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公务员,去年刚考进来。这么说吧,还是会看其他条件的,如果是又穷叉偏远的地方考到比较
发达地区,家里还有父母需要赡养,那么不会受欢迎。如果本身条件很好,就算编外也会受欢迎。如果不好不坏,那公务员绝对是加分项。
说说我自己的条件。独生女,985本硕,30周岁
(没错,我在大厂被毒打过才拼尽全力考进体制
内),家在小商品那个城,市中心3套房,市场几个店面,隔壁市很多街面房。车子多辆,100+的爸妈在开,我自己开个破别克Q。这种条件,在本地
找个门当户对的非常容易,我们这里不缺士豪,但是本地人喜欢体制内的,我谈过两次,无疾而终,都觉得在上海不是长久之计,让我回老家,我这种条件去外面拼有点舍本逐末了,还得是老家公务员
靠谱。
我从大厂辞职之后先考了个乡镇的社工,别提多累了,我不算娇生惯养,是能吃苦的,然而那种强度
下身体实在吃不消了,有一次大姨妈晕倒在厕所,赶紧辞职。
然后去了某个清闲部门做临时工Q。清闲了,跟同事交流也多了,得益于长得好看(加上同事旁敲侧
击稍微知道我家经济条件),局里大妈大姐甚至大叔们都开始给我介绍对象。
编外时期我的相亲对象就有委办府办z2b的,但都属于家庭一般完全靠自身努力。其中一个府办的青年才俊。我非常喜欢,无奈他家在西北(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只是说他家人离得太远),家里还有个
哥哥,全家靠他养,父母坚决不同意,说我嫁给他
就是扶贫。
这一连串的相亲给我的感觉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真的聊不到一起去,学历差太多也聊不到一起。我真的没有看不起谁,都是很真诚想去接触别人,可是没办法,我说霸王别姬。看哭了你说前任2看哭了,我说陈奕迅你说粤语别听,我玩ps5你说玩物
丧志Q,我去钓鱼你说女的搞这个是想干嘛。真的
精神世界Q不在一个维度,让我坚定了要考进体制
内,认识更多更优秀的人。
辞职备考,底子硬第一次就考上了事业,当时就有
各种人开始打听我,但我全都不理,继续努力备
考,真就全天12+小时都在学习啊,努力是会有好结果的,短短几个月就考上公务员。
在出笔试分的时候就有至少三个人给我介绍对象
了,这次不同于临时工时期介绍的了,有青年创业
者,有实权部门二把手,甚至还有离异的一把手,服。各种各样的相亲都来,不论体制内外,真就随我挑。
最后我选择了宇宙行°副行长,他长得好,在东方好莱坞~有一排房,属于经济条件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跟我聊的来,陪我玩分手厨房,陪我玩双人
成行,我说一句电影台词他能接的佳下一句,我说的梗他懂,我去钓鱼他带着猫猫等我的鱼吃。
说了这么多,我想跟后来的年轻人们说一句,不要指望进体制内就可以一飞冲天,要适当考量自己,不要眼高手低,错过潜力股°。另外,仅限于我自己这个城市的经验,别的不知。
不一定的。你父母都是公务员都各领着过万元的退休金,同时你外父、外母都是公务员同样都各领着过万退休金。这样话比谁都幸福![呲牙][呲牙][呲牙]
家庭背景对下一代的就业真的很重要吗?
我认为是的!
比如,父母都是公务员的,肯定给孩子灌输的就是考公!
父母是铁路,电力系统的,肯定天天念叨的就是回归铁路电力系统等!
如果父母有高官背景,就业肯定差不到哪里去!毕竟资源在那摆着!
