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泡沫表现在土地财政层面!
地方政府卖地给开发商,再由多个业主公摊土地出让金,政府大部分开支都是来自这笔收入。
我们经常听到是房企、炒房客、中介、联合起来把房价炒这么高,这完全是被误解的。
首先,“地价不可能一直越卖越便宜”。
按照这个逻辑是行不通的,地价便宜开发商内卷就没钱赚,买地的房企自然就越少,土地财政收入也就越少。
95%的城市都依赖土地财政,没有它就没法运行下去。
今年,都有出现要求老师和公务员卖房,甚至鼓励提前买房,还给房产中介给予奖励。
是不是证明了我们离不开土地财政?
最近,以前很多路段乱停车都没事,最近来炒牌的频率极高,有车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
毕竟,以前楼市好地也好卖价格还高,兜里有钱能坐办公室消遣,现在没钱必须要出来抓收入。
假如,20年前北上广深平均地价500元一平米,现在平均地价1000元一平米,请问房价怎么涨呢?
可惜,没有假如,即便有也不现实,因为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必须要多赚点。
调控政策千千万,却从未见过要练此功必先自宫。
浙江各大县城房价上万起,二三万都已常见,而买房的第一人群是公务员及教师,医生,人手二套[灵光一闪],本地炒房第一主力,这帮人年薪二十万上下,工作稳定,有公积金,银行追着放贷,托起了楼市基本盘,第二人群是大中小企业主(含企业),平均人手四五套,去外地炒房第一主力,本地炒房第二主力,有钱人任性,也狠,就为等韭菜长大收割,记得前年我们县一家企业因疫情资金紧张,一次性拍卖五十多套房子,房子建了十年多了,拿手里起码涨了六千/平(从八千到一万四,肯定赚了。其次一些个体户,高管。真正那些两夫妻在工厂四五千收入的,家庭收入才一万出头,大都买乡下商品房,七八千到一万,不过这个也是以外地人为主,本地农村人爹妈有钱可以进城买房,没钱的大都自已建房,三百平别墅外壳才五六十万不到,装饰二三十万简单点,一百万很好了,没钱先借钱起个外壳就行,一步一步来,图上这些民房外壳也就六七十万而已,有些三四十万也差不多了,说的是平均人家,真正豪宅的不算,这在我们县很普遍,两个老人加两夫妻七八年剩吃俭用就可以搞一套,而买县城商品房的费用是自建房的三四倍,一个是别墅,一个是盒子楼,其实在浙江农村,没钱人家反而在农村的房子是漂漂亮亮的,一些条件好一点的中产,反而在县城买了房,因而无钱消费,在村里的房子无力改建[捂脸]
你说的与事实完全不符,别人为何要承认?!其一,当初的住房改革政策,包括全国所有的单位自建房及房管所的公房,并非只有公务员。其二,购买房改房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只能买一套房改房,不可能有多套。其三,房改房买来都还是供居住的,不是炒房,谈不上所谓的第一桶金。其四,说房改房后机关单位又圏地建房的,还真是闻所末闻!
去年国庆,丈夫的亲戚找丈夫借了50万,用于炒房。
我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如果他家买房是刚需而且经济窘困,我们也应该帮点忙。问题是他的亲戚是退休公务员,月养老金过万,唯一的儿子是国企副总,一年到手近百万。
今年5月底,阿弥陀佛,钱终于无息归还,亲戚之间,即使他要给利息,我们也皮薄,不会收的。
前两天,他们过来,硬塞给我儿子一个皮夹子,推也推不掉。我儿子一个在读大学生,要这种皮夹子干嘛?再说了,现在还有几个人用皮夹子?一看就知道,是关系户孝敬他那副总儿子的礼品,他儿子觉得鸡肋,塞给我们当是还了那借钱的人情。
如果不出我意料的话,今年的公务员国考人数要打破历史记录。两年多的疫情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自主创业太难了。玩股票的也熬的没有激情了,炒房客也转移阵地在四处漂移了。
如果说有后疫情时代,那一定会是一个追求低风险的时代,看来要想过得稳只能进体制了。
取缔房产中介的十条理由:
1,这行业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反而了增加购房和租房成本。
2,用比其它中介卖的高,租的高的空头承诺抢夺房源,标高房价房租,形成推高房价的事实。
3,两头吃,两头骗的事经常有,有机会就做,抬高买家,压低房东,用骗的手法赚取最大利益。
4,现在限购城市多,中介用代持手法炒房,赚取差价,将其他房源标高价格,以蒙骗其他房东及购房者,这些房东不知道自己房子标多少钱,推了没推都不知道,被中介私自抬高委托价几万,甚至十几万,给中介的私房抬轿几个月,大半年卖不掉的情况不少。
5,中介伪造限购条件,违规用假结婚,假离婚,假手续,假流水,假公章等等手段,帮购房者打破限购条款。
6,不停地用以后要涨价的说法鼓吹炒房,在普通民众里贩卖焦虑,引起民怨。
7,中介之间为了抢生意,经常发生吵架和斗殴事件,发生治安案件和制造社会麻烦。
8,经常电话骚扰,中介同行中信息交流互换,造成大量的私人电话信息被泄露,不堪其扰。
9,中介忽悠买房者,用银行不房贷为由走其他高利的贷款渠道,获取返点,以及签订合同时埋下几个漏洞,后面会为难买卖双方。
10,中介佣金用百分比收取不合理,潜意识里会故意推高房价,以赚取最多的佣金,会造成不求数量,只求价高的作用。
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年收养路费的岗位取消,人员都转岗了,这职业在当时都是公务员编制,难度多大可想而知,但是不合理的被取缔是民心所想,近年来将中介取缔的呼声非常高!这个落后经济时代的职业快走到头了,大家多给上头写信建议,希望尽快实施一些方法。不要求一步到位,可先淡化中介作用,例如杭州近期自助买卖房屋的网络信息平台,等全国推广后条件成熟时中介的路也就到了尽头。
大家有没有发现
之前专家教授说投资房地产是抵御通胀的最好选择,鼓动炒房客买房,结果炒房客不接盘了!
