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算得上我人生的转折点。
从11年毕业到上这个班之前,除了生小白带小白那两年,我一直在自己扑腾。我总觉得我们老颜家祖坟上是冒了青烟的,也总觉得自己非池中之物,早早晚晚能飞黄腾达。然而,这些都只是“我觉得”。
事实是,我自个儿扑腾了个一溜十三道,几乎连个水花都没激起来,甚至由于我坚持创业,差点跟老白离婚,因为他不同意。
老白其实也觉得我很优秀[我想静静],且他有严重的望妻成凤的心理。但他希望我的优秀体现在能考个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或者是老师,那样的话他们老白家在屯里也能倍儿有面儿!
我以前一直对此不屑一顾,总觉得“好汉不挣那有数的钱”,公务员也好老师也罢,都是一眼能望到头的,还要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哪有自己干自由啊!
但是架不住他总说总说,也就考了几回。第一回以笔试第三进面,结果可想而知;后几回也不认真考了,所以连面试都没进过。为了考老师,又去考了小学语文和小学英语的教师资格证,结果这边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从特岗往上调,而我已经过了考特岗的年龄,只能作罢。
到后来老白也几乎要放弃劝我了,但疫情来了!一管控一封城,我的教培只能关门歇业,收入一下子就没了。一开始还是挺乐观的,觉得疫情总会过去的嘛。我在疫情反复中坚持到了2021年7月31号,实在不行了,便果断停课退费。
恰好老白的同学给他发了个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考试链接,8月1号就是最后一天报名了,他让我再考考试试,于是我就报了个名。
然后就是复习等待考试,因为疫情笔试面试都延期好几次,最后面试完都12月末了。而我,稀里糊涂地就到了体检环节,却由于怀孕不能做X光检查,只能推到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后补检。
今年7月中旬,我刚坐完月子,组织部就问我能不能补检了,正好跟今年这批考上的一起体检。这时间卡得刚刚好!
体检完政审,然后调档、签合同。本来是让我8月1号上班的,但我家老二太小,就延期到国庆假期后报到。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上了三个月的班了。而这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以前心里是排斥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的,总觉得它死板单调没趣味也没有挑战性,也担心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然而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工作还是挺有意思的,同事也都很好相处。
而且,工作强度并不大,我可以在工作之余好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写点东西,这是我最最满意的地方了!
在我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窗外正升腾起璀璨的烟花。2022已经过完了,2023年,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也祝看到这些文字的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不平凡的202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回该是稳了!看到这个通知,我替闺蜜的孩子兴奋不已,借此分享一下喜悦!!
众所周知,兰大毕竟是老牌985,每年研招,这里成了优质生源调剂的大本营。尽管地理位置偏远,但是调剂对于考研生来讲,条件还是相当苛刻的。不过孩子本科毕业于某985,报考一志愿虽未过复试线,但分数也不错。初试成绩一出来,我们都建议孩子瞄准兰大,查询录取及调剂名额,咨询在校学长,联系该校研招办……做足功课准备调剂与复试。
还好,孩子复试成绩排名与结果排名都很靠前,顺利收到待录取通知,没有疑虑,不再纠结,果断点了接收。这一点击,相当于领到了读研的通行证,也近似于搭上了读研的班车。接下来静等拟录取通知,公示,调档与政审,接收录取通知书……
孩子的学业深造总算有了眉目,脸上也有了轻松的表情,闺蜜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想想备考时孩子独自在租借的小课桌里学习的日日夜夜,艰辛付出终于换来了梦想成真,值了!
祝福孩子在今后的学业之路顺顺利利,再攀高峰!
