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祉专业考公务员

#委员建议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用餐#委员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既可以给接待方减轻压力,也能避免铺张浪费,杜绝大吃大喝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发生。

#委员建议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用餐#委员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既可以给接待方减轻压力,也能避免铺张浪费,杜绝大吃大喝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发生。

正如委员提议中指出的,说是一般性公务接待。但上级领导来了,有哪个下级在接待的时候,真的是四菜一汤?即使上级领导吃的没意见,下级接待人员,恐怕也夜不能眠了,总担心什么时候被穿小鞋?

因此,这么些年来,超标准接待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来超出标准的经费,从哪里来?又如何报账?无形中既给下面增加了压力,也被动的造成了造假现象。

一般来说,上级机关到下面去检查指导工作,都可以报车旅就餐费用。最好的安排,其实就是安排自助餐就行。在规定的报销范围内,愿意吃什么自己取什么,即避免了浪费,也适合了自己的口味。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若全国都能做到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能够省下一大笔的钱,如果能把这笔钱用在改善民生福祉与提高社会福利上面,真的能解决大问题!也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指望取消了一般性公务接待,就不会有变着花样的按待了?肯定也不现实。这就需要大家发挥舆论监督力量了!

头条热榜

果然,去年12月15曝光于网络的成都官员聊骚事件,真相于2023年1月8日发生反转,男主角并非成华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雷鸣,而是另有其人,他就是成华区一级调研员杨荣康!

干脆叫杨康得了,他倒是配得上这个名字。

而聊天内容,也是2018年的事,并非现在才发生的。

女主陈枢,几年前任成华区跳蹬河街道办事处主任,而男主杨荣康当时是该街道党工委书记,二人搭班子。一个男书记,一个女主任,你想,你细想;你猜,你细猜,会发生什么,能发生什么?

突然好恶心!陈枢是1981出生的,2018年才37岁,而杨荣康是1964年出生,2018年都54岁了!一个60后,一个80后,杨荣康比陈枢大了整整17岁,都是有代沟的两代人了,陈枢的话虽肉麻,但能有几分真情,很值得怀疑。大概率是因为,杨是一把手,陈是二把手,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几年后,陈升为了副区长,而杨接近退休年龄,退居二线,弄了个非领导职务的区一级调研员,就等着退休了。此时二人再开会碰面,不知道内心是怎样的尴尬。

令人不解的是,成都市纪检部门对此事的态度,敷衍拖拉,似乎有点不以为然。按说,党政部门出现这种事情,理应快速查处,或澄清,或追责,是越快越好,为了维护政府形象,也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说法。

但是,从去年12月15日二人的聊骚内容被网络曝光,舆论一片哗然,但当地纪委只是发了一个简短的不痛不痒的声明,然后就销声匿迹,再无下文了。

实际上,这个事件真相并不难搞清楚,陈枢是副区长,杨荣康是区政府一级调研员,想调查真相,很简单,网上曝光的聊骚内容,赤裸裸地不忍直视,只需要找当事人询问核实,就一目了然了,没啥复杂的,也不需要公安部门介入,只需纪检部门稍微负点责,就可以真相大白,不知为何,竟然拖了近一个月,直到1月8日,才通报调查结果。

而且,事件曝光后,陈枢依旧在正常工作,几乎没受到任何影响,该参加会议还正常参加,该出席活动还正常出席,该剪裁还正常去剪裁,该发表讲话还正常发表讲话。这一度让人认为,是不是搞错了?

其实,如果这二人不是政府官员,肯定不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也不会引发人们这么大的兴趣。

陈枢是单身状态,杨荣康家庭情况不明,但大概率是有家有口的,他是国家干部,人民公务员,吃皇粮的人,拿的是国家俸禄,纳税人的钱,怎可能是单身呢?中国的光棍是多,保守估计至少3000多万,但光棍汉都是社会底层人员,官员会缺少老婆吗?傻子也不信。

1月7日,成都市纪委才发布通报说明: 成华区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枢与区一级调研员杨荣康违反生活纪律,目前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请注意“建议”二字,是建议免职,不是就地免职,也不是立即撤职。1月8日,成华区官网上,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枢的简历才被撤下。

不得不佩服陈区长的才华,不愧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文字功底一流,能把龌龊的、拿不上桌面的床第之事,说得那么文雅,那么优雅,那么美好生动。她用了“润”、“咀”、“捏”、“揉”、“吸”、“涌”、“揪”……等动词或形容词,非常生动形象,懂的人秒懂,不懂的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当然,只要是过来人,就必须懂!