接着,降低首付,降低利率让首付不够的人买房,这些人也不接盘了!
干脆让农民买吧,大蒜换房,桃子换房,西瓜换房,农民也买不起了!
要么让孩子多的家庭买吧!就出台多孩家庭享优惠,享补贴,结果多孩家庭更没钱接盘
最后干脆盯上这些收入稳定,购房没有压力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职工,也不要求你是几套房,更不要求你有几个孩子,补贴15万你总该买了吧?
说实在的我们也觉得开发商挺难的!
下一步不知道会锁定哪些目标人群呢?
房价下跌卖不出去,但这类人最让人同情!
炒房客贪得无厌房子卖不出去咎由自取;
开发商偷工减料房子卖不出去自作自受。
但有一类人却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让人同情,
这类人是80后、90后最熟悉的人,这类人就是大部分80后、90后在国企工作一辈子的父母。
大部分80后、90后父母就业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公务员也不好考,普通人家最好的选择就是国企。
但一入国企深似海,从此赚钱是路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房价也快速地以80后、90后父母难以想象的速度飙升,但工资的购买力却飞快贬值。
一些三四线国企的工资更是低得以2000元为单位。
买不起商品房,但总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很多80后、90后的父母只能低声下气地求领导,只能无奈地和同事疯狂内卷,不少80后、90后也眼睁睁看着父母因为房子问题吵架离婚。
可以说,一些80后、90后的父母把尊严卖尽,才从国企最小的芝麻官那里讨到一生中唯一的小房子。
这种小房子是他们唯一可依靠的财富,他们还想着家里有什么急事用钱把房子卖了,或者治病或者给孩子在大城市买个老破小。
但市场变天了,急用钱的时候房子卖不出去,房子卖不上价,但他们已经老了、退休了。#西安头条##西安买房##西安楼市##房产##房价#
在南京哪些房子不能买?
有很多人说,听我的话,哪里都不能买房。
第一,现在大环境下,除了北京后海四合院,上海黄浦江,其他城市还真的不能随便瞎买。中彩票除外。当然北京后海四合院离我们远,我们讲身边的。
第二,我说的哪些房子不能买。第一种挂牌学区房,业主二手房中介想利用挂牌的学区骗买家。比如说,新玄武科利华铁北分校,拉萨路方兴小学,桥北的冒牌货都别提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都是冒牌。
新玄武科利华铁北分校我不敢说差到极点,但是他未来的结局和二十九中幕府山差不多,单独列一个好班,其余都是考不上高中的班级。原因就一个,生源不行。在南京分校办的成功的就是银城小学芳草园小学。现在自立门户了。这两个分校成功的原因就是生源好,孩子家长都是北京西路附近的公务员,北京西路附近高校的教师。
铁北分校的家长素质是什么样?为了炒房哄抬房价不惜一切代价去闹,这种虚荣心极强的父母,下一代能好吗?我要预测的没错,后面科利华铁北分校的老师哪天说错话家长都会去投诉,因为那些家长习惯了去闹,他们也认为只有闹解决问题,生源素质摆在那里。那里的房子值六万吗?所以现在你如果想买新玄武的房子,等一等,等到三年中考成绩出来,大概率五万甚至还要降。因为他生源不行。很多业主绷不住要降价卖房還債的。
关于新玄武板块,现在价格虚高,四万到四万五一平顶多了。不要急着买。大家都是普通人,口袋里的钱能省一万就是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