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师#【缅怀!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逝世】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 获悉,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于2022年3月20日15时37分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公开资料显示,文圣常出生于1921年11月,籍贯河南光山。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3年10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工作,195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提出了“普遍风浪谱及其应用”的著名论断,被誉为“文氏风浪谱”;其后,在涌浪研究中又提出了“涌浪谱”的理论。他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指导国内外海浪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赢得了“世界五大海浪专著有其二”的美誉。
文圣常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列入1978年出版的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水文)》中,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开创了我国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并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部门投入业务化应用,该成果1996年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文圣常还是一位情系教育、爱心助学的慈善家。他用获得的“何梁何利奖”奖励金和自己平生积蓄捐资设立的“文苑奖学金”是中国海洋大学学子梦寐以求的奖学金,目前已颁发22届,累计66人获奖。他情系桑梓,捐资在河南光山县建设的“海洋希望教学楼”,至今依然是砖桥镇初级中学的标志性建筑,激励着代代学子从这里扬帆远航。
喜欢拍照摄影,驾车到处跑,是为了拍闪电,拍风暴,这是一个职业。00后小伙也走入职场了,凭着兴趣爱好气象和摄影,获得了中国气象局、《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合作摄影师,8KRAW签约摄影师。
当你以为开着车,拿着相机到处拍风景,全国各地到处转,以为不务正业的时候,其实他是把爱好变成了职业。当你以为年轻人躺平才是赢家的时候,别人已经自学成才。
以往我们只能在视频里看到老外追着龙卷风、闪电、暴雨、雷暴去拍摄,但是现在刘屹靖这个00后小伙,也成为了追逐风暴闪电的追风人。
他从小爱好看天气预报的小伙子,成了气象科普创作者。他并不是学气象专业的,但是他把科普爱好与职业相结合,能够发挥最大的动能,并且会为工作不断努力,江西南昌00后小伙刘屹靖自学气象与摄影成为风暴摄影师。
他2年行驶近3万公里,拍下了百余幅强雷暴影像。他曾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作品登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专刊封面。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专刊这是百科里的介绍:《大气科学进展》是由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英文全名为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于1984年创办。期刊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大气和海洋的动力学研究、物理化学过程的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
他做气象科普是因一次与冰雹受灾牧民的交流,牧民说冰雹把今年的收成打没了。从爱好拍摄,到内心的转变,他决心用影像科普气象,“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防御极端天气。”
他自学大气科学8年,专注于中国本土风暴题材作品创作。他目前是中国气象局、《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合作摄影师,8KRAW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2020Best10最佳摄影师。
他在自己的账号“Range四方”上发布过一支时长近30分钟的视频,再现了他2021年在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驶2.4万公里,追逐并拍摄上百团壮丽强风暴的“追风”实录。他跨越中国11个省,追逐风暴24000公里,拍摄48107张图片,和近百个风暴延时影像。
夜风惊起有话说:人的爱好从小就有,一旦发现了自己喜爱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当爱好与职业相交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干的工作不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还是一个实现儿时理想的途径。当然任何爱好的前提还是基于基本生活需求,当你目前实现不了爱好,但是必须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和个人身上承担的责任。理想实现不了,不要抱怨你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更不要抱怨你的父母,自己加倍努力去实现,可能对你的爱好是更加的实现途径。
#00后驱车两万多公里追拍风暴# #职场升值季#
温跃层通过连接大洋深部与上层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枢纽作用,但关于大洋温跃层海水化学变化历史的重建工作很少。该研究对比了西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深水种浮游有孔虫截锥圆幅虫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 (sinistral)的碳氧同位素与周围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现该种属能可靠地记录温跃层海水(100-850 m)的碳同位素(δ13C)变化。
据此重建了西南太平洋钻孔ODP 1123过去26万年温跃层海水δ13C的时间序列,该记录与南极绕极深水和中层水碳同位素都在冰消期达到极低值,证实了冰消期南大洋上涌对温跃层海水δ13C的控制作用。该研究还首次发现温跃层海水δ13C记录与大气CO2的δ13C变化在轨道尺度上非常相似,并与海气交换热力学平衡定量估算的表层水δ13C呈现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这项研究表明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海气交换过程中的δ13C平衡是影响温跃层和南大洋表层海水δ13C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是胡镕副教授2018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有关轨道尺度太平洋深水洋流变化后的一项重要拓展性研究。
“Coupled evolu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s between the Southern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over the last 260 ka”为题,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杂志上。