陈主任和杨书记在工作时间内打情骂俏,思想极其肮脏,道德极其败坏,感情二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全用在了歪门邪道上。这真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台上道貌岸然,谦谦君子,台下就是潘金莲和西门庆。那些话,就是夫妻之间也说不出口,而陈区长却侃侃而谈,如行云流水,落叶无声,叫人浮想联翩。

看来,陈枢区长一是把才华用错了地方,二是入错了行!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但很显然,陈区长才是入错了行。她要是去做个文学作家,那基本上就没现代作家啥事了。《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见了她,也要尊称她一声“陈老师”。香港的三级片导演王晶,该找她去当艺术顾问。

陈和杨的罪过还在于,她俩让“人民公务员”五个字蒙了羞,让本该在群众心目中高大的官员形象,瞬间跌落到了谷底。感情官员的内心,原来是如此之黄,感情他们在主席台上义正辞严,一幅正襟危坐,在台下却像咸鸭蛋一样,黄得流油啊。

而跳蹬河街道的人们,更是要义愤填膺了,原来咱们的陈主任和杨书记,心思不在工作上,全在男女之事上,这样还如何为人民服务,还如何为人民谋福祉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地的纪检部门,办事太敷衍拖拉,一件令人蒙羞的丑闻,他们是想掩盖呢,还是想弹压呢?就像苏州的许可馨,屡次发表反动、侮辱国人的言论,却一直安然无恙,甚至在国外疫情严重时,还躲回国内躲避,不知她有什么背景,没人敢查她和她的父母。

再进一步设想,陈枢和杨荣康绝不仅仅只是违反生活纪律问题,肯定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经济上一定会有贪腐问题。陈枢的那句“你贪我也贪”,就是明摆着的事,真心希望当地纪委,好好地查一下二人的经济状况,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无风不起浪,为民者,需谨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官者,需践行社会使命与担当!官民互信才能带动社会发展的列车!才能齐头并进,殊不知,现在不仅仅出现了“信任危机”,民不信民,民不信官,官不理民!官不自律,不自省,不自敛!让百姓怎么相信你们,怎么依靠你们?

你们口感喊的比谁都响亮,但又有多少落到实处,又有多少切实惠及到百姓身上了?

你们忘记了入党誓言,忘记了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使命担当!你们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你们没有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上,反而安于享乐,纸醉金迷!难道这就是为什么都挤破买袋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目的么?

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甚至是想其他办法进入公务员队伍,但请你们都能秉持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而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铁饭碗”,你就记住一条,老百姓不认可你,你的饭碗终究有保不住的一天!

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权利

分析问题:

1、权利的本质

对于官员来说,权利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与大众,权力是公器,运用权力的目的是为大家谋福利,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正当地看待和使用权力,必然遭遇否定。

对于管理者来说,权利就是合适用人,人尽其才,形成整体的合力,管理就是如何用人,管理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每个人用在最能发挥他作用的岗位,从而让团队实现最大的优化。

2、正确的权利观

当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更不是用来以权谋私;相反,所谓的权力,而是给人民和社会服务的机会,这就是权力的实质。通过掌握的权利实现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和个人发展的多赢。

现代社会的公权力就是执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务员的性质就是给人民做事的服务员。从权力来源上看,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从权力行使的对象上看,权力的使用在于给社会做事与服务人民。

怎么做: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公务员做不到为人民服务呢?

第一,有些人根本没有正确的权力观,不明白权力的实质是服务人民的工具。

正确的权力观,一定是运用权力服务人民和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与服务人民的双赢。

第二,确保权力的运用能够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官员的道德觉悟,而是还要创新制度设计。

如何防止权力的异化和变质?

一是任何权力,如果缺少真正的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建立和强化对权力全面、立体的监督体系);

二是任何权力,如果缺少制衡,难免会走向独裁和专制。(完全权利制衡体系和制度);

三是任何权力,权力来源于谁,就要对谁负责(树立正确权力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甘平庸的你,是否有为国为社会建言献策的冲动。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基层者,虽有一言一行,也许根本泛不起任何涟漪,但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福祉,你是否勇敢说出你想说的……

我的建言:国家或社会可以成立一个大众化的自愿性的工人协会,目的是让天下劳动者都有编制,工作与未来都比较稳定。工会需要向所有会征收一定的会费,工会为会员购买五险一金,及其相关福利,签定劳动合同,工人只与工会有关系,企业召工都由各地工会派送,并且相互解决所有劳动人力纠纷!入了工会的人都必须至少缴纳十五年的会费,有困难的可延期,但需协议约定,杜绝老赖。长此而行,所有的劳动者都将成为象公务员一样,有稳定的工作,诚信度高,消费有度!

