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或者调剂时,会经常发现电子信息这个专业,它是研究生招生的大户,很多学校都招不满,因此又是调剂大户。
其实它是一个专业硕士,这个名字属于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通信、光电、控制、集成电路等十几个二级学科(或者叫研究方向)。
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没有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和颁发毕业证,所以有很多毕业生抱怨,在公务员报考时被歧视。
明明学的计算机,却不能按照计算机专业报考相应的职位,所以报考和调剂的时候要注意。#教育听我说##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学#
现在全中国的家长都知道:生化环材、土木建筑是天坑专业,考大学最好上金融、互联网相关专业出来才能不失业甚至挣大钱。就业形势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让无数考生和家长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
然而这位985学校的研究生在网上发出的感慨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以通讯网络和集成电路为强势专业的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风口上的人工智能专业,整个教研室8个毕业生竟然都没拿到什么像样的offer,只能借酒浇愁期待9月能有好的音信。
这几年,大家都一致认为学计算机、网络工程、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的都不愁找工作,大厂都能开出年薪几十万的高薪,可现实为何如此让人意外?业界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内部人士给个靠谱的说法。入学时专业选错白白耽误4年甚至7年,这个成本太大了,最怕毕业即失业。
可又能学什么专业呢? 学理工的得顺应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就业环境动荡不友好;学文科的大家毕业了一窝蜂去考公务员事业编,竞争更残酷。
想想60后真是时代的幸运儿,不管学啥专业,只要中专以上学历国家就给安排工作,毕业时大家都兴奋和期待地等着组织上分配,单位都差不多,工资福利相差也不大,都不会失业,只要不调皮捣蛋,都能安安心心干到退休。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也怪不得这么多人焦虑。学生焦虑,家长焦虑,爷爷奶奶全家都跟着操不完的心!
考生怎么填志愿?下面说个简单易用的方法!
1.确定目标院校
首先,去搜索过去三年院校投档分数。以安徽一批次为例,搜索【2020年安徽高校招生第一批院校投档分数及名次 理工】,搜索结果去图1所示。同理,搜索2019年、2018年的院校投档情况。
在搜集到过去三年投档情况后,根据你的排名,将目标高校筛选出来。比如你是安徽理科2万名,那么过去三年录取名次在1.8万名~3万名的都是你的目标高校。
例如,安徽大学录取名次2020年为2.18万名,2019在2.2万名,2.15万名。则安徽大学是你的目标院校。
2.选择合适的专业
什么叫做合适的专业?
首先,要感兴趣,兴趣真的重要。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感兴趣,就选个自己不讨厌的。比如集成电路工程,你感觉不讨厌,就可以。
其次,根据你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选专业。如果你未来想考公务员,那么人文社科、经管类专业可能比较合适,理工科就不合适,因为很多岗位理工科报考不了。如果你想去医院,就学医学。
然后,根据你自身情况。比如,男生适合学习理工科,女生适合学习人文社科、经管法、师范类等。也要根据家庭情况,家里条件一般的,可以选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好找工作和挣钱;家里条件好的话,可以学习经管法,适合考公务员。
最后,要避开冷门专业。冷门专业它不好找工作但是课程却不容易,比如生物、化学;有的好找工作但是待遇不行,比如土木、化工、机械等,这些大家可以去网上了解。
3.报考学校要有梯次、服从调剂
报考学校之间,学校的往年录取位次要有梯次。比如你2万名,那么一志愿可以选择录取在1.8万名的冲击一下,二志愿可以是2万名左右的,希望比较大的,三志愿就可以是2.5万名,用来保底的。
另外,为了确保录取,最好选择服从调剂。因为你投档了一个高校,如果你报考的专业未被录取,则会被退档,那么你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二本了。服从调剂的话,该专业录取满,会把你调剂到相近的专业。总之,是拿被调剂专业的代价换取被录取的保障。
4.考虑其他因素
比如你有偏爱的地域,你想去上海,那么只要在上海找目标院校就行了。
另外,关注招生信息。比如安徽大学今年扩招2000人,它往年录取名次在2.1万名,那么今年有可能会在2.5万名,所以名次在2.5万名的也可以选择冲一下。
#2021高考分数线##2021安徽高考##2021高考招生#
科技创新产业在2023年的关注点(研究资料摘自创金合信刘洋)
2023年是科技股投资的好年份,因为它是经济弱复苏,叠加流动性不差。
过去几年攒了好多的科技创新,但没产生爆款应用,今年可能会有爆款出来,带动新的科技投资。
在这一过程中,上半年信创代表的软科技会更好,下半年半导体代表的硬科技会更清晰,成长会更强劲。
一、软科技:信创
信创的本质,是在关键行业、关键部门的关键IT设施,做到国产自主可控。
1、信创各分支的不同潜力
信创分为软信创和硬信创。
软信创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安全和工业软件等。
硬信创包括: PC 、服务器和 IT 集成等。
刘洋认为软信创好于硬信创。
(1)因为软信创有新的应用场景、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科技进步;
(2)而硬信创比如PC和服务器,虽然需求比过去增加很多,但是有天花板的,比如我国有3800万公务员事业编需要配电脑,按照1:2的比例还需要500到600台服务器。这个数虽然很多,但很容易算出来,也就成了行业的天花板。
同时它的产品比较成熟,很容易面临在没有财政补贴情况下的杀价。也就是说,这类公司可能收入大增,但收入增速没有产品支出高,导致利润增速不高,所以它的投资性价比不好。
(3)这其中,PC不如服务器,IT集成不如PC和服务器。
2、信创投资的三个阶段
(1)像大多数科技类投资方向一样,信创投资也要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1、主题类政策类阶段:就像去年四季度那样,特点是涨得特别快、特别猛,但是时间比较短。
阶段2、订单落地和收入增长阶段:特点是涨得没那么快,但却是最大的主升浪,可投资公司多,但不是沾边概念就能炒;上涨时间比较长,涨幅也很喜人,属于稳稳的幸福。
阶段3、最后的盈利兑现和龙头产生阶段:投资标的会聚焦在最后的优胜者,特点是不会拔估值,只能赚利润增长的钱。所以一般科技投资只吃前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吃的人比较少。
(2)最好的阶段2什么时候到来?
看信创的订单何时落地。
订单落地靠什么?靠全年的预算,比如政府有两会预算,企业有年度工作会议预算,这种预算敲定之后就会开始落地。
所以这个关键时间点就在两会。两会的时候,人会定下来,事会定下来,钱会批下来,之后就会落地。
3、信创只是软科技的一个投资主线,还可能有其他投资主线,包括AI新应用、传媒影视、云计算以及工业互联网等。
二、硬科技:半导体
1、A股半导体已经接近谷底
(1)估值接近谷底
历史来看,A股半导体在最萧条的时候40倍市盈率估值就是底了,过了80倍就可能有点泡沫。现在A股半导体在40倍估值的位置已经持续了一两个季度。
(2)产业周期接近谷底
面板已经在9、10月份触底了,接着可能是被动元器件、芯片设计、芯片封测、存储芯片等各个细分行业,都将陆续触底。
2、半导体未来复苏看什么?
就看后5G时代是否有新的爆款出现。
与手机消费电子弱复苏带来的半导体需求相比,人工智能、元宇宙、web3.0、工业互联网和AIoT,这些新兴发展领域才是半导体整体大复苏的驱动力。
只有真正的创新和大的新的应用市场的爆发,才会带来轰轰烈烈的半导体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