写作,老师很细心,还给配备了2节8分钟左右的阅读专项训练
我们每周都写一篇作文,写完老师就给我们批改,刚开始我们都要改3次才能定稿,老师非常负责,孩子也觉得被重视了,也很努力,每次课都记录了满满的笔记。
经过了将近2年的训练,我们在6年级居然能考满分。太兴奋了。孩子阅读能运用公式,写作能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来很有画面感。我很欣慰。
题型 1:XX 词在文中指代什么?
思路 1:可先从这个代词的前面语句中寻找代词指代的内容,如果没有,再在该词后面语句

找。
题型 1:XX 词在语段中的意思是什么?
公式 1:“XX”一词原指 XXX;文中指的是 XXX,准确生动地写出了 XXX,起到了 XXX 的作用。
题型 2:将 XX 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公式 2:①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事物……,所以……。
②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事物……,所以……。
③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情况(程度、时间、范围)
#我要上微头条##深圳龙岗小谢语文#
北京中考,满分660分,655分以上,海淀有517人,朝阳有127人,西城有61人,东城有55人。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孩子,该“内卷”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高分,不就是考试机器吗?
我想说,这只是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大概率是今年的北京中考试卷出得太浅,说白了大多数是送分题。

我猜测,出题组可能是充分考虑今年考生居家学习一段时间,担心考题出得深了,整体成绩不好看。
就考试而言,考题越难,越能考出考生的整体水平,越能显出公平。而考题太浅,对于中下水平的考生是极不公平的,因为,太容易的考题,对于上中等考生而言,基本就是送分。
故此,北京今年中考考分这么高,命题组应该好好反思。
邻居有一儿一女,儿子初中在光明读,成绩还不错,去年中考第一志愿东莞中学(成绩不是特别优秀,达不到光明公费生的要求),结果滑档去了第二志愿的六中。
女儿初中划片在东城某中学,成绩也很不错,年级排名基本维持在30名左右,文科很强,理科稍弱尤其是数学最弱,数学不难的考试她甚至两次冲进过年级前20,她的志愿和她哥哥一样想考东莞中学,前两天邻居特意问我她女儿填报志愿的时候能不能报考东莞中学?

今年东莞中考和去年相比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总分由780分提高到了800分,二是地理、生物、历史分数提高了,物理和化学分数降低了,这将对文科强理科弱的考生较为有利,按理来说邻居的女儿可以搏一搏莞中。
不过她的数学成绩不稳定,这是她的一大隐患,去年中考数学偏难,今年很难说难度会不会降低,而且东莞东城的初中教育一直不如莞城和南城,比如去年东城考上莞中的人数比莞城和南城少多了,以她女儿30名左右的成绩想要考上莞中难度不小,毕竟谁也无法预料今年中考数学难度是否会降低。
所以我给出的建议还是报松山湖稳妥一点,等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再多参考一下学校和老师的建议。
今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办公室里同事们关于北京中考成绩的讨论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北京中考660分满分,655分以上竟然有700多人[我想静静]

海淀区更是一骑绝尘,相比之下东城和西城看起来不太乐观,可能跟考生人数有关
常常听说海淀家长鸡娃,看来是名不虚传[泣不成声]关键是我们拿什么跟人家比啊
朝阳区目标校对标成绩也是高得离谱
听同事说低于多少分就没有高中可上了?咱也不懂,已经有好几个同事在为自己的孩子担心了[我想静静]实在是太卷了
公交车上一个大姐的儿子考了640多分,大姐肉眼可见的兴奋
今夜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你会鸡娃吗?认真的[嘘]
# 2021北京中考,海淀竟然跌落神坛,朝阳崛起了!# 同一张卷的北京中考,海淀的高分段,显著少于朝阳,也少于东城和西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中考总分是660分,所以采取645以上(高分段),620分以上(准高分段),580分以上(中等分段)做考量标准。

其中东城区645分以上人数为46人,西城区645分以上人数为60人,朝阳区645分以上人数为109人,丰台区645分以上人数为12人,海淀区645分以上人数为18人,石景山区645分以上人数为5人。
如果不清楚的北京教育形势的人,可能会猜想是不是中国教育高地的历史即将要改写了?
虽然近几年中考难度逐年有降低的趋势,一直都采取着“不超纲,不求难题怪题,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基本功和细致严谨”为标准,也不至于让中国教育大牛“海淀”垫底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从政策上来说,就是中考各区的判卷是分开的,不是统一判卷,各区对重点生源非常重视。所以各区评分标准是无法统一的,有很多网友也因此为由,为“朝阳”公然扣上了“放水、自娱自乐”的帽子,这一点一直是存在争议的。

首先这个争议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严重影响到了所有孩子的学习信心,而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高考才是最关键的。
其次,如果有必要去比较,那是不是要公平统一条件呢?这一点是现实无法做到的。那么如果有必要争议各区成绩的话,就不会有很多家长砸钱买海淀学区房了。(并非是指朝阳中考放水,而是中考本身是不支持“跨区”,所以根据各区的考生比例,教学考评重点,每个区阅卷一定达不到统一的标准)
第二,从录取模式来看,“海淀六小强”(人大附,清华附,十一,一零一,北大附,首师附的初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点招的方式来掐尖录取学生的,和西城,东城,朝阳的较多学区“派位录取”是不同的。所以,这也免去了一部分学生参加中考。
所以我认为,北京各区中考成绩是无法比拟的,且没有统一条件之前,做成绩对比是没有用的,还是看三年后的高考吧!#教育##教育微头条##教育那些事##教育大家说##中考##海淀##朝阳头条##初三##北京中考##成绩#

今天儿子的中考成绩出来了,看到下面各区的一分一段分数表,再看看自己的成绩在区里的排名,让孩子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平时都是区里排名前五的人,今天成绩一公布让孩子懵了,哎呀语文97分,一开始很高兴,因为在我眼里97分是非常优秀的语文成绩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各个成绩斐然哈,我也确实信了97分严重拖累了娃的总成绩,物理也不知道哪里掉了2分,其他科都满,满分660分,孩子总分655排在几十年之外[捂脸],这对优秀孩子而言不公平,让他们考不出水平,莫非这是故意的?把中考题出这么简单,让原来的牛校招到的尖子生未必是真正的尖子,说不定只是个细心的普娃,而原来的普校也有希望捡到牛娃?只是师资若不均衡,这样对一部分牛娃太残酷了。#北京# #北京中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