爱国爱家的网友们!这样可行吗?也愿有条件影响国家政策制定者能够看到[比心]

李家超強調,香港積累了大量深層次問題需要勇敢去面對和解決,他有決心和信心一個一個去處理,特別是關乎民生經濟的事情會優先,例如短期解決社區問題,一定要發展棕地;另外,對於青年問題,他則列為重中之重,有關工作爭取盡快見效,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本港現時已落實了香港國安法以及完善了選舉制度,三場重要選舉亦已經圓滿地完成。李家超指出,「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階段,新一屆政府更加要強調愛國意識,希望每一個人除了明白在自己崗位要做的事情外,都要發揮自己應有的愛國責任。」李家超表示,「我希望建立人人共同建設社會的模式,每個人都想想我可以為社會做什麽,多過社會給我什麽,這樣大家共建美好的香港,凝聚大家力量為整體香港福祉共同努力,這是我努力要做的凝聚社會共識」。

對於未來施政,李家超表示凝聚了社會共識就能令人心回歸,所以新一屆政府要做出成績,減少分歧、爭取信任;他特別指出,過去社會因受外部勢力影響及反中亂港分子鼓吹「港獨」,令部分人的思想走歪路,他的班子要矯正這些問題,而香港長期以來面對的難題,包括房屋、貧富懸殊、青年發展等,新班子則需要全神貫注解決民生問題,凝聚大家力量去解決。

提及到問責官員以至公務員團隊,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人員都是有質素的,只要大家有共識,團結一致去面對,強化危機意識,做好危機管理,「讓大家有好好的團隊精神、互助互補,我對於施政效益是好有信心的。」

「我希望2至3年內有些成績讓大家感受到,(大家)會覺得我們有信心有希望,而整體政府團隊因為有了成績會變得更有信心更有抱負為香港服務。」對於一些可短期解決的社區問題,例如清潔、道路阻塞問題等,李家超希望在幾個月內至一年做到成績;然而,有些多年以來困擾每一屆政府的深層次問題包括房屋、青年向上流以及貧富問題等等,他則要求管治團隊敢於面對,積極解決。

詳細報道,請見明日(19日)《大公報》。 网页链接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能将人民二字放在头顶,让全国人民倍感欣慰。可是能否在现实中体现人民利益于第一位,是很难很难的。目前发生的丹东父女袭警案,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反思,公务人员工作中究竟有没有切实贯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宗旨?

通过观看网上传播的现场视频实录过程,虽然事件当事人女子全程任性吵嚷不冷静,但其绝不是地痞流氓街头无赖式人物。女子的父亲刚完成手术不久急需药物帮助康复,恰巧此药紧缺,好不容易托人从外地买到需去自取,这也属于急难的一种情境,从女子对父亲的关切产生的急迫心情,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其内心焦虑和临场的暴躁,父亲正经受病痛折磨无药可用,她肯定非常着急,从这点看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并数次阻拦父亲不让与警察肢体接触避免矛盾升级。她的父亲,我们可从视频中的身影及表现初步判断,也属于本份老实的普通老百姓,他病态的身体以及不断用手按腹的举止,表露了他的疼痛时时存在。一个体弱有病在身的七旬老人,绝不是邪恶的暴徒,更不是武功高强的东方不败,他煽出的一巴掌是目赌女儿被拉扯推倒在地时愤怒的本能之举,是保护女儿的天性流露,并非故意要袭击警察!我们可以认定这对父女是草头百姓,可推测她们平常也是奉公守法的公民。反观当事者另一方,他们的表现则让人心生疑虑,对突发事件处理失当,应对生硬,感情冷漠,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究竟是一句高大上的空话,还是公务人员理应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我们从视频全程没有看到一丝丝关心与爱护人民、急人民所急的样子,反在当事警察刻意精彩的奇葩表演下,终于将这对原本属于"人民″一员的父女变成了行拘刑管对象,特别是被七旬老叟无影掌风煽倒的脆弱警察一句"录上了没″圆满地完成了他的追求目标。

在此,我想问一句:疫情管控不是堵截暴徒,设卡是为了有效防止疫情扩散,是为保障人民生活生命安全而出发,是服务人民的一种方式,面对遭受病痛折磨的特殊市民,警察不应该热心帮忙替人民想想、替人民分忧吗?如果当事警察能从关切人民利益的需求而出发,就算她们是黄码红码没核酸检测出行应当限制,但这也不代表她们是歹徒暴徒是违法犯罪的人,她们是遭罪受难者是急需救助的人,警察应在情理之中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为出发点,好言劝慰并报请总局设法指派警力代其取药,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完全可以成就一桩"警民一家亲″的帮扶美谈,为啥非要对立搞得一团糟将良民变成罪犯才遂心愿?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时时心里装着人民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祉而不是空喊囗号。小事喻大理,人民不是呆板雕像,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活生生平凡的人都是人民大海中的一滴又一滴。不要刻意制造距离与牢笼,更不要钓鱼诱导犯罪。我们也有父母,我们也有子女,我们生活中也会遭遇困难,我们要有爱心,要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小事做起,尊重每个行业、每个群体、每个独立的个体,要关爱生命,要扶危济困,在生活中本着一颗平常心,与人为善,与人方便。当然,友善的前提针对的是所有人民,内部矛盾不必轻易上纲上线,而惩治邪恶抓捕罪犯保护社会平安才是警察的正事。面对人民群众,威武的警察同志们还要改变作风多有温情和温度,社会是个大家庭,分工不同,人群有异,但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或许是父母、或许是子女,不管是什么角色都应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一家人!

