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防疫各有政策不评判对错。
但以深圳为例:
1. 2020年建好了方舱,2021年建好了2间带9000张床位的隔离酒店,未雨绸缪准备充分;
2. 疫情高峰7天也做精准防控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以及正常区,后三者可以报备临时出入;
3. 全市医院除封控区均正常开门;
4. 民生供应与日常无异;
5. 数字化网格化筛查确诊及密接,我小区某单元出现次密接核查后三小时解封;
6. 正常核酸结果晚上做早上出;
7. 调集周边城市救护车协助,各部门统一部署行动快速;
8. 全市公务员被倡议做逆行志愿者当然社会志愿者报名很踊跃,我组织报名还要线上排队才能安排实际工作;
9. 政府筛查难度非常大,在城中村或小区由派出所上门核查,有问题的全村换地方隔离筛查。
10. 当然,封控对深圳市民的经济损失是明显直观的。政府及时发布了纡困政策。
希望上海做好充分准备再行动。加油,上海!
最近有些事情一直让心里不舒服
就是听到了上海的一些基层公务人员在抗疫期间的一些言语 ——
“对不起,我无能为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样,我也很心疼”
“你们的事情我一直向上反映,但是没有结果。你家的情况只是一家的情况,我这边看到的是很多你们类似的情况,我已经用书面材料向上反应,但是没有解决方法。”
刚刚开始听到这些言语,我觉得很心酸,心酸他们的累,心酸老百姓的苦,真的。
后来,这些言语这段时间在我脑海回响,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想到了我这位打工人和周围的同事,在工作中如果被问责的时候,很少也不大可能把矛盾引入团队其他成员或者自己的领导,这样可能会被评价为没有大局观和没有责任心。
当项目和事情无法推动的时候,我们会尝试“向上管理”的方式去影响自己的领导给予资源,完成手上的事情,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领导汇报真实的现场。
上海现在疫情高压,各层的公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但是这些公务人员语言还是可能出暴露一些问题,有点不负责任的将矛盾往上面引 —— 可能主观上不上这样想,客观上还是有这样的嫌疑。
这样就可能导致了周围民众有理解 —— 现在的上海并不是上海在治理上海,然后才有种种问题的出现。
虽然肯定的是,每个人的理解问题方式不一样 。但是对于抗击疫情,我一直都是这样理解:当你的事情没有做好,然后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时候,大家和你的上级帮你来纠错,而不是让你找各种客观理由说这个不是错,用“科学”来掩饰已经犯下的错误。 退一万步,现在的新冠就算是个大型流感,那应该“科学“的选择哪个城市去做这个试验来去验证这个结论? --- 这毕竟是个大型的破坏试验,任何在乎人民的政府都不忍心去这样做!
我还记得,2020年初,武汉医院的医生是如何在电话中“血喷”他们的院长的。
“疫情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上个班其他啥也不干,几年过后我的资产在全国排名中至少也能提前一亿名,你信不信?”这是我的一个事业单位的朋友在和我调侃到。听他说完后,我有点郁闷
他说:从2020年新冠病毒出现,到今天疫情防控常态化已经两年半了,他的收入先不说增不增加,但是绝对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包括疫情刚开始,全国居家办公半个月,他们的收入也是一分不少,一天不迟地准时到卡。所以防不防疫对他们没任何影响。这两年全国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收入减少,甚至失业。多少中小微企业倒闭,甚至连互联网大厂都开始裁员了。而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裁员、失业这回事。他还说现在的旅游业、餐饮行业、房地产行业、培训服务行业受影响很大,这些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大量失业或者收入剧减。再看看现在信用卡违约逾期的人和金额都越来越多,房子断供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一大部分的人的手中的钱在减少,而他们虽然现在工作压力也很大,也很累,但是收入每个月按时打卡,完全不用担心失业风险,而且而因为疫情,这两年不怎么旅游了,社交活动也少了,奢侈品也不买了,反而存款比以前多了。所以他才说,这两年啥也不干,资产排名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看着他一副得意的面孔,我心中一万个XXX,心想以后一定也要孩子考个公务员事业单位什么的。你们觉得呢?#上海疫情处于巩固清零攻坚成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