女儿报考了提前批铁道警察学院
在四川文科女生里只给两个名额
孩子经过了5个小时的体检,面试,体能测评后顺利通过,昨天网上查到政审也已合格
现在就看分数了,去年553的调档线558的录取线,友友们猜猜562机会有多大?录取线出来后公布[比心][比心][比心][玫瑰][玫瑰][玫瑰]
只要你舍得花钱,我就能让你的孩子上名校,这样的事情靠谱吗?可是,这种事就偏偏有人相信。
在重庆渝北区,有一家名字叫“牛娃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公司,就专门从事这种行当。林女士就是6月初接到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宣称他们公司有渠道可以让子的孩子进名校。
林女士的孩子,中考成绩虽然达到650分以上,但还是没有达到一三八和巴蜀中学等学校的调档线。为了然给孩子有机会进入这些名校,当她接到业务员电话之后,去办公的地方经过一番考察,也就相信了对方。为了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学校,6月12日,林女士和这家公司签订了合同,一次性支付了19万元,等着上一三八或者巴蜀中学。
签完合同付钱后,林女士就在家等着好消息。但万万没想到,牛娃帮那边一拖再拖,这事最后居然就黄了。
和林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其他的家长。一位家长交了5.5万等着上两江中学,一位家长交了12万等着上星光小学。然而,现在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办不成了!而且,等家长们去公司找人想着退钱时,发现公司里空无一人。
牛娃帮真有什么通天本事,帮助这些孩子和家长实现名校梦?记者电话联系上了牛娃帮的一位负责人张洪波。他表示他们有他们的渠道,目前正在办理中。当记者说现在这些家长等着退钱时,他表示中间出了差错,钱肯定给退的,但现在来不了现场。
而当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在牛娃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过的业务员时,他却表示公司已经搬走,这位张总并不能做主,后面还有两三个老板呢。
记者电话咨询了渝北区教委,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社会上一些公司承诺,交钱就让你上名校,这种事情明显不靠谱,家长们一定要小心。
目前家长们已经选择向警方报案,他们希望在警方的介入下,能尽快讨回自己缴纳的款项。
……
不得不说,这些家长们为了孩子,真是够拼了,为了孩子上个好高中,竟然舍得花上20万,真是太有钱了,常人难以想象!上个小学也要花12万!但是,花了这么多钱,最后事情却没办成,这就让人生气了!
那么,这家公司到底有没有这么大本事呢?竟然明码标价有关系进名校?我看真是不靠谱。如果真有关系,不可能这样明目张胆来宣传,私底下静悄悄就包了,用得着这样冒险收款?所以,这家公司很可能就是骗子公司,后面的老板早已把钱卷了,目的就是借机诈骗。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该公司涉案多位家长,金额肯定达到50万元以上了,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也就是说,如果该公司拒不退款,就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相关责任人要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件事情再次提醒我们,孩子上学虽然重要,但是切莫轻信所谓的关系,小学划片,初高中都是靠分数考,怎么说有关系你就轻易相信呢?家长们该醒醒了,不要再上当受骗了!
#重庆头条#
每年总有同学问“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好?”对于应届生来说,复习战线拉的太长并不好,开始太晚也不好,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如何规划呢?下面,给大家提提建议:
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
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
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查阅考研期间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6.大四上学期2月:考试成绩公布
7.大四下学期3月:复试分数线公布
8.大四上学期4月:研究生复试、调剂
9.大四下学期5月:调档、政审
10.大四下学期6月:本科毕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针对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如果是已经毕业了的同学,小编建议是备考不要太长,因为考研是需要集中复习的,如果超过一年复习的较为松散,体力支撑不起。而且这部分同学有不少是二战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所以以半年至一年左右为佳,这个时间对绝大部分人也是足够的。
#故事推荐#1
黑毛和白毛是相差五个月的堂兄弟。
哥哥黑又壮,像个铁塔,外号黑毛;弟弟白又高,像个水泥线杆,外号白毛。
基于遗传了祖上的基因,哥俩都是双眼皮、国字脸。只是一黑一白,随各自的母亲罢了。
小时候,奶奶端碗饭,黑毛吃一口,白毛抢一口。一碗面条奶奶吃不了三五口,就被俩小家伙瓜分个底朝天。其实,他们大多不是抢饭,是抢奶奶的爱。
兄弟俩凡事都要比个高低。今天你做个玩具手枪,明天他一定想法做个弹弓。
这次你考个全班第一,下次他一定考个满分。比学赶帮超,兄弟俩始终名列前茅,在小伙伴中号称“黑白双煞”。
用他们奶奶的话说:“养孩儿就像养猪娃儿,一个槽里抢食吃,才能长得快,长得壮。”
冬天的夜晚,俩人在煤油灯下争先恐后给奶奶背课本。文盲奶奶听不出对错,看谁背得流利,谁的嗓门宏亮就算谁赢,奶奶就奖励赢者一颗糖豆。
德智体音美,两头小猪在家族长辈的关爱中茁壮成长,转眼之间长成意气风发的青年。
每个男孩子都有当兵梦,有英雄情节。这哥俩也不例外,那时候还不兴考大学,鱼跃龙门的最好出路就是当兵,在部队入党提干。
报名,政审……一路绿灯,哥俩憧憬着橄榄绿,不约而同做起自己的军旅梦。
谁曾想在体检时卡了壳。
黑毛这小子竟然是个“平底足”!
