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硕士发表论文,登上Nature,却要回安徽老家当公务员!
浙江理工的一个小哥哥,最近火了。登上Nature,本来前途无限,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要回家当公务员!
Nature是什么:是最有名望、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杂志之一!
发表的论文能登上Nature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以后大有作为的。
他发表的Nature论文,名字居首位。可以称得上是“学术界新星”了。
就在人们都以为他前途无限时,网上爆料:他已经毕业回家当公务员了!
考研or公务员的热议不是一次两次了,根据数据显示:杭州公务员被清北硕士包揽!
近三年来,硕士生比较倾向于公务员党政单位!都喜欢这个铁饭碗!
回家当公务员为自己家乡做贡献也很好。而且还很稳定!
个人观点:安徽山东都喜欢编制!公务员类的。
仅代表个人看法哈!

这难道是教学和科研的出路,教育教学是农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探幽
没有背景的大学老师如何脱颖而出?大学里的老师,也分很多种。第一种就是学二代,老爸是教授、老妈是学校行政,这种青椒的发展就会容易的多。论文、项目不缺,尤其是横向项目,那是非常容易的,老爸稍微带带钱就来了。要不就是走行政,人家老爸是教授、老妈本身就是搞行政的,本来就有关系,同时他们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提前让儿子、女儿准备,自然机会比别人多的多。关键还不愁钱,有车有房,专心工作。第二种,就是有权的。这种就不多说,调任公务员不要太容易。先在学校团委任职,搞定正处,然后直接调任到政府部门,直接成公务员了,根本不需要省考。

第三种,导师是大佬。这种团队出来的青椒,学术资源会比一般人多。尤其体现在国家基金申请、论文接收等方面。很多人一看到你是某杰青、院士团队的人,都主动过来巴结,你的本子、论文都会给你过。第四种,就是广大普普通通的青椒了。没钱、没背景、学术一般,做什么都不亮眼,领导永远都看不到你。下面谈一谈,这种最普通的青椒如何在大学脱颖而出。1、科研。阅读学校的职称文件,研究透,看评副教授、教授到底需要什么业绩,到底需要什么层次的基金,多少论文多少项目,一项一项列举出来,看自己缺什么,然后以此为目标努力,缺啥补啥,这样的努力才更有效。很多人都稀里糊涂的,根本不知道学校评职称到底需要几篇文章、几个基金,到用的时候发现这也不够那也不够。同理,进一步了解各种人才称号的要求,比如市杰青、省杰青、国家优青、杰青,深入的了解它们的要求,把目标分解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下者就什么都得不到了。以杰青的目标要求自己,哪怕你最后达不到,那你一样很出色了。

大胆投资自己。需要什么书就赶紧买,不要舍不得这几十块、一百块的。没有学生,就跟大佬搞好关系,看能不能让你帮忙带一个。实在不行,可以花钱争取名额。很多学校为了解决老师研究生名额不够的问题,允许老师出一定数额的钱,获得名额。对于年轻老师,应该积极争取。哪怕你没有经费,自己出钱也没关系。好好培养一个学生,所能得到的回报远超过那几千块钱。哪怕没有带来学术上的回报,也能收获一段师生情。有钱有人就有希望,没钱有人也能创造未来。不要吝啬那几千块,大胆的投资。2、基金。破五维的结果,不是不要论文了,而是要的东西更多更难了。以前就看论文数量,现在不只看你的论文,更重要的还要看你的基金。看你是否拿到国家基金,这几乎已经是上职称的标配了。评副教授,你得有个青基吧,评教授,你得有个面上吧。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基金资助呢?又回到第一点:科研。那普通人如何才能做好科研。我的答案是做真科研,真做科研。你需要真正的深入到一个领域,找到真正的有价值的难点、有创新的点。找方向的过程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找到研究点之后,接着又需要沉下心来做真研究,真正的提出解决办法,做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发出好论文。作为一个老师,组合式、裁缝式的做假科研已经行不通了,现在要的是高质量论文,水论文对自己的发展用处不大。总而言之,就得做别人没做过、难的点,你才可能出成果。3、教学。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不是学生,而是专家。那专家凭什么给你打高分呢?你上的再好,专家都可以说你不行。没有大佬支持,没有其他成果支撑,几乎不可能拿到教学大奖。而且,观察教学做的比较好、拿奖的老师,基本都是上岁数的老师。你一个30多岁的年轻老师,别人不太相信你教的好。

再者,现在专家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信息化、互动化。你用多媒体、花样繁多的多媒体、多跟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提问,花样越多越创新,他们就会觉得你课上的好。但实际上,很多平铺直叙的老师,上课一样非常好,而这种就不会得到专家认可。况且,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没有纯教学的教授了。只搞教学,是上不去的。现在的青椒,纯搞教学的后果就是拿最少的钱,或者被辞退,前车之鉴见清华被辞退的50岁副教授。教学,对得起学生就行了,别幻想教学拿奖评上职称了。唯有科研,才是普通人上升的通道。4、工作态度与为人处事。见人打招呼,逢人三分笑。这是一种与人交往的礼貌行为、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展现。谁都不想跟一个整天黑脸的人一起共事。多为集体做贡献。不为集体做贡献,不为大家付出,那有好事的时候,凭啥名额给你。跟自己有关的就做,无关的绝不参与,那活该什么都选不上。有些人选不上就抱怨不公平、有黑幕,你先想想你自己做了啥事吗。多为集体做事,大家看在眼里。多为大家服务,都是露脸的机会。吃亏和收益,其实是一回事。现在的吃亏,可能是将来更大的收益。现在的滑头滑脑,也许是在给自己挖大坑。总而言之,作为普通人,除了自己的努力,别无他途。哪怕期待好运的降临,那也得自己时刻保持努力以接得住机遇。熟读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职称条件。摸透游戏规则、锚定目标,闷头干事还要抬头看路,拿出你100%的努力奋力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