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是膨胀了吗,我竟然去听李永乐老师讲哈密顿尔图的问题,听的还挺认真[捂脸]要表扬一下自己,奔五路上,脑子都不够用了,竟然来挑战算法讲座[大笑][呲牙]。还跑去提问题,问欧拉七桥和这个哈弥尔顿问题有啥区别,结果问早了,老师后来的视频解答了[捂脸]。下边高人也很多,直接给我回答了关键字,这是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的区别/点和线。
人家以为我能问出欧拉七桥,那应该在一个水准上,哪知道我看完视频,cpu已经超载,冷静了一会儿,才想明白[害羞]
说起各种棋盘算法,青葱岁月受过伤[捂脸]。当年大学要毕业了,学霸不屑于留校保研,想考清华研究生,那保研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我的了。不过我也不咋想保研,读够了[捂脸]。突然间,学霸放弃考清华,回来参加保研,老师还认真的说,这样吧,那你们几个参加一个上机考试吧,我这个陪榜的,一直就没准备过啥,还舔脸去了,上机考C语言编程,八皇后问题,好吧,谁能告诉我,八皇后问题是啥[呲牙][呲牙],然后我打了一段hello world程序代码, 就出来了,出去大吃一顿,补补面子[害羞][捂脸]

幸亏当初没有保研,否则就没有在德国的munichbonbon了[大笑][大笑]
《攒金子的日子》三十五(接续)
@周瑞清 好的,我的初衷,下不下戈壁滩去!
@ L。 我第一个报名!
好的,下一次把你约上。
@ L。 《小小的一片云》我已转发给你舅的初恋啦!
哦! 当初要是知道那个三脚踢不出一个响屁的憨小伙也会唱《小小的一片云》的话……
呵呵,只听说过闲得洗石头的,还没见过忙得捡石头的。前天见三妹带着俩孙女,才知道亲家两口子拾石头去了。拾石头也这么红火,谁不想去呢!
沙尘暴预警、大范围降雨来袭,气温大跌10℃,清明还能出门吗?
下刀子也得走——想孙子啊!
啊!天下第一雄关。
自驾游第一天,高速公路车很少,走得很爽。

第二天早上游览嘉峪关关城,中午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晚上游武威市……
啊!朋友两口子一路向东已经三天啦!
我知道他俩归心似箭!随女走天涯已经五六年了,早把上海当家啦!
这回能偷得半年闲回家乡,我都觉得意外……
原来是亲家母重病缓过来了。
以前是来去匆匆,人坐飞机车坐火车;这回是自驾,逍遥自在……
说走就走,边游边走,太眼热了!
就我这窝里老出不了门,三哥三嫂还有儿子孙子都回哈密了,我连个地主之谊都尽不了……
三月三十一日 星期三 多云
布丁日记——
三月的最后一天,妈妈早早就给爷爷报喜啦!考试过了一门,可以和舅妈一样在爷爷这里领两笔奖金了。
哥哥考试得了高分,老师也表扬啦!
就我手闲,又闯祸了。下午,赶爷爷把哥哥接回来,我早把卫生间的门锁上了。

奶奶无奈:“布丁,你咋手闲得很呀!你把门锁上,没钥匙咋开开呢!”
呵呵,我爷爷会有办法的!爷爷把椅子上又摞了一把椅子,爷爷站上去,把哥哥抱起来从窗户放进去了……
门开了!
下午,冷风嗖嗖的,还下着小雨。爷爷把哥哥送到学校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到铁路步行街接米去了。这个胚芽米好吃但买起太辛苦啦!高兴的是我已经会操作了。先输入舅大的手机号,再输入密码……呵呵,顺道还到铁路公园转了一趟。
“爷爷,我不敢!”
“爷爷,我要进去!”
“布丁,爷爷拤不动你,窗户这么小,你钻不进去。王子,你别怕,来,爷爷把你放进去!”
啊!手一颤酱油撒了一地。能人举起王子时,我正往锅里放酱油呢!卫生间的窗户那么小、那么高……
其实,布丁也挺省心的。凌晨六点,娃娃流鼻血了,我都没翻起来,是他自己拿纸擦了的。药,一天三顿,也是他自己操心着喝的……

0——9℃,阴雨天,我还是缓伤劳,没见天日。
三月末,第一场春雨。
31日,落在清晨的雨。
……
都是在微圈里碰见的。
浑身没一处不疼,对号入座了好多病症,但都站不住脚。譬如那个“三多”不见“一少”,还蹭蹭地长肉,且长势喜人!
一高兴,拿起剪刀把布丁的手指甲脚指甲都修理了!
“第三天(30号)兰州之行”
朋友两口子自驾游昨天就到兰州了!今天该走出河西走廊了吧!呵呵,想孙子了,是下刀子都要走的。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布丁今晨朗诵的唐代诗人高蟾的七言绝句——《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挺走心也挺鼓劲的。一起读读好吗?
四月一日 星期四 晴
布丁日记——
奶奶:布丁,太感谢你了!让奶奶睡了个囫囵觉。