【什么样的人不能帮】
说个熟人的事(为了方便叙述,以下简称强子)。我和强子是大学同学,之前还算是不错的朋友。此人出身体制内家庭,父母都是公务员,受家庭环境熏陶,强子的志向也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公务员。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强子没有立刻就业,而是报了个考公辅导班,一心在家复习,立志上岸。在他看来,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能称之为“工作”,体制外的工作无论待遇多么丰厚都只能称之为“打工”。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强子足够努力,但似乎每次都缺少点运气。毕业四年间后参加了无数次公务员、事业编制考试,无一次成功。他倒是挺有毅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家里人受不了了,一个大小伙子总不能成天在家吃闲饭吧?每次亲戚朋友问父母强子现在做什么工作,父母都不好意思说。母亲劝他,实在不行就先找个工作干着,一边上班一边复习,收入多少无所谓,总之不能天天在家闲着,时间长与社会脱节,人都傻了。
强子想了想勉强同意了,毕竟每天伸手向父母要钱花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他已经在家闲了四年,大学所学专业全部忘光了,现在真要找工作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于是便拜托身边的朋友帮自己找工作。过了没多久,他的一个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朋友刘哥(事业编制)告诉他,他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缺一名文员,工作不累,也就是打打字填填表什么的。当然了,是合同工身份,每个月扣完社保大约3500元,但每个月还需要上交600元的伙食费。如果强子有兴趣,他可以去跟单位领导说一下。
强子掰手指头一算,每个月到手工资还不足3000元,与自己想象中的工作待遇相差太大,但考虑到自己目前除了这个好像也做不了别的,于是便满口答应。就这样,强子顺利入职街道办事处。
正如刘哥所说的那样,办事处的工作很轻松,每个月2900多块的工资虽说不高,却也让他体会到了自食其力的快乐。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强子依旧把上岸视为自己毕生目标。
大概过了一年,有一天在发工资时,强子正准备上交伙食费时,被刘哥叫住了,刘哥告诉他,办事处最新换了个会计,是他的铁哥们,刘哥告诉他,以后强子每个月的600块伙食费不要交了,看能不能用别的账冲抵掉,会计满口答应。强子一听,自然是对刘哥千恩万谢,称刘哥是自己的贵人。刘哥示意他不要声张,因为自己并没有把握这件事最后能不能成,如果将来有人查账,还是要强子把这个钱补上的。强子再三表示如果将来需要自己补上这个钱自己绝对会补,不会给刘哥添麻烦的。
时间又过了半年,强子又迎来了一次考试,为了准备这次考试,强子厚着脸皮向办事处领导请了一个月的假用来全力复习。办事处的领导看在他平时工作还算尽职尽责的份上也就同意了,而且,那个月的工资也是全额发放的,这一点,强子还是非常感激的。
终于,工夫不负苦心人,这次强子终于考上了我们这个城市下面一个县城的乡镇事业编制。虽说距离市区有点远,但毕竟“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他的原话)。高兴之余,强子想到在办事处这一年半刘哥以及办事处领导对自己的帮助,于是给办事处领导送了两条好烟,又请刘哥吃了顿饭。饭桌上刘哥面露难色对他说:“强子,有个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最近上面人来查账了,你那个伙食费可能得补上。我算了一下,六个月3600块钱,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
一听这话,强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呆滞了,自从他考上编制以后,走路都带风,再回过头来看一路帮助过自己的刘哥,感觉自己在“身份”上也能跟他平起平坐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刘哥会跟他提这事,但是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去新单位报道了,觉得应该能很容易赖掉这笔钱,毕竟,办事处也不会为了几千块钱通缉他。
强子嘴上答应着,可直到新单位报道也没有把这笔钱补上,在他看来,这笔钱当初就是刘哥承诺帮他减免的,现在怎么能再要回去呢?他甚至还有些后悔当初给办事处领导送了两条好烟,毕竟自己从办事处离职了,以后大概率是不会再跟他有什么交集了,这笔钱完全可以省下来。更何况当初给领导送礼就是想让他给自己行个方便,既然礼领导收了,那现在自己更有理由不把伙食费补上了。
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刘哥或者会计都打电话催促他赶紧交钱,他总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直到最后会计以“再不交钱就要向他现在的单位发函”相威胁,强子怕影响自己来之不易的体制内工作,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钱补上了。
后来,强子跟我说起这件事时,依旧忿忿不平地说道:“我现在一个月工资还不到5000,就让我拿出3000多补账,那我日子还过不过了?再说了,我又不是不给他,至于天天催吗?我现在是是堂堂国家干部,还能赖这点钱不成?我现在甚至怀疑根本就没人来查账,所谓查账不过是个借口,搞不好我这钱交上去就被老刘和会计给分了。”
听完他的高论,我只是笑笑没有发表意见。但是我知道,以后像他这种人还是尽量不要帮,因为在他看来帮好了是应该的,帮不好,会给自己多增加一个仇人。
不要歧视那些父母犯错的孩子!反正这些孩子 考公务员,当兵,是费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