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重新划定公务员范围:这八类人员才属于公务员,其它都不是
目前2023年的“国考”已经结束,实际的参考人数为152.5万人,将会竞争3.71万个招录岗位,录取比例为41:1,可以说竞争十分激烈。参加考试的人之所以会顶着压力去“过独木桥”,无非是想要获得公务员编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国考”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中组部也有了新消息,对公务员的范围进行明确划定,往后只有八种机构人员拥有公务员编制,其它的都不是。既然大家对公务员身份都如此热衷,那么也应该了解清楚。
何为“公务员”?八类机构得到认证
自从我国养老机制发生变化,不少原本只看重当下赚钱多少的年轻人开始转变思维,想要找到一个能够安稳养老的工作,尤其是在延迟退休政策确定落实之后,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获得编制,成为人人羡慕的公务员,捧上“铁饭碗”。
然而大家真的了解公务员吗?又知不知道哪些人才是“编制内”的公务员呢?目前我国公职人员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这其中真正拿到了公务员编制的却只有800万人左右,可以看得出来并非是在机关单位工作的都能够算作公务员。
据悉在我国当前一共有8大类机关工作人员是可以算作公务员的,他们都是同时具备了三个条件,即已经被纳入了国家行政编制、工资及福利待遇均由国家财政发放以及依法履行公职职务责任。
这8大类机关单位分别是各级公检法三大机关单位、政府机关与政协机关单位、党政与参政党机关工商联合会、纪委监察机关单位等。当然这些机关单位的编外人员是不属于公务员的,在福利待遇和行政职务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只有那些真正通过了国考或是省考获得编制的人员才能算作是公务员。
“伪公务员”岗位知多少?这几类都不是
除了正儿八经的公务员之外,“伪公务员”岗位也有很多,想要考公务员的人有必要了解和知道。
第一类,党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这些人员是可以获得财政工资补助的,按道理来讲他们也应该算是捧着“铁饭碗”的人,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人根本不属于公务员,他们更没有类似的编制。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够明白了,比如在演员当中张国立、成龙等都曾经担任过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但他们并不属于是公务员。毕竟这些人员并没有参加过国考或省考,他们虽然具备了参与公共事务的资格,但不享受公务员的晋升、退休、休假等福利。
第二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很多人会将事业编和公务员编制搞混,要知道从根本上来说事业单位不属于国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这部分人享受的是事业编制,与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比如公立学校的老师、公办医疗机构的医生、公立性质或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与研究所等都属于是事业单位,他们虽然享受较好的工作福利,但却并非是国家公务员。
第三类,工勤人员。所谓的工勤人员就如其字面表述的意思那样,是工人和勤杂员工,这些人员如果是工作在国家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常常可以拿到工勤编制。
这种编制与事业编和行政编都是有差别的,是没有办法从工勤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的,他们虽然也供职于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但福利待遇要相较于另外两种编制低一些。
其实国家之所以会设立各种各样的编制岗位,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优质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人才,拿到公务员编制的人都是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的,他们也往往是优中选优的。
由于公务员编制往往是数十个人争夺同一个岗位,因此大家无论是在学习或准备的过程当中都很努力,换句话说没有人是轻轻松松地获得公务员编制的,这也成为了高端人才筛选的基本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有利于我国优化行政编制。
那些想要考公务员的人在了解了何为公务员、哪些岗位才算是真正的“铁饭碗”之后,也能够更明确国考目标。
大家觉得公务员考试是否公平,数十人争夺同一个岗位到底值不值得呢?
公务员的工作生活你很了解吗?看来你收获不小,祝你步步高升,官运享通。
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公考职场达人北京市公务员就业选择多条路,有企业连续15年年终奖宝马车
此图此算法公务员才是目前社会最好的工作。
不仅是在职在岗,还是退休之后,公务员的工资远超其他行业平均水准。
为啥:记得有位教授曾经说过:公务员的工资很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想到的。
我觉得大学毕业生都应当去当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工作艰苦,贡献大。大学生应当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力争为国家作最大贡献。
公务员多,国家才发展的快,全国人民都当了公务员,中国马上就能碾压美国,一统全球。这么好的战略决策。清华这位彭教授为什么不早说呢!早说十年,现在就没有美帝国主义什么事了。
西方发达国家也一样,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保障谁都想干,就看个人能力了,试想一个国家连公务员都没人干了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