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去年应聘上湘潭大学
就彻底放弃海外一切回国了
这也让他实现了回湖南老家工作的愿望
最近他跟我分享了他的生活
湘潭大学给了60万安家费
而本地房价大概5000多点
所以他买房子基本没什么压力
科研上也顺利申请到基金
一切都进展的比较顺利
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回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亲人朋友在身边
平时经常可以聚一聚
不像海外
经常有很强的孤独感
最重要的是
他非常喜欢家乡的饭菜
他这个无辣不欢的湖南人
只有回到家乡
才能真正对得起他这张嘴
最新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某湖南示范性高中普通在编教师的收入一览图 目前在湖南总的来说,教师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湖南省湘潭市某公立中学招聘290名教师,当时前来应聘者超过了8000多人,有几个应聘岗位的录取比例高达1:120,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从图中株洲这位二级在编教师的收入来看, 基本工资加上其他林林总总的各项收入总计年收入将近十万元,这对于中部地区的普通三线城市株洲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目前湖南的房价普遍比较低,生活压力相比其他地区较小,综上所述,大家对于株洲这位普通教师的年收入水平怎么看呢?
湘潭人有福气了。尤其三十岁以上的单身男士,可以应聘到湘纺,终身大事迎刃而解。
以前湘潭该上不是有歌谣吗?湘纺的女的如何,湘钢的男的如何。反正湘纺女人多就是了。进去上班的男人要保护好自己。
有一起去的吗?
【湖南考生,还在为选择长理还是湘大犯愁吗?】
又是一年高考季,话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填志愿可是一门技术活,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考生特点,城市,学校,专业,气候,饮食,交通,等等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这个专题仅仅讨论选择长理还是湘大的问题,都是湖南的高校,都是一本,且每年录取分数线都比较接近。其实,很不愿意这两所学校对比,因为家里有人就是湘大毕业,而在长理工作,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
湘大和长理的背景,网上到处都是,这里就不浪费篇幅再写了,自行百度。
1.首先,录取分数对比。根据历年两校录取分数对比,一直都是理工科长理高于湘大,文科湘大高于长理。
2.其次,地理位置对比。长理在长沙,湘大在湘潭。两个城市距离不远,差不多国道1-2小时车程,但长沙是省会,地理绝对优势和资源绝对优势不言而喻,且两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差异还真是差别明显,湘潭在湖南地级市中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
3.学术对比。这个是重点,需要多一点篇幅来写。两者都是双非,都是一本,都是湖南高校中上。
湘大是建国初期沾了毛主席的光,在毛主席故乡建设一所重点大学,属于政治背景下催生的重点大学,但是属于国家第一批重点大学尾部。恰恰是因为地理劣势和经济劣势,对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行,接连错失985/211和第一轮双一流高校评选,整体学术水平呈下滑趋势。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数学专业获得一流学科建设。(稍后另外补充说明)。
长理,自背靠交通部的长沙交通学院和背靠电力部的长沙电力学院和背靠轻工部的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三校合并而来(稍后另外补充说明),一直在轻装前进,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朝气,前途光明的大学。但学术建设并非一朝一夕,985/211不用说了,且目前尚未有入选一流学科建设。
两者相比,学术底蕴来说,湘大胜于长理。
4.学科对比。这里懒得罗列两校各学科的评级了,网上自行百度。整体来说,长理在工科的学科开创方面,市场触角更加敏锐,紧跟时代发展。而湘大这一点则滞后,显得有些颓态。
5.就业分析,这里也不罗列两校各自公布的官方资料了,没太多价值。特别注意的是,国家电网每年在湖南招收的毕业生,长理是最多的,高于中南湖大,央企铁饭碗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就业也非常好,这点长理无疑是强于湘大的。
6.关于国家2021年的双一流评选的重大改革。2021年,国家教育部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个非常重要的改革,被绝大多数人忽视。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中,是有两个概念“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其中“一流高校”42所,“一流学科”所包含的高校137所,这个阶段,很多高校大玩擦边球,明明是“一流学科”却对外称是“双一流高校”。而第二轮学科评估,教育部取消了“一流高校”的评选,仅保留“一流学科”的评选。也是在第二轮评估中,湘大的数学专业通过了“一流学科”的评选。可以这么说,第一轮的评选目标有两个:优秀大学和优秀学科。第二轮的评选目标只有一个:只有优秀学科而没有优秀大学。因此,这里需要纠正一点【湘大并非双一流高校,仅为其数学专业为一流学科。】,且即使将只有一个“一流学科”的湘大放在五年前的第一次学科评估中,湘大也绝对不可能获得“一流高校”。
