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卖了东区两套房入手的郑州西郊裕达国贸旁的恒大云玺让他忧心忡忡!已经停工数月了,何时复工?
据说当时这个位于中原路文化宫路口的恒大楼盘一房难求,均价2W开盘就被秒光,听说很多还是附近上班的公务员给内购了(你懂的),致使很多有钱人手握数百万现金而无功而返。
近几个月恒大集团负债的事闹得世人皆知!网上流传的郑州恒大公司为员工办理停薪留职也是满城风雨!一个好好的公司玩玩足球都不少砸真金白银,还搞什么矿泉水.新能源汽车,哎。。。自作孽,不可活!
还是希望恒大能翻身,毕竟郑州的烂尾房已经够多了。#郑州身边事# #郑州房产资讯# #郑州头条#
感谢关注@郑州二三事 分享郑州人身边的郑州事。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很多年没有在夜晚走大街,罗湖国贸附近,旁边有罗湖口岸,听说2023年一月通关,我时刻关注着,等通关了,我要去香港的黄大仙庙,庙后面有个金色的月老铸像,我当年在那里系了红绳。
女儿刚工作时候,我带她去了两次祈福抽签,都说“姻缘未到”,第三年她怎么都不去了,是我一个人去虔诚跪拜的,谁知疫情三年封关了,这三年我居然得了佳婿和外孙,一定得去报喜,去添香油。
眼前许多招牌门店都是香港的款式,但也只见灯光不见客,我不算穷人,除非必需的生活用品,这些闲逛的门店,我好多年不进去了。想了一下,什么店能赚到我的钱呢,第一是美食,第二是远方,上一次去旅游,还是2017年去哈尔滨过春节,有春节晚会的分会场,看冰灯,中央大街,太阳岛,爬了雪谷,逛了雪乡……啊,距今五六年没出远门了。
下午跟兰州的网友聊天,她是医院上班的,她说今年能平安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我问她儿子最近怎样了,她没接我话。
深圳985研究生当老师的,当初冲着38万年薪来的,随着两次减薪,好多人离乡背井的,觉得钱少不值得坚守。
她儿子一个北方的孩子,没放开之前不让回家过年,一个人住在出租屋,他们家卖了一套兰州的房,手里准备好深圳的首付了,又苦于没有房票,儿子要工作三年有了三年社保才能买房,没房子感觉就在这个城市是浮萍,假设这三年他在兰州,机关单位做公务员,下班回家有爸妈,生活就会安逸很多。
但我还是希望他儿子工作顺顺利利开开心心不要遇到小人,不要打退堂鼓,深圳会繁荣昌盛的,深圳就是未来的香港,我当年来,也一样不容易啊,住了好多年的城中村,搬了十几次家,但熬过去了,就好了,我四十出头才有那么一居室,客厅放着上下铺,孩子睡,安居才能乐业嘛,定居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年轻人加油喔。
#武汉头条#
现在是2021年5月22日早上七点。
昨天又是吃吃吃的一天,早上醒来就在酒店吃个早餐,然后回房间收拾行李,一看钟已经10点半了。退房出门拖着行李箱走到国贸商城刚好11点,鲁大姐已经在这里一家某国际影星开的餐厅里等我了。
说起鲁大姐,相信很多看过我之前日记的朋友们应该是有印象的。在去年1月初,武汉刚刚开始传出有部分不明原因肺炎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就劝他们夫妻俩离开武汉。他们其实早就移居北京给女儿带孩子,只是因为武汉那边老房子拆迁之后分了新房在装修才回来的。他们1月初离开武汉去海南度假,只是没有想到原本计划在海南享受一个月的假期,却不得不在酒店又多住了一个月,甚至再后来干脆在海南租房子住又待了几个月,几乎是呆足了半年的时间。
多年未见,大姐头发已经白了,我们边吃边聊,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去年武汉的情况。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那个时候的武汉确实很艰难,那个时候在外地的武汉人同样也很艰难。42开头的身份证,几乎就成了隔离的证明书。我们说起来那个时候武汉有很多勇敢的人,他们走出家门为大家服务,这种勇气值得称赞。毕竟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想要正常运转,光是吃喝就足够大家发愁了。
与之对应的,是有些本该出来为大家服务的人,却临阵脱逃。那个时候武汉每个社区都有工作人员值守,主力除了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外,大量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都按照规定下沉社区。大部分人选择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一小部分人害怕遇到危险,不愿意为大家服务选择辞职。其实我觉得是好事情,这些人单纯是奔着高薪而来,却没有任何为大家服务的心思,在其位不谋其政本就应该退出。
这顿饭吃到下午两点多,我直接叫车直奔火车站,没想到堵车真是厉害,等我到西站的时候已经接近4点了。拖着箱子一通跑,当我到达候车室的时候,已经开始检票上车了。好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微信上突然跳出一句话来。坏了……是头条小编。
这几天在北京呆着,我除了见了一些老友以外,和很多粉丝都见了一面。可是我居然忘记去头条和抖音的办公室了……难怪我一直在想,我好像忘记什么事了,可是怎么都想不起来。头条小编其实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和我保持密切联系,而且很多困难也是他帮助解决的。早先一直记着要来拜访,关键时刻居然忘记了,也许是因为吃的太多了吧。没辙,都已经上火车了,只能下次再来了。
昨天晚上到家之后,我跑去称一下体重,我的天,比出发之前胖了5斤。神呐,你干脆告诉我啥也不能吃算了,我这几天算克制的,还是胖了,怎么办咧。
小学一年级老师问我们理想是什么?连着好几个同学都说“上班”,老师特别生气,说不许说上班。轮到我的时候胆战心惊大脑一片空白地还是说出了我真正的梦想“上班”。
3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我的可爱同学们有没有实现自己“上班”的梦想。昨天看了六神磊磊的文章《小地方的孩子连做梦都没有素材》,原来现在还是有一群孩子,问他们梦想只知道“打工”,因为他们目之所及的所有大人都去“打工”了。
理解我老师的愤怒,因为“上班”太不具体了,它不是职业,只是个“状态”。但它确实是我们小地方人热切而真实的梦想。我们那儿上班的人很少,只有镇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员,中小的老师,卫生院的几个大夫,邮局的几个工作人员,好像还有个小银行和一个派出所。
所有上班的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感觉,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很“牛儿”(注意不是“牛”,“牛”是别人的评价,“牛儿”是他们散发出来的优越感)。他们高高在上的感觉,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甚至6、7岁的孩子。
长大后我曾跟妈妈聊过她对我的期望,没想到她和我的梦想一样,希望我在家附近当个老师,考个镇政府的公务员什么的,我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我妈刚来北京给我看孩子的时候,老问我邻居们是干什么的?由于我家小区紧挨着公检法,邻居公安局,法院,检查院的特别多。税务局,工商局,医院的也不少。好多岁数大点的还是一把手二把手这样的领导。每次我妈都感叹“多好的工作,人也好,一点没有架子。”我就奇怪,“都是普通人有什么架子?”后来想想,我在老家呆的时间短,感受不深,妈妈一定是对家里那些“上班”人的“架子”感受很深。
前两年买了国贸附近的房子,晚上遛弯,出门就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辉瑞,渣打银行……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禁感慨“我小时候要是知道有这么多好地方,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但是闺女看惯了这热闹繁华,对它们毫无兴趣。最大的人生梦想并不是进“央视”也不是入职“辉瑞”,而是北欧的人少小国,好好享受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希望孩子们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并能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