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技学历公务员考试(高技能报考公务员吗)

宋金时期,一名叫张从正的神医去给一位妇人治病。一进门他就掏出一块木头,猛地敲打茶几,下了妇人一跳。妇人和丈夫面面相觑,张从正反而笑呵呵地说:“这样你害怕吗?”

宋金时期,一名叫张从正的神医去给一位妇人治病。一进门他就掏出一块木头,猛地敲打茶几,下了妇人一跳。妇人和丈夫面面相觑,张从正反而笑呵呵地说:“这样你害怕吗?”

 

张从正这是在做什么?他不是上门治病的吗?

 

这位妇人是卫德新的妻子,她听到张从正问自己问题,点了点头,表示很害怕,张从正于是接着用木头敲茶几。

 

敲茶几的声音非常刺耳,妇人Ren不住捂着耳朵转过了头,张从正告诉卫德新,“让你夫人别闭眼捂耳朵,转过来看着。”

 

妇人只好看着他敲茶几,渐渐地,也不觉得这声音刺耳了。

 

张从正敲了一会儿就停下,然后再敲,就这样重复了三四次,又问这位妇人,“现在还害怕吗?”

 

妇人摇了摇头,张从正紧接着用棍子敲击卫家的大门,反复几次,问妇人:“这样害怕吗?”

 

确认妇人不害怕之后,张从正又去敲窗户,将卫家各个方位都敲了一遍之后,又问妇人:“现在感觉怎么样?”

 

妇人腼腆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害怕了。”张从正扔了木头,哈哈大笑:“这病就算治好了!”

 

原来卫德新家前几天遭了贼,这贼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导致他妻子受到了惊吓,一旦听到敲击声,就会昏倒在地,人事不知。

 

而张从正所做的,就是给病人制造一个恐惧的环境,然后又让病人放松,这样反复几次,让患者脱 敏,不再感到恐惧。

 

敲茶几只是最轻的程度,确认患者不害怕之后,张从正才逐渐升级难度,重建让卫夫人受惊的环境。

 

这个故事记录在张从正写的《儒门事亲·内伤形》中。

 

张从正,字子和,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是一位十分擅长心理治 疗的大夫,堪称“用情高手”。

 

他原本在太医院中任职,但没多久,他发现宫中的这些太医太浮躁,他也不习惯官 场的风气,不愿意和这些视医道为耻辱的人共事,于是就辞官回乡了。

 

有一次,项关令的妻子因为生下的孩子夭折,抑郁成疾,一直吃不下饭,脾气也变得非常急躁,身边仆人哪怕做错了一点小事,她就破口大骂,还会拿着刀,满屋子追杀家人,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项关令找了许多大夫给她看病,吃了半年的药也不见好,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找来张从正。

 

张从正看过之后,说:“你家娘子这个病,用药是治不好的。”

 

项关令着急,“那该怎么办呢?”

 

张从正摸摸胡子,“不要慌,你去找两个优伶来。”

 

优伶,就是古代表演乐舞、戏谑为生的艺人。

 

在宋金时期,杂剧繁荣,元杂剧就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又不断壮大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曲形式,元杂剧以及宋元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项关令不知道张从正找优伶又什么用,但想着他是神医,也就听从了。

 

等人找来之后,张从正给两人涂抹上夸张的胭脂,看起来十分搞笑,让他们到项家娘子面前表演。

 

项家娘子被逗得哈哈大笑,张从正摸摸胡子,“有戏。”

 

于是第二日,他又让这两个优伶表演角抵戏。

 

角抵戏,指的是包括杂技、幻术、游戏、武术、相扑等在内的民间表演艺术。

 

项关令依然不明所以,但她看自己的妻子被这两个优伶逗得哈哈大笑,一天都没有骂人,也就由着张从正继续鼓捣。

 

第三天,张从正吩咐两个优伶一边逗项家娘子,一边夸她吃饭漂亮。

 

项家娘子一听夸奖,立马就高兴地吃起了饭,一开始只能吃几口,但几天后,她的饭量就恢复了正常,脾气也好了许多,不再喊打喊杀。

 

张从正依据“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的主张,没有用药就将项家娘子的症给治好了,项家娘子心情平和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怀上了孩子。

 

其实项家娘子得的就是忧郁之后的狂躁之症,如果心里的情绪得不到发泄,不能舒缓的话,任何药都没有用。

 

药王孙思邈也曾说,古代妇女患心理疾 病的概率,几乎是男子的四倍,治起来更是“十倍难治”。

 

这是因为古代的女子受到的礼教束缚远比男子多得多,再加上女生的心理活动更加丰富,情绪更加充沛,也更容易“情不自抑,因此成疾”。

 

同样的方法,张从正还用来治 疗过息城司候。

 

当时司候的父亲被贼人所杀,他十分悲痛,大哭一场之后就觉得心痛无比。后来心痛越来越严重,吃什么药都没有用。

 

张从正来出诊的时候,正巧看到司候家人请来了一个巫者,干脆就开始模仿巫者的动作,嘴里胡言乱语,一番手舞足蹈之后,终于逗笑了司候。一两天之后,司候的心痛终于缓 解。

 

张从正治病和一般的大夫不一样,他不喜欢给病人吃什么补药,喜欢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因此“高技常孤”。

 

医者仁心,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治病,只要能将病人治好,那就是好方法。心理治疗也并非只有西医才有。

只可惜,当时许多人对张从正治病的方法都不理解,以至于许多临床经验都没有传下来。

 

参考:《中华民族名医像——张从正》《张从正“儒门事亲”之情志疗法浅析》

#头条创作挑战赛##医者仁心##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4973/
1
上一篇公务员会计专业考试(公务员会计专业考试难吗)
下一篇 公务员体检血红蛋白低(公务员体检血红蛋白低但是超过了80)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