听到这个消息,黑毛爹当时就急了眼,托人到公社、到县人武部“通融通融”。可是,接兵的部队领导态度很明朗:“别的像血压呀、视力啊之类,还有可能稍微降低一点标准,但是‘平底足’坚决不收!”
黑毛的军旅梦被“平底足”踹得稀碎。
接兵那天,石榴镇上就像宋丹丹的小品描述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热闹得像过元宵节。
白毛身穿军装,背上背个绿色豆腐块,胸前戴个大红花,气宇轩昂,威武雄壮。
黑毛搀着颤巍巍的奶奶,挤在人群最前边。
他大度地朝白毛胸前擂了一拳:“兄弟,到部队好好干,早点当上排长,让哥跟着你也长长脸!”
欢送大会圆满结束。白毛一干人在乡邻依依不舍和祝福中爬上汽车,在人海中缓缓而行。
黑毛追着汽车,不顾路上的尘埃和刺鼻的汽油味,拼命挥手,拼命奔跑,像个追风少年,直到汽车渐行渐远,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远方……
他追赶的不是汽车,是命运,是未来!
跑累了,跑不动了,压抑的情感似决堤的江水一泻而下。
四仰八叉躺在沟边地头,嚎啕大哭。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黑毛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伤心的滋味……
断了当兵的路,这辈子就要焊死在农村这方热土地。
为什么你的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你讨厌这片贫瘠的土地,你做梦都要跳出农门。
一路走一路停。
到家时,已是鸟儿归巢,鸡鸭上笼。
消沉了半年,终于等来了机会,大队小学有个老师外嫁他乡,腾出一个名额。大家都知道黑毛学习优异,他爹又找村支书通融,黑毛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村小学的民办教师。
2
白毛到部队凭着自己的勤学苦干、吃苦耐劳第一年就入了党,一不小心还踏上仕途,当了副班长。
懂事的孩子都是这样: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至于白毛在部队野营训练中受伤、急性阑尾炎手术、被当地兵欺负……都是后来才知道的事。
立功的喜报是一张张往家寄,一路顺风顺水,作为先进代表被部队派往北京学习,官位一度升到代理排长。五年之中他从没有探过亲,这时的白毛刚刚二十二岁。
白毛每次从部队来信,都是黑毛从大队捎回来。每次的阅信、回信,理所当然都是他代劳。村里扒扒拣拣没几个认字的。
再看看白毛家里的待遇,大门口挂着“军属光荣”的牌子,村里老少爷们来来回回路过都高看一眼,评论一番,那眼神那语气满满的仰慕。每年拿全额工分,用集体的牲口拉磨磨面,不像其他的乡邻要靠人力推磨。这项福利羡煞旁人。
黑毛其实也不差,虽然没有白毛有面有前途,但他也拿全额工分,每月还加6块钱的津贴,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人上人。
白毛每年都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寄来金丝猴糖,老奶奶放着舍不得吃,想孙子了拿出来摸摸,想孙子了拿出来闻闻,以至于摸烂了糖纸,暖化了糖果。
老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都夸俩孙子有出息。
白毛又来信了,说部队要推荐一批年轻的先进党员去清华上学,他的希望很大。
黑毛比自己要上大学都高兴,他们老张家要出大学生了,还是清华大学,老天爷开眼了。
可惜的是,在最后调档时,发现白毛只是个初中生。如果当初参军时他填个高中,前途真的无量啊。
好事擦肩而过。
一日,白毛的妈和黑毛的妈俩妯娌发生了矛盾,先是口角,继而谩骂,最后撕打,她拽她的头发,她抓她的脸皮。…点击卡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