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深圳这边不少老师说工资降低了,降幅还不小,有些高达1/3。如果说教师工资降低,那科教文卫,政府公务员,公检法等所有吃财政饭的人工资都会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应该也相当。
拿财政工资的人收入减少,说明财政收入在减少,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最终能推导出税收在减少。
我们把社会分成两类:生产型和服务型。
无论是政府,还是科教文卫,公检法,这些都是服务型,他们都要更好的为生产型行业服务,只要生产型行业效益好,那服务型行业也就收入不菲。
一个地方的企业不行,税收就少,最终传导就会让教师工资降低。
不管流入人口有多少,不管科技是否高新,从钱的角度来说,深圳都在走下坡路,人很多时候都会被表面皮囊所迷惑,看不透本质。
深圳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因为成本太高了!
深圳的崛起完全就是时代和地理原因造成的,改革开放,对外窗口少,地理上又靠近香港,同时,本地人口少,外来人多,又让改革的阻力小,天时地利人和,成功是必然。
但是深圳是旧经济体系的巅峰,这种巅峰其实在2015年已经过了,后面只是顺延着往前走而已。
城市为什么能发展壮大?
因为成本低。
一栋29层的住宅楼,算上花园,占地面积才0.04平方公里,可以住5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过万,成本当然低的很。
可是,一旦城市人口过了一个峰值,交通堵塞,通勤时间过长,科教文卫配套的拥挤都在大幅堆高城市生活的成本,每天上班8小时,上下班要3小时,这种效率就显得过低,带小孩随便去看病就是一天,孩子上学常年坐校车,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城市竞争力的杀手。
如果这些都还只是慢性病,不足以引起重视,那疫情和战争这种突发事件凸显出的城市病就把现代城市的缺点暴露无遗。
好大学不会亏待你。
南大2020届毕业生平均薪酬17.8万。
网上酸成一片,觉得难以置信。
1.一半毕业生参与调查,样本量已经足够大。自愿填写,所以不存在学校让你作假等问题。总体真实性没问题。
2.确实可能存在数据略偏高的现象,从均值>中位数可判断(统计学知识)。这不是作假,而是因为自愿填写,拿到高薪好工作的毕业生填写积极性更高导致。
3.南大毕业生就业90%集中在江浙沪北京广深,大多集中在软件信息、互联网、金融、科教文卫、公务员等行业,也可以互相印证这个整体薪资水平。
#南京职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