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制度教程教案(公务员制度课程)

#9月1日起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农村教师篇 9月1号起“5+2”,除了身处其中的老师们,估计其他人都是说好。社会上很多很多人说教师那么好,有寒暑假啊,上课多轻松,工资又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9月1日起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农村教师篇

9月1号起“5+2”,除了身处其中的老师们,估计其他人都是说好。社会上很多很多人说教师那么好,有寒暑假啊,上课多轻松,工资又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寒暑假的时间,网上很多人曾经算过为什么会有寒暑假。

老师的工作时间可以说是无时无刻说来就来,备课,制作课件,写教案,批改作业,改试卷,现在不单单要备课还得备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家长不同。课后和他们交流的时间难道不是工作时间?难道在课堂上让家长来交流?在家长的工作时间来交流?作业能在学校改完,但是改试卷呢?一天除了上课、改作业,一个班几十人的试卷能在学校改完?很多老师带回家去改,因为第二天要讲解,趁学生刚刚考完有印象,这样效果比较好。难道这改试卷也不是工作时间?老师们自愿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改作业?就不能在下班后好好放松下心情,陪伴家人?这样不香吗?

有些人说“5+2”要给老师们加工资,立马有键盘侠跳出来说,不做可以辞职。工资都不低于公务员工资了,拜托去看看公务员不单是工资,他们还要各种补贴,其他补贴不说,单是生育补贴教师就没有。教师就的收入就只有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公务员除了这些还有各种补贴,只有教师考公务员,不见公务员考教师。

农村教师的工资更低了,特别是一些山区,别人都有年终奖金的,教师呢?有些市直辖教师的有年终奖金,同个市的其他县区没有,结果隔壁市县区都有。更有无知者说教师买车买房的钱是收学生补课费的,那些人觉得补课费这种东西能到教师手里?能这样说的人,都是学生时代不好好学习,浪费学习机会才造成这样无知的言论。唯有日常用品的老板就知道哪些人是教师,因为他们的钱都计划着用,能讲价都讲价不能讲价也讲价,一个子一个子的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所以很多人说老师好会算计啊,什么都讲价,问题他们做不到不讲价,因为他们不配钥匙。

这也说明教师在社会地位是多么的低,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调侃一下教师,悲催的是老师自己教过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去工作,都调侃他们的工资比老师高……特别是那些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出到社会对老师没有丝毫的尊重,因为这些人只记得当初老师怎么严格对待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不能讲悄悄话、打瞌睡、吃零食,打扰他们只是来学校玩大而已……

教师这个非盈利性和非权力性职务,造就他们多么尴尬的地位啊,然而又有很多人说,教师就应该无私奉献啊,呵呵,这么说,教师估计是那个永动机,给点动力可以永远不停的发动机。

教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称谓,多少负责的教师,被家长和学生弄的心灰意冷,满腔热血就被这些人和一些不良舆论一次次地用一盆盆冰水覆灭……教师也是凡人,是父母生养的,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教师?估计是,因为弱者才会欺负弱者!

教师是个顺从的职业,逆来顺受,被打击了,安慰一下又满血复活,然后又投入紧张的教学过程当中,唯有夜深人静才会稍微抚平一下那个深深翻起血肉的伤口……

教师不被理解又能如何,他们来不及顾及这些,依然执起教鞭,拿起粉笔,踏上讲台,用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去讲解每个知识点,让学生学有所成……这就足够了!!!