我:奶奶,其实我醒来过,鼻子也不舒服,只是没翻起来而已。
奶奶:啊!
爷爷:“布丁,你的妈妈让把你管好呢!”
我:“为啥?”
爷爷:“她说做了个梦把你丢了。”
奶奶:“我也老做这样的梦……”
我:“奶奶,那是妈妈太想我了,你也太担心我了……”
奶奶:“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哈哈……
奶奶:“布丁,来看看陈奶奶在兰州游玩的呢!”
我:“哦,陈奶奶的家在哪儿呀?”
奶奶:“呵呵,在哈密呀!她是从哈密出发的,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穿行在河西走廊。”
我:“那她要到哪儿去呀?”
奶奶:“上海。她的女儿家,孙子家。”
我赶快取出中国地图:“奶奶你看,西安、郑州、合肥、南京、无锡……陈奶奶是不是这样去上海呀?”
奶奶:“哦呵,布丁已经给陈奶奶设计好路线图了。只是陈奶奶会不会从湖北走呢!”

我:“武汉?肯定不会去的。”
奶奶:“布丁,你咋猜得这么准呀!陈奶奶说她游过武汉了。”
我:“爷爷,你好快啊!”
爷爷:“哦!快吗?你看爷爷给你买了砀山梨,还有芒果……”
“爷爷,今天还带我去太爷家哟!我都好几天没见太爷了。我好想再推推太爷哟!”
“爷爷,让哥哥午休时也去推一推太爷哟!让他也体验一下推轮椅费劲不……”
下午,我们是去了太爷家,但只陪着太太转了天街。我都热得脱了外套,爷爷却说外面冷得很,不让太爷出来。蓝天白云,太爷都看不到……
接哥哥的闹铃响了,我和爷爷开车先回了,奶奶要步行……
呵呵!天赐良机,我又混进了哥哥的围棋班。
(待续)
#你认为普通话讲得最好的是哪个省的人# 我认为普通话讲的最好的是河南人,有好多河南地方话,在别的省大家都听的懂,因为河南地方话接近普通话,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解释,就是河南地处中原,洛阳,开封都是中国过去的古都,如唐宋等等都建都于此,因为普通话和过去的官话类似,中原河南地方话都是过去的官话,只所以到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听懂的原因。所以说河南地方话,是讲的比较好的普通话。

普通话讲得最好的人是河北人。
本人不是河北人,本人只是听了全国各地的方言之后,才总结出河北人的普通话是最好的!
当然,北京人会说:我们北京人说得最好!
哈哈,个人在北京时,只要一听开口,基本上就能分清京片子和非京片子。口音非常明显。基本上是清皇室口音。
东北人会说:我们东北人说得最好!
这个呢,应该说东北人是唯一的那种明明自己说的是东北话,却非要说自己说的是普通话的!忍住,不笑,老铁,双击666!
山东人同样会说:我们山东人说得最好!
山东人口音,差异有点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熊大熊二的口音,还有大衣哥朱之文的口音。有一个山东同事说话有一个特点:这次信息安quain考试,我才考了70fain!hain伤心!
河南的别吭声了,河南很多地方平翘舌分不清哦!别喷,我就是河南的,个人曾经“屎,死”不分!而老家很多人现在也都分不清!豫南豫北差异大,豫北相对来说,平翘舌区分明显。还记得“杯京(北京)”吗?

