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姐妹从小出生在农村,标准的九零后,现在也到了而立之年。姐姐从小乖巧懂事孝顺但又不缺乏个性,唯一的缺点是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便独自到外省务工,摸爬滚打十几年,现在仍在工厂打工,谈着不咸不淡的恋爱,暂无结婚的打算,每月到手工资好的时候有八九千,不好的时候也有六七千。姐姐每逢重要节假日会给父母四到六千的过节费,平时也会打电话问候父母。
妹妹性格文静无主见,但从小学习成绩较好,高考时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大四毕业前参加公务员省考,一举考上家乡县城的公务员,妥妥地让父母在村里扬眉吐气,是父母的骄傲!公务员工资虽然稳定,但升职空间小,工资涨幅少,这么多年领到手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千出头,加上要还房贷,养孩子,妹妹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很是拮据,因此每次过节时给父母的过节费也比姐姐给的少一大截……这样一对比,妹妹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一个读书多年的大学本科生,收入比初中毕业的姐姐少一大截,日子也没有姐姐过得潇洒通透,读这么多年的书到底有没有用?

有规划的人生就是不一样啊!一个20出头的富二代也给我这个老江湖上了一课,学习了!
2021年4月,领导让我安排一个电子科大大四的小胖娃来我们部门实习一周。小胖娃不高,身体颜值普通,脸圆圆的,咋一看一脸老实敦厚样。小胖娃外穿一件巴黎世家的牛仔外套,里套一件LV的白T,脚穿一双耐克限量版运动鞋,满身的奢侈品配上他那傻乎乎的形象,一下又让你觉得这是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小胖娃一说话,不管对着谁都是先哥哥姐姐好地叫上一通,实习中工作,对他有帮助没帮助的人都是满嘴的彩虹屁吹起,对我更是姐姐前姐姐后叫着,搞得我这个老阿姨也成天欢天喜地的。小胖娃的马屁拍得很有水平,虽然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故意的嫌疑,但又绝不让你反感。20出头的年龄能有这种水平的情商和处事能力,自学成才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家学渊源,再加自身悟性和长期训练,这样一看又觉得小胖娃傻乎乎的外表下还藏着好多人生智慧。小胖娃本身还是相当优秀的,当时是电子科技大学王牌专业——通信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要考进这所985高校的王牌专业在我们四川这所高考大省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须是天赋加努力才能胜出。所以从上进心来看,小胖娃还真是聪明又努力的学霸娃娃。

我根据小胖娃的专业情况,想让他体验一下真正的科研流程,所以安排了一个做集成电路的优秀工程师带他。当时他没说什么,高高兴兴跟师去了。过了二天他又来找到我,希望全方位体验一下企业的运作,想在后台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也体验一下。这样一看小胖娃还是很有想法的,虽然都是蜻蜓点水,但这样好歹也能走马观花跑个遍。
一周很快过去,走的前一天小胖娃非要请我和另一个同事吃个饭表示表示感谢!也许吃饭的时候人少,小胖娃毕竟年龄小,也就放开了和我们聊了很多,他的实际情况我才弄懂了。小胖娃说他们家是做房地产和工程的,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财富榜上排名肯定进前20,真的是个富二代呀!家里还有个大他5岁的姐姐,从小父母就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实际情况规划好了姐弟俩的人生。姐姐不爱学习,不爱交际,不喜欢奋斗,肯定也接不了班,所以高中毕业就安排去新西兰留学,毕业后就留在新西兰工作,每天上午10点过上班,下午3点左右下班。找了一个家族世交的富二代老公,目前小两口都润在新西兰,过着富二代躺平的幸福生活。姐姐未来的人生只要自己不作妖,平安顺遂一生是无忧了。小胖娃比姐姐聪明上进,性格好,喜欢与人打交道,从小一路私立名校,最后不负众望,考上了985大学。学习一年后小胖娃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得出结论以后肯定不是搞科研的料。目前父母才50岁出头,干的又是传统行业,毕业后回去接班更没意义。最后全家得出的结论就是考公务员从政。目标一旦确定,又有985本科学历的加持,考公进入体制内,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985学历考进体制内,从基层公务员一步步干上去,这是常规路线,起点低,过程长,风险大,很难实现弯道超车。所以关键来了,职业目标一旦清晰,实现路径必须要仔细规划,那就是第一步,毕业后转管理专业进入世界名校读硕士,管理类专业普遍只需要学习一年到一年半就能拿证,比国内研究生节约一半时间,毕业同时考国内985院校的管理类博士,然后以博士身份进入体制。按这个时间表五年后大概率能拿到博士文凭,而且体制内土博士比洋博士更有前途。小胖娃不到6岁就启蒙,博士毕业也才26岁,以这样的年龄和身份进入体制内,不知道秒杀多少人!这路径规划让我这个资深HR都深深佩服了。这个路径规划不管是小胖娃父母定的,还是小胖娃自己想的,或者他们家族的高级顾问规划的,只能让你深深折服。其实这个人生规划实现不难,毕竟留学一年多的费用在中国很多中产阶级可以支撑的,但难在小孩能一路学霸,本科985,硕士世界名校,博士一流名校。能实现的,你的孩子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时间过去快三年了,小胖娃也按规划努力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2021年6月拿到美国排名前20一所大学的项目管理专业硕士offer,去年幸运地考上国内一所知名985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如还想进入体制内,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吧。
以小胖娃这样的专业水平和家庭条件进入体制内应该是好事吧,毕竟9位、10位数的糖衣炮弹还是攻不下他吧。
最后衷心祝愿小胖娃,不改初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考公纠结于报网课还是报线下课程培训
女儿上的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实上这个专业就为了考公,可以报的专业和岗位比较多。
现在很多同学已着手准备,女儿也着急了,但我们现在有点茫然。一,大三下学期开始报班是不是有点早?这东西学的早了到时是不又忘了?二,女儿是极力想报线下课程培训,感觉跟网课学不到东西,自己的自制力不强,但线下课程培训费很高,得一万一年,还有俩万的,值得吗?

