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在单位性质员工的身份,把人划分为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养老待遇,体现了各个群体与政府的亲疏关系。
机关行政编就像是政府的亲儿子,亲生的毕竟是亲生的必须给予最高待遇。事业单位事业编像抱养来的儿子,平时关系不错待遇该有的有,但是危急时刻也可能甩包袱。企业人员像弃子,年轻时是资源老了就是废柴,养老金能领到亲儿子一半这么多就不错了。参加城乡居民保险的那是别人家儿子,发个红包意思意思,其他想法不要有。
依据单位性质员工身份来分配养老金,带来的最大问题可能是社会不公人心不稳,一个企业做技术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工资反而远远不如当公务员工作相对轻松的同学,这能让人心服口服吗?除了单位性质、员工身份、交得费用以外,养老金额度是不是需要引入更合理的评判标准?
不是与公务员比,企业机关工作人员与一线干活工人工作性质也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