【送别!我国海浪研究开拓者#文圣常院士逝世#】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文圣常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人民日报)
【送别!#我国海浪研究开拓者文圣常院士逝世#】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文圣常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中国海洋大学获批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获批展示了海大在海洋科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雄厚实力。(图片来自中海大官网)#教育# #青岛头条# #中国海洋大学#
【缅怀!#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文圣常逝世# 】#海浪研究开拓者文圣常院士逝世# 据中国海洋大学官网消息,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文圣常是我国著名海洋学家、教育家,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送别!#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文圣常逝世#】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文圣常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送别!文圣常院士
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文圣常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1946年,文圣常赴美国进修。在美国进修期间,文圣常一边查阅海洋资料,一边结合机械工程学科所长,在心中勾勒出一种开发利用波浪能的简易装置。回国后,他到重庆任教。教书育人之余,他将心中设计了无数遍的海浪动力装置付诸实施——利用海浪的垂直运动获得电力输出,从而让海上灯塔夜里也能发光,为海上船只导航。
1953年,文圣常来到山东大学,他面临的挑战是从工科领域的机械工程,向理科领域的海洋科学转型。他给自己制订了庞大的基础理论学习计划,在那段过渡时期,他读书甚至比大学期间还要努力。他发表的《利用海洋动力的一个建议》,成为我国学者最早探讨海浪能量利用的学术文章。20世纪80年代,文圣常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新的参量,推导出“理论风浪频谱”。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他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指导国内外海浪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赢得了“世界五大海浪专著有其二”的美誉。
由他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列入1978年出版的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水文)》中,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文圣常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海洋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的著名气象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王斌等皆是他的学生。他诲人不倦,桃李遍天下。
2000年9月23日,何梁何利基金授予文圣常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元港币。文圣常将其中一半捐献给家乡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初级中学;一半捐给海大,设立了“文苑奖学金”。“文苑奖学金”是中国海洋大学学子梦寐以求的奖学金,目前已颁发22届,累计66人获奖。
进入新世纪,文圣常在科研上退居二线,但学报的编辑工作仍由他负责。特别是在他的努力下,2002年4月《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创刊号面世。同年10月,随着学校的更名,学报也改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来源:人民网(记者:温璐)、中国海洋大学
本期编辑:胡洪江、郑薛飞腾
【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广东省内物理类和历史类录取情况如何?】
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生招生计划10120人,相比去年增加370人,其中,广东省生源计划8483人(含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120人),广东省外生源计划1507人。具体录取情况如下:
第一,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物理类在广东省招生19个专业组,其中普通类批次中录取位次最高的专业组为205,录取分为533,位次89973。普通类批次排名最低的专业组为211,录取分为484,位次156382。地方专项计划批次排名最高的专业组为204,录取分为531,位次92640。地方专项计划批次排名最低的专业组为206,录取分为515,位次113328。
第二,2020年,广东海洋大学理科在广东省内,普通批次考生最低分484,录取位次125938。地方专项计划考生最低分497,录取位次110629。由此可见,2021年该校物理类普通类批次变化较大。以录取位次最高的205专业组举例:205专业组共招生4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都是大热门专业,深受考生喜爱。录取位次最低的211专业组,共有6个专业(农学,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林)这些专业比较冷门且不属于该校优势专业,再选科目为化学和生物。
第三,广东海洋大学从2018年到2021年,地方专项最低录取位次都高于普通批次。地方专项计划批次排名最高的专业组为204,共3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尤其可见204专业组非常具有吸引力。地方专项计划批次排名最低的专业组为206,只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该专业是广东海洋大学的王牌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该专业评估为B-。由此可见地方专项录取位次整体高于普通类也是很合理的。
第四,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历史类在广东省招生7个专业组,其中普通类位次录取位次最高的专业组为210,录取分为539,录取位次24217;录取位次最低的专业组为295,录取分519,录取位次36709。地方专项计划录取位次最高的专业组为270,录取分522,录取位次34391;录取位次最低的专业组为260,录取分为520,录取位次35926。
第五,相比较2020年,广东海洋大学文科在广东省内,普通批次考生最低分510,录取位次35539,。地方专项计划考生最低分510,录取位次35928。由此可见,2021年历史类录取位次基本没变化。其中普通类录取位次最高的210专业组,只招生新闻学一个专业,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学逐渐越来越热门。录取位次最低的295专业组,招生3个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这三个专业较为冷门。
第六,广东海洋大学地方专项计划共有2个专业组,录取位次较高的270专业组,只招生新闻学1个专业,选科要求为史生地。录取位次较低的260专业组共招生4个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该专业组偏财经类,如果去掉英语,或者招生英语(师范),录取位次应该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