西北地区虽然也属于北方,但是西北地区的人鼻音很重。连“光芒”都能发音成“gangmen”,“麦子”发音成“妹子”!
南方各省更不用说了!
南方人说话的普遍性特点:
l,n不分平翘舌不分轻声发不好
部分地区还有自己的特点:
福建部分地区分不清“hf”,广东湛江部分地区分不清“jqxzcs”,别问我为啥,因为我在广东时,我们班长老把同学“丹琪”念成“单词”。而广西一些地区的“夹壮话”更是南方普通话中的上上品!
说到最后,我们才细评河北口音。首先,河北人平翘舌区分分明,跟普通话严整对应。而鼻音上,河北人相比普通话也没有特殊的地方。再说了,词汇方面,由于普通话本身就是河北地区方言跟中国南方地区方言融合形成的,其本身就包含有很多河北方言的特色,所以,口语使用上,河北人也是如鱼得水。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是优势!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河北的朋友的普通话口音,你应该几乎无法分辨是什么地方的!河南口音大家应该都了解,明显分两派,一排区分平翘舌,一派部分,还老用河南方言词!东北口音更明显,大碴子味!西北地区的鼻音腔很重!南方平翘舌都分不清!只有面对河北人,你听到的才是普通话,不是带某种口音的普通话,而单单就是普通话!这指的是河北大部分地方,而不是全部地方!
其实吧,最标准普通话的地区不能用省去概括,作为哈尔滨人,东北话真的分很多种,基本可以分两大类,辽宁绝对是独树一帜,吉林和黑龙江是一种,但是再细分,就得分城市和乡村,乡村说的就是嗯哪,咋地等等,大城市里绝对不会说这些带着口音的东北土话,所以说哈尔滨,长春,大庆,牡丹江等行政市说的都挺标准的,只是现在东北经济冰冷,我们这些市里的都往南方走了,而其他乡村的现在进入城市里,把口音都带跑偏了,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宣传,以为东北人说话都跟辽宁一个音,那就错了。北京人一说话都能听出来是北京的,我们一说话人家就说是北边的吧,这就是不同

我是新疆人
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个内地的网友,问我:你们在新疆说什么话呀,我们能听懂不?
我立刻问他要电话,并打过去。
他说了句:天呢,真行,比我说的标准多了!
我们新疆的语言,类型太多了…
纯正的维吾尔族语等的少数民族语言,除了南疆的同胞少有说标准普通话的(大家印象里,到内地说话秃噜的),北疆和东疆的阿达西们普通话非常标准;各兵团以河南、山东等口音,后代已变成普通话的;兰银官话,东三县和哈密以北的巴里坤县人,以及吐哈石油从甘肃迁入的朋友,以兰银官话为主,土中带洋,就像饼干和馍馍,也很好理解;铁路人,主要是老一辈从河北、东北等省,随沿线修铁路。至今,虽然没了东北味儿,也早已发展成了普通话里最标准之一的新疆人;还有南疆的汉族兄弟,我去过的地方,基本都是各地语言混杂,主流语言都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尾音带点维语的调调;乌鲁木齐一带,就是大家常常听到的“疆普儿”:佛撒的呢、街航呢四吧、你组撒起呢艾……

以前大学老师说过:普通话是什么?就是中国人都能听懂的话!
普通话过级,新疆孩子也都争气,因为我们没有绕弯弯话,随便练练都很棒!
普通话就是以东北语言为基础,以北京语言为标准的,如果普通话标准,应当首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黑吉两省说话完全没有区别,就是方言都是一样的,辽北也和黑龙江吉林语言差不多,辽南就差多了,到了大连有了自己得语言体系,辽西说话也不一样,辽西语言就是河北语言和东北语言的混合体。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目前高中综合实力稳坐全市第三的位置,仅次于一中和兵二】
【看高考榜单其实和排名全市第四的70中差不多,比八中的高考榜单要好不少,985名牌大学还是很多的,但是八一比70中强在八一有国际班,而且每年都有能考入世界级名校的同学,这个就比较恐怖了[撇嘴][撇嘴][撇嘴]】

【2020年高考八一国际部有考入美国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还有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洲莫纳什大学等等[撇嘴][撇嘴][撇嘴],这随便揪出来一个大学都是妥妥的世界前100名的超级牛逼的殿堂级高校呀[翻白眼][翻白眼][翻白眼],这些学校在国内即使本科考入985高校硕士阶段去申请也不太容易申请的到,要有两把刷子才行呢[抠鼻][抠鼻][抠鼻]这直接本科就进去世界前100的大学了我的妈呀[擦汗][擦汗][擦汗]估计八一这个国际部的每年学费估计超级贵吧[恐惧][恐惧][恐惧],光是各种英语国际性的考试费培训费我的天哪想都不敢想[擦汗][擦汗][擦汗]】

【现在整个新疆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天山区,天山区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一中,兵二,八一,八中这4所高中内,这4所高中把全疆70%的985名额全部划分干净,剩下的全疆上百个高中再去争夺其余30%的985名牌大学名额,而这剩余的30%的名牌大学名额又会被乌鲁木齐70中,哈密二中,库尔勒华山中学这3所小巨头开始瓜分,名校名额渗透到其他高中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其他高中能出几个人到十个人之间的985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抠鼻][抠鼻][抠鼻]哪有一中兵二那么狂野一下子全年级350个人上985名校我的妈呀[擦汗][擦汗][擦汗]】
一中:大哥大理科状元收回家

