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天生就是为了考公而生的。
身边有个考公大神,一考一个准儿,刚毕业先考的是我们这里的选调生,上岸了但是因为分到县府办了,经常熬夜加班,所以放弃了。第二次,报考省检察院,笔试成绩是第一,面试也是第一,然后试用期还没过然后就放弃了,说感觉这份工作太累了,准备再换一个。第三次,考的我们这里的市纪委,又是双第一,又上岸了,但是听别人分析后直接没去又放弃了。现在又在准备考省交通厅。
都说考公难的很,我感觉对于某些人来说就和玩儿一样,考一个放弃一个,有的人一个也考不上,人家还挑挑选选的,真的让人很羡慕。
朋友失业一年多年了。开始还积极地找工作,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面试经历后,就啥也不想干,只想在家追剧了。我不想看她放弃,不仅是放弃工作,还有正常社交,给了她一些建议,看来还是有用的。
一年多前,朋友所在的公司开始裁员,朋友在第一批裁员名单上。那会儿,朋友跟我提及此事,居然还有一点小兴奋。她说:“公司要赔偿我4万块呢,我觉得挺好呀,年终奖都拿不了这么多。工作没了,再找新的呗。无所谓。”
当时我还觉得朋友看得挺开的,也没为她担心。可半年后再联系,朋友说她先不打算找工作了。之前面试了三次都没通过,让她觉得有点灰心。她还说,也许这是老天给她一个启示,让她先休息一段。
朋友的爸爸去世的早,妈妈后来又嫁人了。母女俩关系也一般。朋友老早就自己搬出来住了,是妈妈单位的一个小房子,一居室,只有不到30平米。没有房产证,妈妈每年给单位交房租。
朋友说她没工作了,一开始还怕妈妈担心她,后来发现她妈妈也无动于衷,一点儿没有过问的意思,正常过自己的生活,操心自己的老公和老公带来的孩子。
朋友跟我说:“我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座孤岛。”
找工作不顺利,朋友干脆就躺平了。她说她自己也攒了10几万块钱,先躺一阵再说。反正也没啥负担。
朋友一天就吃两顿饭,基本上都是自己随便炒个菜,很少点外卖。朋友说还是自己做饭省钱。
白天大多数时间,朋友也不出门,她说她不愿意见到熟人,尤其是楼里的老太太,见面总要问她怎么没上班。所以,朋友买东西基本上都在晚上天黑了才出门,因为那会儿老人家都在家待着了。
不出门的时候,朋友就看看剧,上上网。我让她找个兼职做做,可她说她啥也不想做,更不想出门。我不确定是不是那次裁员经历,再加上几次面试失败的经历让朋友灰了心,但我觉得总这么下去不是回事。每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跟朋友说,如果她暂时不想工作,可以看看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报个线上课,学点儿什么也行。倒不是说非得为了日后工作积攒经验,而是有课就有群,有群就有互动。
人终究离不开社会属性,与外界建立关系,产生联系,这样的生活状态才是正常的。
朋友虽然有家人,但也基本上形同虚设,现在更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她的性格本来就内向,时间长了,难免会越来越“独”。
但我建议归建议,采纳与否还在于朋友自己。朋友从裁员那会儿,就再没有开放过朋友圈。她说她懒得看,更没有展示自己生活的愿望,本来也没什么好展示的。混日子而已。
有一次,朋友拍了一张她做的素三鲜发给我看,我一看做的还真不错,于是好好夸赞了她一番。人都是在别人的鼓励和认可下进步的吧。自此之后,她就时不常地发张摆盘的照片给我。
我建议朋友每天也可以把做饭的视频拍下来,也发个小视频什么的。肯定有人点赞。
虽然朋友并没有按照我说的拍视频,说嫌麻烦,但她却越来越注意菜品的搭配和摆盘了,甚至还买了一套新餐具。
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了,也对生活质量有要求了。我不会也不想强迫朋友过什么样的生活,但希望她对生活还能抱有期待。
前两天,朋友发信息给我,说她参加了一个线上的写作课,准备朝这方面试试看。而且班里的老师还说了,如果写得好,今后还可能被选中,留在训练营做助教。
无论如何,我都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起码,朋友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也能培养新的习惯。
朋友才30多岁,正当年的年纪。短暂的躺平并不可怕,面试不顺利也没什么,别轻易放弃,行动起来,后面还会有很多机会。
#2022职场年终盘点#
考公4年,今天接到了第二名的电话,35岁的他求我放弃把机会让给他,我该不该让?
@故事生活集
网友们评论: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刚好和认识的人都进面试了,她约我出去说了一大堆,我当时已经考上了不同区的其他岗位,就放弃了面试
我九年前也是这样,对方毫不客气轻描淡写说,你有工作你让给我吧,我没有工作,还有两娃。我以为只有我遇到这样的奇葩。
这是考公最后一题:有人利用你的同情心做弊,该怎么办?
我一个姐姐也是被第二要求放弃,30万可不可以接受
(图源网络,侵联删,谢谢)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我要上头条# #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