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张作霖带领一支100多人的保险队接受了清政府的招安,很快便将自己的部队扩编为3个营约1500人。他凭借消灭土匪杜立三、镇压革命党等功绩,于1911年进入了东北三省的军政中心奉天,并被清廷任命为关外练兵大臣。
然而,张作霖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只要掌握了奉天,就可以把整个东北收入囊中,从而成为这片地区的主宰者。
1912年1月,对于“中国应该实行立宪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南方的革命党和北方的保皇派举行了谈判。
最终,谈判双方就“实行民主共和”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全国的人民都沸腾了起来。但有一个人却在家里坐立不安,他就是张作霖。
面对这种情况,张作霖立即给袁世凯发去了电报,内容中写道:“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听从指挥。”
张作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也就是不同意成立共和政府,坚决拥护大清朝廷。因为他的手上曾经沾满了革命党人的鲜血,担心自己会被革命党秋后算账。

就在张作霖徘徊不定的时候,他收到了袁世凯的回信:“只要你拥护共和,一旦清帝退位,将会把东北三省的全部军权交给你。”
与此同时,为了拉拢张作霖,袁世凯还赠予他一把精美的军刀,以及价值上万余元的贵重物品。
当然,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把持了清廷的朝政大权,但他还想利用革命党的声势逼迫宣统帝溥仪退位,以便于自己攫取最高权力。
而张作霖也非常看好袁世凯这个人的,他曾经说过:“近世人物独服袁项城,唯项城智力、能力可统一中国。”
袁世凯的老家是河南周口项城,所以称之为袁项城。在张作霖的眼里看来,袁世凯是最有可能在日后统领整个中国的那个人。
面对袁世凯许给自己的权利,张作霖自然是无法拒绝。在思考了整整一个晚上后,他决定转变自己的立场,改为拥护共和,并给袁世凯回赠了几支上好的人参和一套价值不菲的银制餐具。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正式发布诏书,宣布溥仪皇帝退位,而曾经发誓要用生命捍卫皇权的张作霖却在一旁袖手旁观。孙中山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从此登上了国家权力的最高峰。
袁世凯就任中国民国大总统之后,他给张作霖的颁发了一道任命书。当张作霖迫不及待地打开任命书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了起来。
原来,袁世凯并没有把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交给张作霖,只是将张作霖的部队改编为国家陆军第二十七师,由张作霖担任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而奉天都督的职位则给了曾在东北三省任职多年的张锡銮,由他兼管东北三省的全部军务。
张锡銮是张作霖的老上司,因为酷爱好马,得了一个“快马张”的绰号。张作霖最初进入官场的时候,就是靠着一匹小黑马讨得了张锡銮的欢心,并认他做了义父。有了张锡銮这个靠山,张作霖在官场上也是步步高升。

眼看着袁世凯曾经许给自己的职务让给了张锡銮,张作霖心里自然是各种不服气,一心想着把这个职位夺回来。
一方面,张作霖在表面上假装一副尊重张锡銮都督,拥护袁世凯总统的样子;另一方面,他又在暗地里一直扩充自己的实力,并以“剿匪”的名义向袁世凯政府伸手要钱。实际上,他则是利用这笔钱招兵买马,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张作霖的部队越来越多,成为了在奉天的一支不可撼动的力量。而在奉天也开始流传出了这样一句话:“要当官,找张作霖”。
张作霖在家里开设了一个赌场,并明确规定,但凡有谁想要升官,就得在赌桌上输钱,输得越多,得到的官职也就越大。
可是,人事权利都掌握在张锡銮的手里,张作霖哪有权利决定官员的升迁呢?
为此,张作霖惯用的套路就是,若是他提出的任命没有得到张锡銮的批准,他就会让卫队大闹都督府。张锡銮虽然是奉天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手里毕竟没有属于自己的部队,没有办法与张作霖硬碰硬。

无奈之下,张锡銮只好对张作霖处处忍让,答应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此时已经71岁高龄的张锡銮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他不愿再受自己义子的欺压,毅然向袁世凯递交了辞呈,决定告老还乡。
张作霖费尽心思,终于把张锡銮逼走了,他心想,这一次奉天都督的位置应该非自己莫属了。
然而,让张作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张锡銮告老还乡,袁世凯依然没有让自己接任奉天都督,而是派来了段芝贵来担任这个职位。
为了安抚张作霖的情绪,袁世凯也没有忘记派人对他作出“许诺”:“将来若是有机会的话,必定会对你大加提拔。”
1915年的冬天,为了给袁世凯“恢复帝制”的企图制造社会舆论,奉天城内搞起了全民投票的把戏,实际上则是袁世凯自导自演的闹剧。
在这场公民投票中,张作霖表现得异常活跃,他骑着马,装模作样地带着手下人进行监督。在段芝贵、张作霖等人的操纵下,奉天出现了清一色的“赞成恢复帝制”的投票。
这一年的12月12日,袁世凯不顾全国的反对,公然祭天称帝,年号“洪宪”,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战争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