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锦州纪检公务员遴选(锦州市公务员遴选公告)

神秘的“769”保护室(八) 1976年12月9日,这个被定名为“一号样品棺”的光学玻璃水晶棺,被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大厅。同时还陈列了各地送来的二十几个样式各异的水晶棺模型,其中四川成都国营208厂送来的石英

神秘的“769”保护室(八)

1976年12月9日,这个被定名为“一号样品棺”的光学玻璃水晶棺,被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大厅。同时还陈列了各地送来的二十几个样式各异的水晶棺模型,其中四川成都国营208厂送来的石英玻璃水晶棺也格外引人注目。下午,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锡联、汪东兴、谷牧等一起来到这里,审定水晶棺的样式。对北京研制的这个光学玻璃水晶棺,一致表示满意。但由于倾斜度不够合理,棺壁上出现遗体影像反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做得更好一些。

北京玻璃总厂等单位的职工又一鼓作气,连续奋战,于1977年2月制做出第二个光学玻璃棺,解决了棺壁上有遗体影像反射的问题。此棺被定名为“二号实验棺”。同年7月,他们又根据实验的结果,制造了第三个光学玻璃棺,质量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被定为“三号正式备用棺”。

但是,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光学玻璃棺的试制成功,终究只能是个“万无一失”的替代品,还不能代替用水晶制作的真正的水晶棺。就在光学玻璃棺正在试制的同时,真正用水晶制作的水晶棺也在加紧地进行着。

据毛主席纪念堂的档案记载,谷牧、顾明同志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水晶棺,除用光学玻璃制造外,还拟用天然水晶为原料的石英玻璃来制造。石英玻璃比光学玻璃更为纯净透明,而且可以焊接,做出来的水晶棺无缝,但技术上难度较大,过去国内还没有制造过这样大和厚的石英玻璃。目前,北京605厂、上海新沪玻璃厂、成都208厂、锦州115厂,都进行了一些试验,摸索了一些经验,有的取得了一定进展。

“鉴于石英玻璃水晶棺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适于做棺的一级天然水晶的资源不多,为了尽快把石英玻璃棺研制出来,我们拟从全国研制石英玻璃较有经验的单位,选调一些优秀的、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北京605厂进行会战,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高质量的石英玻璃水晶棺来。”

1976年12月13日至15日,水晶棺组在北京召开了石英玻璃专业会议。北京玻璃总厂、北京605厂、上海新沪玻璃厂、成都208厂、锦州115厂、四川157厂、北京建材研究院等石英玻璃生产,研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汇集北京,共商水晶棺的研制问题。

会议决定,组成以祁竣、何欧里、陶炳伦为组长的石英玻璃水晶棺会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水晶棺的质量攻关和制造协调工作;要集中全国的力量攻克大面积石英玻璃板的质量关,会战地点设在北京,各单位派人参加,然后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个点组织大块石英玻璃板的生产,最后集中在北京玻璃总厂完成水晶棺的总体加工及组装;要统一组织调拨优质天然水晶原料,重点保证京、沪两个会战点的任务需要。

据国家地质总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探明的天然水晶矿品位偏低,资源有限,是国家稀有的宝贵矿藏,而一级水晶产量仅占各种熔炼水晶的10%。为确保水晶棺质量,国家地质总局选定由全国质量最好的江苏省东海县105矿承担提供。他们先后为水晶棺研制提供了约52吨一级熔炼水晶。

会战开始前,北京的605厂,在研制大块石英玻璃板的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976年11月即已生产出第一块合格的大板,长1700毫米,宽500毫米,厚10.8毫米,并且生产出可供制作两套水晶棺使用的石英片。同行们一致认为这是我国石英工业的一次突破,为水晶棺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徐静、张志强主编《伟人安息的地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八)#北京头条# #头号周刊# #我上头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4723/
1
上一篇云南省公务员遴选公告(云南省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
下一篇 公务员专业分类表格(公务员专业目录分类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