没办法,现在好像孩子的好出路也就这么一条,读的是普通二本,没有名牌大学的出路,可能考公,考教师,事业编,就这几项是一个女孩子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为孩子的上进心而高兴,一方面也为她报班而纠结。人生处处是选择。
难度确实大#教育微头条#//@春来榕江绿如蓝:现在考编真的是难啊,我女儿今年师范大四了,考了一次珠三角的没考上。我看着心情挺低落的,但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安慰她现在大行情都不好,什么行业都难不只考编难,考不上就当练兵,有的考了两三年才上岸。今天下午她去参加市区一民办学校的招聘,居然还有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去应聘去的九个中还有一个是应届生,其他都是有经验的老师,我女儿说一点把握都没有。真的是太难了!

师范专业毕业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考到了教师资格证却考不上编制教师
02:09一份最全大学生考证时间表,这是一位学霸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并且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要考的证全规划出来了,大学期间哪些是必考的证书全都一目了然,家有孩子的,尤其是孩子刚进入大一的,一定要让孩子好好看一看,大学考证肯定能用上,特别是别错过这些考证的最佳时机了。#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2022开学季#
要求985+23周岁以下过法考的应届生。
天津的基层检察院招聘选调生,学校要求36所985或者中国政法,中央财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另外还要求23周岁以上,通过法考。适合男性。

一个正常的人,如果是7岁上小学一年级,那么本科毕业的时候正好22周岁多,而法考,在校生的话只允许大四考,也就是说,这个招聘要求,就是要求一次性通过法考的985应届生。
这个要求太高了,即使是985,第一次法考的通过率也不会太高,不愧是直辖市,一个去基层的选调生要求都这么高。
#我的高光时刻##2023国考#
2022年秋季开学才开始,2023年国考录用人数已经公布,本年度拟招录2.5万人,总量不少,实际均摊下来,只是杯水车薪。要成为2.5万人的一员,压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上岸不易。
国考与省考是应届毕业生上岸最容易的一次,仅限于毕业当年的应届生。第二年的应届生身份含金量要低很多的。所以大四学生要把握好这一次绝佳的上岸机会,未来的几个月时间拼一把,争取以应届生上岸!

当代课老师是会影响应届生身份的,很多大四的学生抱着编制考一年肯定考不上,先当着代课老师边工作边考的心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代课老师会交医保和社保,一旦交了医保和社保,就立刻变成社会人员,应届生的身份立即消失,对于想考公的应届生来说,竞争程度和难度陡然上升。
公务员行政编几乎是天马行空了。
所以存着这样心理的应届生们要提前向招聘单位问清楚
给不给交医保和社保,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会受影响吗?因为许多学校要求代课老师必须教教一学年。
今年2023年国考的申论题目是追寻长期价值,有人评论说这个申论的题目是在告诫广大应届生们。不要着急工作,要提升自我价值,找一份好工作,我想这样的猜测其实不无道理。
因为国考往往是一年之内国家录入人才的一个入口,也指引着社会招聘人才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