#你认为我国教师应不应该涨工资# 不应该!老师就是在教室里上个课,风吹不到,日晒不到,一本教案用一辈子(国家要保证不换教材),一个题讲四十年(国家要保证高考中考,期末考试试卷都是一层不变的),其二平时上课不讲,下课讲,一节补课费都收5万块,每个老师都买了十几二十几套房子,每个老师都开奔驰宝马奥迪。。。。。。全世界个人收入排行榜前一百都是当老师的。其三每天哄几十个孩子不出事就可以了(家长要保证每个孩子都不哭不闹不跑不跳,一听就会,一看就会),轻松的很,为啥要涨工资。也不要和公务员看齐,就和吃低保的一样就行了。其四大学老师研究个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我吃饭还不是吃米,袁院士(他也是老师)研究过来研究过去,还不是研究水稻,研究的结果水稻还是水稻又没有变成金条!不加工资!省下的钱给谁,我看是要给警察加工资,国家要准备好再修一万座监狱,能容纳一万人的那种解决基建问题,扩大建筑水泥钢材等需求量。再招1000万人当警察解决就业问题,我想恐怕还不够!

老师无休无止的培训到底愚弄了谁?

到寒假的今天,粗略算了一下,去年一年“收获”了至少九个培训证书。培训的内容很多,花样繁多!农村特教教师合格证、义务教育教材培训合格证、明德教育培训合格证、县级班主任培训合格证、暑期研修、寒假研修、教师学苑、信息技术提升2.0合格证、公务人员法宣在线学习合格证、继续教育合格证等。你要问我哪个印象最深、最有用?那一定是信息技术2.0。不为别的,一年中只有这一个培训是自己完整做出来的作业(教案设计、PPT制作、视频拍摄等)。其他的,说实在话没用还浪费时间,文不对题的糊弄着拿到了证书。

老师们不是在培训的路上就是在培训。真正有用的有没有,只有老师自己知道。不是说所有的培训都是垃圾,在耗费生命,至少80%是这样。老师明知是垃圾,很不情愿地拉着个脸的在那哼哧哼哧地学。要说学,也是敷衍了事。电脑、手机开着,散着步、睡着觉熬个三四天,四五天的就学完了,至于学到了什么,不是老师关心的。

老师的培训效果,有些人不是不知道,是懒得知道。有油水是重点。不管有用没用,托关系发个文,你老师反了大天还得老老实实地学完!苦了不情不愿的老师,富了倒卖视频的公司,养活了一帮砖家。

虚头巴脑培训愚弄了老师,糊弄了gj的资金。神经错乱的老师昏天黑地的学啊学,学了屁[捂脸]

前段时间偶遇了高中的一位同学。现在是某单位的一个公务员。说起工作他对我是非常羡慕。说当老师多好呀!一天就上两节课,既有星期天,又有寒暑假。对于他的工作,有一大堆的不满,什么要整材料呀什么要担责任呀等等。

很多说当老师好的人,是看到了老师的星期天和寒暑假,他们看到的只是老师貌似的清闲 ,看不到的是老师的辛苦。真的不是只上两节课,安心享用节假日、星期天和寒暑假那么惬意。老师要尽到自己的职责,首先要备好课。有人说老师一本教案用几十年,我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是没有见过。虽然每年用的教材都是大同小异,但是每一年的学生都是新面孔,今年给这个班级的学生讲了这一节课,作为老师再讲这一节课的时候,可能是两年或者是三年以后,至少是一年以后再给另外一个班级的学生讲,两个班级的学生学情不一样,心理不一样,所以备课是必须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作业是必须批改的,面对一百多本作业,只是翻一翻需要多长时间呀,网传老师不批改作业,我认为是不真实的。我们早上要上早读,晚上要上晚自习,中午还有午自习。学生在校的期间,老师轮流值班,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做。除了上面这些工作,对学生的管理更是费心费神,遇到不好管的孩子,再遇到另类的家长,更是让人感到心力交瘁。上班期间我真的感觉很忙,一天一天地忙个不停,常常是除了去教室基本不离办公室,我这样说毫不夸张。虽然有相对比较长的假期,但是假期里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很多大学生考教师资格证,是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多一张证在手,多一条就业的渠道。如果某些大学生因为感觉教师工作清闲而想进入教育行业,还是不要去考了,免得后悔。#十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

俞敏洪一句话,撕开了老师的遮羞布,其实道出了老师的辛酸。

俞敏洪说:“现在的很多老师,一年读不了三五本书,就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反反复复讲授,所以现在的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能力把当代学生教好。”

其实虽然说话难听,但是,却是实情。为什么呢,理由有三:

1.老师的时间都被占用了!哪里来的时间,不但要批改作业,还有上课,要写感想,要写教案,现在还有延时课,哪里来的时间读书?