兵二:千年老二,文科状元生产基地,民考汉状元收割机
八一:千年老三,国际班牛哄哄
八中:中考录取分数高,高考分数被70中超越
70中:新市区的大哥大,实力大于八中小于八一,每年全市高三模考总能让一中兵二略有吃惊[酷拽][酷拽][酷拽]
《攒金子的日子》三十三(接续)
八月十一日 星期二 多云
布丁日记——
转眼八月就到了中旬,《森林报》已经读到了雏鸟出世月。“森林大事典”里有好多好奇的事呢!有的鸟聪明极了,山鹑妈妈会装死救自己的孩子;还有一种小鸟用摇头的计谋吓走老猫,猫还以为它们是蝰蛇呢。有的鸟很奇怪,鳍鹬雌雄颠倒,它的小鸟是由鸟爸爸孵化哺育的,鸟妈妈产蛋后就飞走了。杜鹃是养父母养大的,就像鹡鸰窝里的小怪物,它把同巢的“兄弟姐妹”推出窝去,独享养父母的抚育,翅膀一硬,就一去不复返了。还有吃着老猫的奶长大的小兔子,它会帮着养母跟狗打架呢。

夏日里的森林可红火了!草原的夜色更迷人,青草加露珠使草地变成天蓝色的了。又认识了一种吃肉的花——毛毡苔。还看到了反射光——海市蜃楼……
哈哈,这本书太有趣了!
呵呵,奶奶读得津津有味,孙子听得也入了迷。还是读书好呀!
“周瑞清,你还不上岗吗?”哦!能人已经切好了菜揽好了肉等着我放盐呢。
夫唱妇随,他擀皮儿我捏,白菜羊肉馅的饺子就端上桌了!
咋都这么享福呀!
坐在窗前看着云卷云舒发呆,走进浴室把自己洗得清清爽爽……
王子吃的也是饺子,咋哼嘟嘟的不高兴呢!雅歌在奶奶家的“跑马场”上滑旱冰呢!恺歌在姥姥家的床上跳舞呢!哟!姊妹俩没“宅”在一起呀!梓骁、梓岩呢?也不露个脸脸!
梦里不知身是客,吃饱肚子不想家。嘿嘿,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八月十二日 星期三 晴
布丁日记——
又完成了一本口算心算练习册,是50以内的。你猜最后一页我是啥时候做完的?就是奶奶说的子夜。零点过了,我还在调皮捣蛋,就被奶奶抓住了:“布丁,你想不想把这个练习册提前入库?”呵呵,算到最后了才觉得简单了。真正体验到了啥叫个“轻松练”。
一身轻松,夜以继日搭乐高。我的“大黄蜂”又能满地跑了!
“一天到晚把娃娃縻在那里,摊上一地,连㞎屎尿尿的工夫都没有。你们帮地给搭出来不行吗?”
“搭出来?我的妈妈呀!哪儿那么容易呢!”
你说,大人都知道不容易,咋就舍得让娃娃受罪呢!我真的不知道那个“乐高”有啥乐的,娃娃眼睛相上,图纸上的字小得就像苍蝇爪爪,那些零件碎个嘛枣的……还开发智力呢!简直就是在摧残娃娃么。我们小时候搬砖抱土块虽说是辛苦点,但强健了筋骨磨炼了意志呀。

我觉得现在的娃娃真的好可怜,连个老鹰捉小鸡都没亲眼见过……
天地良心,我真的心疼娃娃,但老天爷的心咱真的操不了呀!
还是转转微圈吧!
昨天是油饼刷屏,今天是醪糟霸屏,淘了个枕套的简易做法分享给了妯娌朋友。咱是不是也该泡坛菜了!
又见炊烟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
你要去哪里
嘿嘿,炊烟?只能留在梦中了。眼下只想把天空中的那几朵白云留下来……
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
……
我心里一片空白……
八月十三日 星期四 晴
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
上班有甘苦,
退休有回忆;
人生几十年,
值得去珍惜。
什么最重要,
健康排第一!
早上好!
心有灵犀,在我一片茫然时,万能的微圈里有了最美妙的回音。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
旭日东升,坐在窗前,跟着手机视唱,想起了老年大学的日子。我风雨无阻,整整在那里坚持了四年。2011年的炎炎夏日,从石河子回到哈密,东方就发白了,但我还是去了声乐班。“那位同学,你为啥要穿黑袜子呢?好看吗!”黄老师不高兴了。那天好像是期末汇演的彩排吧,就在各自的教室里……
在老年大学上了四年本科,虽说是没胆量独唱,但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还是真正体味到了。节拍严丝合缝……乐谱也能看得懂了,付点、切分、连音线、反复……都心领神会。嘿嘿,可惜那是八年前的状况了!现在呢?恍若隔世,两眼一抹黑……就像我26年前参加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毕业证书时,若能一鼓作气……可惜生活没有假如。学知识,忘起容易记起难呐,这个,我是有血的教训的。我的儿子学龄前在我娘家的炕上,用背古诗、用数字卡摆算式……都是很熟练的,可上学了,我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娃娃的学习……因此,对孙儿我是不敢松手呀!