7.关于985/211。1993年,国家提出“建设21世纪100所优秀大学”,是为211。1998年5月,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优秀大学”,是为985。其中,211包含了所有的985。这两个评选,都是以学校为评选对象的。
8.综合6点和7点。在毕业生应聘工作的时候,HR大多首先以学校为筛选条件,则会仍旧按照985/211或者第一轮双一流高校的标准,而不绝对不可能会按照第二轮评估中的“一流学科”的高校去选择学校,因为学校太多了,共有147所,谁记得住?还是记39所985和42所双一流容易记的多。
9.湘潭大学的就业优势分析。湘大仅有数学为“一流学科”,数学属于理科,属于基础理论学科,不是工科,就业本来比较窄。而以湘大和理工的等级差不多,进入这样学校的考生,目的去做学术研究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就业去的,所以湘大的这个“一流学科”对于学生就业几乎是没有帮助的。
10.补充说明长理的学校合并。从长沙理工大学的官网中显示,长理是有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而成。而实际情况是,长理是由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和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三个学校合并而成。当然,官方通报也没有错,长沙电力学院先合并了湖南省轻专后,再与长沙交通学院合并成为长沙理工大学的。轻专的工业美术设计也是不错的,省内领先。
【最后总结】如果是我,如果两校一样,大学毕业后以就业为主的话,毫不犹豫选择长理。这也就是湘大逐渐没落的原因。当然,你说,你就是这个分数,但你立志做数学理论的的研究,推荐你选择湘大。
我们单位因扩大规模引进人才,有11个人参加了我单位的人才引进。我们单位效益也就一般吧,地理位置还比较偏,我看了一下参加人才引进的人大多数都是研究生,而且很多的都是比较有名大学的研究生。
我们这里的人才引进不用笔试,只面试就可以了。然后单位派我们几人去考察引进的人,如果工作了,去所在单位了解,如果刚毕业,那就去他毕业的学校,如果是待业,就去他居住街道。
两个都是女孩子,一个是湘潭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其中一个人外形稍微差一点点,个子矮小,待人接物也稍微有一点点欠缺。这个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考察,但是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家里有孩子参加人才引进的或者想要参加人才引进的同学,你们必须要了解一下这些程序,首先待人处事做好,其次专业知识也要过硬,最后外形不能够太差,在这个讲颜值的社会,你的颜值无形当中会增加加分。
#头条教育星师计划#刚从教的那些年,因为在乡镇高中,男教师找对象真难
本人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那时候国家还包“分配工作”,在县城接受了“岗前培训”之后,“懵懵懂懂”就被分到了离县城60里地的乡镇高中。
到学校报到,ZHENG校长还“不忘”给我们三个“本科生”(一个湖南师大数学系毕业、一个湖南师大地理系毕业、一个湘潭师院物理系毕业)来个“下马威”,说“不愿意服从分配的,现在走还来得及”。我们三个面面相觑,最后陪着笑脸说,我们都是愿意服从分配的。
校长见我们好说话,又很关照我们似的,特意安排我们三个住学生宿舍的一个寝室。后来才知道,我们是唯一三人同住的,其他老师都有单间。
当时学校就有好几个男教师没有“找到对象”,可是“男大当婚”啊,于是“打着灯笼火把到处找”!
有一位从另一个乡镇初中调来的老师找的是自己任教初中时的学生。
有两位在街上找了开裁缝店的老板(也许是性格不合,一对天天吵,一对不吵但没多久就因为没怀上孩子离了)。
有一位从学校隔壁坛子厂找上了厂里的会计,后来也有同事想“如法炮制”,结果碰着钉子了,人家厂里的姑娘们根本看不上老师。
还有几个想去镇里的单位找,人家也是给的“白眼”,她们想的是去县城“安家”。
于是有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降低标准,从“广阔的”农村去找。同住的物理老师就是找的农村姑娘。数学老师找的是县里供销社的出纳,不过好像有病的那种。
说起男老师找对象,那是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难。可是,一道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县城高中的同学那是一个“快”字!9月份就有人忙着介绍,10月就扯结婚证了!来年8月就生下了胖小子。
直到多年以后,终于缘分到了吧,我也找到了!
这件事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当时收入也低),看得上老师的不多。现在的“行情”如何?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是“秃头上的石子”——明摆着。男教师又格外“吃香”吧!