2.要求工资和公务员一样,但是公务员能在上班时间写出《三体》《明朝那些事儿》,你说初中老师和中学老师,哪个有时间去写几本书?

3.老师没办法读其他的书,只能天天研究教学方法,视野当然就狭隘了。

所以,俞敏洪说得没错,他说的话,恰恰是老师们辛酸的地方。

大家觉得呢?

看到一则热搜:教师平均工资低于公务员将问责当地。

 

国家教育部发布通知,必须落实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教师工资,不能定于公务员工资,否则要对当地管理人员进行问责,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似乎很多网友都不买帐。

 

网友“黄泉手记吧”说:

 

“国人只相信老师领着最高工资,干着每天打打学生骂骂学子不上课不备课不改作业,享受早九晚五享受周末享受三个月寒暑假的最轻松活。

 

殊不知,过半教师那点工资真的养不起家买不起房开不起车,每天六点钟起床晚上一点钟睡觉备课写教案改作业出模拟卷应付教研课公共课比赛课以及各种非教学活动,忙得连饭都没空煮,有孩子的没时间顾孩子,穷其一生也就混个吃饱穿暖罢了。

 

另外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教师考公务员 没有公务员改行当教师。哪怕工资一样了,公务员的绩效、各种补也是教师这一辈子想都不要想的。”

 

看完感慨良多,突然想起来一句话:“跪着的老师,教不出来站着的学生。”

 

我特别支持给那些认真负责的老师们提高薪资,但行业里个别误人子弟的老师也该严查严办,不要留着他们的头衔害人。

 

我曾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老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今天又是小宝一个人在家,走到楼下,看到家里灯还亮着,突然忍不住流泪,我对孩子亏欠良多。”

 

身边有好几个当老师的朋友,有时候忙起来,根本没空管孩子,只能把孩子带到办公室。

 

教书育人,对有良心、有责任感的老师来说,把一生都奉献给学生,却没有时间陪家人孩子,确实值得敬佩,也应该有更高的收入。

 

你身边有当老师的朋友吗?她们的生活怎么样?

#教师##教师工资##教育部: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发表意见和质疑就是网暴?非要大家成为那种只说“是是是,对对对”的冷漠样子才好吗!冷漠无言才是可怕的。

李少莉被这么多人关注并且质疑,她冤吗?这次一点都不冤!

李少莉事件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热度,恰巧是因为大家对公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作风是信任有期待的,并且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好一些,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公务人员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在反腐倡廉方面,几乎是不留死角,坚决整治严肃处理!

这可不是广大群众仇富!反腐倡廉是国家对公职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既然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广大群众质疑一个干部穿戴3万的耳钉,4000的丝巾是否合理,是否与收支对等,指读报告的工作能力是否配得上她所在的职位就是正常的出发点。

真金不怕火炼,作风正派,财配其位就不怕质疑。

就说工作业务能力吧。

指读文件,报告缺乏流畅是否应该?

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温习教案,讲课不说一定要脱离课本,至少要顺畅流利,将每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高效有条理的传递给学生。

但是李少莉在公开场合,尤其还是在疫情发布会上的表现就难理解了!

按道理这样一位老同志应该有对政策和社会大环境下,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该做好,什么样的穿着,都应该有很好的判断。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老百姓生活很艰难。

但即使大家面临着因为反复的疫情而丢失工作,房贷高压,买菜困难,看病麻烦,结婚延迟,错过亲人生老病死等各种艰苦,都依然咬紧牙关。

对,大家有怨气,怕对比。

但所有人都在节衣缩食,艰难度日,偏偏号召大家咬牙节省共度难关的人却带着价值3万的耳钉和几千的丝巾,对比这种是不是不太好?

