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录取难么(公务员难考上吗)

现代高考和古代科举,哪个难度更大?高考状元和科举状元,谁的含金量更高?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科举考试,再做对比。

现代高考和古代科举,哪个难度更大?高考状元和科举状元,谁的含金量更高?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科举考试,再做对比。

科举制,是我国从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间实行的选官制度。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宋朝规范,明朝达到顶峰,到清朝开始衰败直至灭亡。

宋朝时,科举考试实行糊名制,一考定终身,和现在的高考很类似,很多人从高考后迎来人生转折。

关于科举考试,咱们先来了解一个词:连中三元。它是什么意思呢?先来看"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连中三元”指某个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

你知道这有多难吗?据说从宋代到清朝几百年间,文科考试连中三元只出现过17次,武科考试连中三元只出现过2次。

宋朝之后的科举考试,读书人要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读书人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是读书人走仕途的敲门砖,过了这道坎才有正式考试的资格。

接下来,首先是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又称“秋闱”。这个考试要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考中的读书人,称为“举人”。

中了“举人”才算有做官的资格,放现代应该是有个公务员资格,中举者正式跨人士大夫阶层。咱们学过的“范进中举”,说的就是乡试中举的情形。

“乡试”中成绩第一名的“举人”,则称为“解元”。

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四月份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第一名称为状元。

至此,作为一个读书人经历科举制踏入仕途,要经历的考试才算考完。

了解完上面的科举考试,我们发现古代科举考试的程序要比现代高考麻烦。

第一:现代高考,只要是高三学生,就有资格参与;而古代还要先中"秀才",才能参与科举考试第一级——乡试。后面要想通过会试、殿试,如同过关斩将,很不容易。

第二:考试时间科举也比高考机会少一些。现代高考一年一次,而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这就导致很多人错过就要等三年,很多机会在等待中就丧失了、错过了。

第三:科举考试的通过率远低于高考。据学者研究,明朝中后期,秀才的录取率大约在10%上下,乡试录取率3%,会试录取率24%,殿试不再除名,只有排名,综合通过率,科举考试只有0.72%,这远远低于现代的高考录取通过率70%以上。

还有人好奇,古代的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哪个含金量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答案很明确吧?把你的答案写在评论区吧[比心]

#历史# #国学# #微头条流量扶持# #我要上微头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4891/
1
上一篇小财迷有个性:王思聪实控超百家企业
下一篇 2016年辽宁公务员遴选(辽宁省公务员拟录取名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