我们三个在乡镇高中呆得最短的是物理老师,四年后就被县城高中作为骨干教师“挖走了”(教了两届毕业班)。其次是数学老师,六年后(没有毕业班教)跑去另一所高中(教毕业班)又过了三年跑广东应聘当明星教师去了!最后走的是我,整整呆了十年才离开,期间换了三任校长(后两任校长都是赫赫有名的),自己的成长呢?好像没有任何起色。当初就抱着“树挪死,人挪活”“死马当活马医”争取调动的。
#翻阅2021#
会计师贪污救女友
一曲美丽的爱情悲流成河
第一集
当女友年轻的生命陷入绝境,亲生父母绝情地
弃她而去时,身为会计师的男友挺身而出,用爱的誓言书写了一位铮铮男儿的铁骨柔情。然而,贪污救女友,再高尚的爱情也依然悲痛而沉重。
生命告急:美丽的女友危在旦夕
1998年,汪峰从财政学院毕业后,应聘到湖南
湘潭市雨湖区一家私营企业做会计。工作之余,汪峰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不久又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几位年轻注册会计师之一。
2002年9月,经人介绍,汪峰认识了在附近一
家商场上班的郭婷。郭婷对好学上进的汪峰很是倾慕,而汪峰对美丽、善良的郭婷更是一见倾心,两颗年轻的心深深地相互吸引着,很快他们就相恋
了。然而,正当汪峰和郭婷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
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打击正向他们袭来。2003年6月的一天,汪峰和往常一样去接郭婷下班。走着走着,郭婷突然眼前一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经专家会诊,初步确认郭婷患了肾功能衰竭症,必须进行换肾手术,否则,最多10个月后,就会因引发尿毒症而死亡。
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不仅击碎了郭婷所有美
好的梦想,也将男友汪峰和闻讯赶来的郭婷的父母击懵了。
分数过一本线但离211,985线还有一定距离怎么填报志愿?
作为一个曾经高考分数高本省一本线10多分的过来人,我的建议是根据专业来找学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一个分数去填报211.985是不现实的,即使是最差的专业也很难被录取,所以我们目光应该向下看,去看那些一本里的好学校。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个冷知识,一本学校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好的普通一本学校各种条件不输211,甚至已经在双一流名校预选名单中,而有的211发展不好,甚至已经比不上一些普通一本学校。211,985是以前的一个名校名单,但是现在国家提出了要建设双一流名校,也就是说,不管以前是普通一本还是211如果以后没有入选双一流那就都是一样水平的大学。
换言之,一些好点的普通一本,完全不输差的211的差专业。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专业。有80%的人上大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按专业去择校而不是根据模糊印象去择校。有一个东西叫就业率,各位在填报志愿之前可以了解一下所选学校的就业率。
从就业率出发,首选一定是军校,即使最差的军校,待遇也不会差,将来的发展也不会差,就业率百分百。就算最后退伍,也会也退伍费和转业的机会。
其次就是一些和国企所在行业有关的专业,比如三所石油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和东北石油大学以及西南石油大学,(中石油克拉玛依校区分数较低,远低于重本线),这种石油院校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如果大学努力基本上都可以进国企,比如三桶油,比如国家管网,同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也可以选择,还有邮电大学,中国邮政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通信三巨头也不用多说。除了国企,相关私企也非常多,可以说就业机会很多,而且待遇优厚。
往深里探究,其实211985为什么优于普本,就是因为在应聘时,招聘方认可他们的学历。其实在大学里,大部分学生是学习不到什么高深的知识的,所以招聘方看中的更多是211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学习能力更强,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做出好的成绩。所以什么情况下,211学历和普本差别不大呢?在那些专业性非常非常强的行业中,211学历的不相关专业毕业生比不过一个相关专业的普本大学生。比如说能源行业,比如医学,比如师范大学,比如法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湘潭大学不是211更不是985,但是在法律业界,他的文凭竞争力是完全不差于211,985的。许多一本学校的专业甚至是优于211的一些专业。211学校985学校也是有好专业,有差专业。所以大家择校时一定要根据专业去选择,然后根据分数去再选择。
除了专业,地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我们是有很大可能毕业后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生活。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好城市的学校分数是一定高的,但是学校不一定是好的选择。举一个例子,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c9联盟高校之一,工科类专业全国前列,但是因为所在地东北所以分数线被影响,远低于其真实水平。很多东北的其他高校都是这样,因为地域因素分数偏低,如果想捡漏的考生,可以考虑选一所合适的东北的大学。
最后,祝所有的准大学生都能去自己理想的大学!加油!
让人遗憾的高考志愿
前一段时间,一位新认识的朋友给我说,她虽然高考时考了五百多分,超过了重点线四五十分。但由于她对学校和专业毫不了解,很遗憾!志愿没有填好,录取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当时父母亲戚没有人能指导她,于是她就按照自己的分数,选择了一些可能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胡乱填了,最后她被录取到了湖南湘潭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大学后,她才知道,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这个专业属于管理类,是经济类、管理类和信息类的跨学科专业,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信息管理、软件设计和运用以及数据分析等。
在大学她接触了一些生涯规划方面的书籍,又对自己进行了一些职业技能方面的测试,她发现自己的兴趣是在影视文学方面。于是,就决心准备去考影视文学方面的研究生。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努力地学习,她在考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超过了报考学校的录取线二十分左右。
让人遗憾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在面试中,因为考官问到本科的专业问题,她欠缺基础知识,回答得不好,最后她没有被录取。
现在,这位朋友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给孩子们上儿童阅读课。
有人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做选择,但是一个人一生下来就面临各种选择。我们所有的选择和努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生的道路,有的人活出了自我,有的人永远未完成,有的人遗憾终生……
为了生存,在选择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样的选择每个人都会,但未必恰当!或许有一些选择可以让你的人生更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