至少不太恰当。

再看看最新郑州疫情发布会,因为错过女儿“成人礼”而近乎哽咽的事件。看看普通群众的生活吧!无数人上十年没过过生日,因为疫情错过亲人生离死别等,不知道何为成人礼,更难以理解错过成人礼会有多么难受。

因为对于普通大众,吃饱饭多挣一点点,一点点钱就很开心了。

是不是现在大家对于公职人员的要求太低了?还是部分人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导致大家正常的监督和质疑都被说是网暴?

不是要公职人员更大家吃一样的苦,而是至少不要离得太远,走得太快,不知道何为人间疾苦。

#呼和浩特市李少莉戴3万元耳钉#

张謇作为晚清著名的实业家,享有盛誉,但却很少人知晓张謇的哥哥张詧。

张詧只比张謇大两岁。在人生道路上,他们二人携手并进,成为创业中互相支撑的绝佳伙伴。

张家一共有5个兄弟,其中张謇张詧兄弟二人关系最为亲厚,一起生活的时间也最长。

两个人不仅一起读私塾,还一起下农田干活,张詧非常疼爱弟弟,所以就经常把中火脏活全部拿过来自己干。

在读书方面,张詧“通文墨,下笔千言,写得一手好字”。

而张謇就要比哥哥更聪明一些。

老师提出一幅“人骑白马门前过”的上联时,哥哥只能作出“儿牵青牛堤上行”,但弟弟却能作出“我踏金鳌海上来”的应答。

因为年龄相近,张詧慢慢成为张謇的知心依靠。

当初张謇被牵扯进一则案子,家中也因此背负了上千两银子的债务。

哥哥见此便立马提出要和弟弟平分债务的说法,而且主动放弃了自己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张謇,自己则跟随父亲做些小生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謇对哥哥不仅仅拥有一份愧疚之情,更是有一起共患难的情分。

后来,张謇在外游牧,慢慢还清了家中的债务,张家的境遇也由此得以好转。

1883年,张謇因为职务的原因,要跟随长官去到朝鲜平乱。

他一心记挂着哥哥,在当时的清政府,不仅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当官,也可以因为军工保荐做官。

于是,张謇在长官面前极力推荐张詧。

张詧在去到朝鲜后,虽然不如张謇那样锋芒毕露,但是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固藩三策”,要以公平立场化解朝鲜当时的问题。

此外,张謇兄弟二人还联名向袁世凯写了一封数千字长信,痛斥袁世凯忘恩负义。

经过这次经历,张詧被保举了知县。

张詧成为知县以后,果然没有让弟弟失望,在任期内处理了当地不少棘手难题。

1897年张詧勘察水灾、1898年秘密调查封县教案、1898年又乔装打听徇私舞弊......

在短则半月,长达两月的调查中,张詧始终细心体察民情,详细搜集信息,最大限度地造福了当地的百姓。

张謇与张詧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蛩蜃相依,非他人兄弟可比。”

张詧在江西做官的十余年间,张謇一直倾尽全力帮助哥哥。

张謇经常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关系,帮助张謇扫清一些仕途上的障碍。

1892年4月,张謇就拜托吏部官员,翁同龢等人一同谋划哥哥的官职,最终7月底的时候,张詧得到了江西贵溪县知县的职位。

除了谋划官职以外,张謇还经常勉励张詧。他借翁同龢之口,夸赞张詧为官处事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自己。

但是很显然,在日记中写下“气宇迥不如其弟”的翁同龢不可能说出这种话,这很明显是张謇自己用来鼓励哥哥的托词。

除此以外,张詧在当官的时候,张謇曾经数次来到江西看望自己的哥哥。

1897年10月,张詧因为政务原因要从江西来到江宁,与弟弟得以见面,二人深夜同寝而谈,张謇兴奋地说到:“兄弟十年无此叙也。”