“奶奶,你才读十页,为啥让我读这么多呢!”
“布丁,你读的都是注音版的,还有插图,《动物与昆虫》两篇也就是1页……”
“不行,我读的三本,你才读的一本。”
“哦!《小成语大智慧》是你自己要读的,那个袖珍本的《美德故事》是奶奶让你锻炼着自己捧书本的。”
“不行,我就不读!”
布丁这两天贪玩,故意找茬。下午睡醒他就开了电视,我见缝插针:“六点还差一刻呢,你先读书再看电视!”谁料还把他气哭了。“好吧!那就啥都不学了!”
我把话撂下又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笔。干啥?抄题呀!布丁的口算练习册不是做完了嘛!上哪儿买去?生字本上的四线格也是我比着直尺画的……(待续)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团”。
一,岳家军。
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

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战力强劲: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以少胜多,战而胜之。
二,大汉铁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不让每个中国人心驰神往,让每个中国人引以为傲。
汉军,是一支将游牧民族的野蛮精神与中原人的战术纪律相融合,发挥到极致的一支军队。
匈奴人,被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
但其后在长达近两百年(公元91年至公元290年)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好似人间蒸发,难觅其踪。
为什么?
在大汉军团的持续打击下,匈奴人跑了。
匈奴迁移的路线:
伊犁河流域(今新疆哈密,遭到汉将司马达的攻击,继续败退)
→锡尔河流域(今中亚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地,又遭到汉军攻击,继续败退)

→顿河以东、里海以北(杀死阿兰国王,征服了阿兰国,开始恢复元气)
→顿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公元374年,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率领匈奴大军,大败东、西哥特人)
→征伐罗马帝国(东、西哥特人越过多瑙河,逃进罗马帝国避难)。
三,东晋北府军。
太元二年(377年),东晋为了抵御前秦,拜谢玄为建武将军,召募劲勇。
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淝水之战,八十七万氐族军败于八万北府军,从此,北府军威震天下。
战前,胡人疯狂叫嚣,要饮马长江,投鞭断流。
结果,却被八万北府兵,打的丢盔卸甲,风声鹤唳。
四,唐军。
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联合军团”,其武功极盛时期,曾远达里海地区。
李靖夜袭阴山,活捉突厥可汗,建立千古奇功。

唐朝军队开疆拓土,外蒙和西域,尽皆纳入中华版图,实为中国封建社会武力强盛时代。
唐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方式,攻坚战和野战都为一流。
同时,充足的国力也为这支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保证。
突厥被赶跑后,横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国,横挎欧亚大陆。
五,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一手练出来的一支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关宁铁骑,全部配置当时最先进的“三眼神铳”,甚为豪横:
它是一种可以连发三颗子弹的武器,全身带刺,远战是枪,近战是狼牙棒。
宁远大战,1万关宁铁骑,击败13万八旗铁骑。
六,白袍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当年,陈庆之率领7000白袍军,孤军深入北魏境内,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所向披靡,战无不克。

七,满洲八旗。
满洲八旗,主体是骑兵。
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也依次降低。
普通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男子,10岁开始,每3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
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
满洲八旗,当年横行天下,无敌之师。
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军事史中最后的辉煌。
八,大秦虎师。
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
秦军有当时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立功的渴望;
秦军还有当时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视死如归。
秦军还有当时最好的战车和弩箭,令敌胆寒。
河套会战,秦军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
九,蒙古铁骑。
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十三世纪里,蒙古铁骑,横扫天下。

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超强的个人战斗力,又有汉人所擅长的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既能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又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具有超强的远距离打击能力。
将科技优势与战斗力完美结合的典范,被欧洲人称之为”黄祸“。
中战无不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
十,戚家军。
戚家军,是明朝最有名气的军队。
军纪严明,训练水平在当时处于顶尖水平,拥有着当时最先进的装备,屡战屡胜,几乎没有败绩,被誉为“16--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后来戚继光被革职,但戚家军并没有没落,以其作为重要部分组成的浙兵,在其后的朝鲜之役中,立下头功。
—END—
敬请关注@六福雅士
风趣幽默,谈史论道[碰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