张謇还经常代理张詧处理家事,因为张詧长期在江西办公,公务繁忙无法顾及到远在千里的家长里短,于是张詧家里的婚丧大事都是有张謇代为主持的。

1892年,张謇代兄嫁女完婚。

1897年正月,又处理了张詧儿子的婚事。

张詧同样也在各方面帮助着弟弟,当张謇决定创业,兴办实业的时候,张詧第一时间就送出了关怀。

在工业方面,张詧一手筹办了大生三厂,还担任复兴面粉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总理。

在兴办地方实业中,张詧的出资占据二人资金的1/3。

张謇与张詧的兄弟情放在今天也是十分珍贵的,1926年张謇去世时,张詧在《哭弟文》文中悲痛地写下,愿吾二人,再来可冀。

希望在来世二人可以再当兄弟。

#张謇##张詧##历史人物#

那些拥有“两个长假”的老师究竟快乐吗?

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当有人问你是什么职业时,你说公务员,人家想到金饭碗,你说医生,人家想到高尚的职业,但说到老师,你第一反应就是真好有两个假期呐。似乎两个长假期是对老师的优待了,可真的是“优待”吗?

要知道这一切都是超长待机换来的,且不说两个长假还有各种培训、各种检查、各种材料等。

普通工作日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24小时必须待命,早上6点看早操早自习,到晚上11点半看完晚自习等学生入睡才回家。期间上课、备课、写教案、做表格、应付各种临时检查、找孩子谈话、学生健康码收集等等。

这样充实的一天结束,别人的孩子照顾到了,自己的孩子就像放养一样。姑且不算班主任,一般课任老师一天也是朝八晚十的上班。

现在大学生有个说法“早八人”,一个个在网上诉说自己早是8点上课的难受,这样的话那老师应该是“早六人”吧。

看了这些还会觉得两个长假快乐吗?

当然作为老师也有幸福的时候,就是看到自己教的孩子将来在路上遇到的时候会亲切地问候一声:老师好!其实这就够了。

成绩好的同学如果想当老师怎么填志愿,这则招聘公告是最好的示范。

高考刚结束,填报志愿是考生和家长下一步要做的,这2年,师范专业渐渐变成了热门,因为在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学生填志愿趋于保守,愿意选择将来就业稳定的专业,因此师范、医学、幼师等专业又变成了热门专业,而财经等过去的热门专业分数缓慢下降,当然,计算机专业这几年一直很稳当。

今天,合肥市庐阳区公开引进优秀应届全日制高校毕业生 报名名单引起大家热议,为了竞争中小学老师,众多985院校毕业生也来参与。

事实上,庐阳区这次人才引进的报考条件如下:

1.引进主要面向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优秀应届全日制本科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2.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的985高校优秀应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包括已具备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且可以参加2021年春季教师资格认定,在2021年7月底前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或证书编号的人员)。

也就是说要么是部属师范院校(对不起,省内安师大和隔壁的南师大都没有资格报名),要么985院校。总共录取23人,报名合格的共有64人,平均2.78人竞争一个岗位,个别岗位2个人竞争一个,这比公务员和教师考编容易多了。不过跟引进计划做比较发现,六小国际城校区数学岗位在公示名单里没有,很可能没有人报名。

后面还有笔试(教案设计)+面试(上课和答辩),面试成绩占80%。

因此如果想当老师,一方面可以报考师范院校,但985院校的同学想当老师也是可以的,选择余地比师范类专业更大,因为还有选调生这条路。

近年来,985毕业生当中小学老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说明中小学老师的待遇有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老师质量高总是个好事情,说明学生越来越务实。#教育微头条##高考志愿填报##合肥头条##大学生就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3008/
1
上一篇安全工程考公务员(安全工程考公务员方向)
下一篇 宏观分析师公务员(公务员的宏观环境分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