曾在快手刷到过一个小视频,某地一幽默交警长期热心护送放学的孩子们过马路受到孩子们的热捧,当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将手中的零食强塞给交警叔叔硬让其服用、其他小朋友则施以敬礼,这一非常温馨的真实画面,令人泪目,更令人心醉。警民一家情,人民大家亲,我们都是人民中的一份子,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今后不再是一句空话,从你我做起,从零开始!

一个人,一个仁爱善良的人,本着良心出发,做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会绽放光彩!

老赵有个有出息的儿子。

他儿子考上了上海的名牌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结婚时又找了上海本地姑娘结婚,工作、事业可谓顺风顺水。鲤鱼跳龙门 ,老赵儿子实现了命运的逆袭。

儿子出息了老赵脸上荣光无限,乡里乡亲都巴结着老赵,希望借助老赵儿子的关系给自己谋福祉。可老赵儿子在上海家里没有话语权,他靠着岳父母买房买车,一贫如洗的老赵给不了儿子一点点的经济支持,两家家境差距巨大。上海人有天生的优越感,儿媳妇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她看不上老赵这家人。起初老赵不自知,带着亲戚去上海找儿子帮忙,老赵儿子怕媳妇,请示了一番未通过,老赵儿子不敢擅自带老赵回家,硬是在楼下的寒风里说了半晌话,连儿子家门都进不去,这让老赵很是郁闷,回家后一病不起。

老赵觉得他好像失去了这个儿子,他和他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他出息的儿子还不如别人不出息的儿子靠得住。

既要能做事更要做成事

子实/自由撰稿人

在昨日的造势大会上,李家超以简练务实的语言,再度描述了对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愿景:「如果当选,我会带给大家一个会做事丶做成事的政府,让香港可以大步向前。」这是李家超的承诺,亦是击中了香港社会长期以来对特区政府的痛点,让人感到改革方向是走对了路。过千人的造势大会,不乏多个界别丶不同范畴认识的广泛参与,便是对其认同的印证。

那么究竟什麽才是特区政府长期以来的痛点?无法为市民解决诸多民生困局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从2003年的七一游行开始,香港开始变为一座「示威之都」,在社会越发政治化的环境之下,特区政府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成为反中乱港勢力揪住大肆渲染攻击的材料。久而久之,强调「程序规范」的行事作风及观念在公务员团队中越发强化。「唔出错」的文化,令特区政府的公务员团队,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改革的动力,令诸多民生问题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矛盾。此种管治哲学,在如今的香港是难以带领香港有所发展的。

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之後,中央为香港落实了香港国安法,完善了选举制度。反中乱港分子无法再如以往一般,透过舆论操纵议程设定,阻挠特区政府施政。社会氛围,行政立法关系大幅好转,实现了由乱及至的转变,为特区政府顺畅施政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家超将提升管治能力摆在第一要务,就是要在程序与效率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点,用新的考核标准,来推动公务员队伍的观念更新,从而提升特区政府的管治效能。解决了这一点,才能为香港「一国两制」的下半圈竞赛,装上一台马力足够强劲的引擎。

除了会做事丶能做事,「以结果为目标」的管治能力革新,李家超的政纲亦采纳了多个前任政府的政策,使得重大民生政策有其延续性。他亦提出多项务实且切题的政策。在房屋问题上,李家超提出了在短期内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的确切路径;在帮助基层青年的发展上,他又提出了「解决跨代贫穷试验计划」。这些具体的政策贯穿了「以结果为目标」的理念,亦显得务实可行。有批评者声称李家超的政纲略显「空泛」,但必须指出的是,真正能够实施兑现的政纲,才是好的政纲。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往往在政纲中,夸夸其谈为选民描绘出一幅美好愿景,但真正实现的又有多少?推倒前任的施政路线,从头来过而缺乏延续性的政策,又有多少能真正为民解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李家超的政纲是他务实丶负责行事风格的体现。

基层出身,警队历练,再进入特区政府担任官员。李家超的经历令他未曾与社会脱节,变成民众口中的「离地人」。长期以来从内从外对香港管治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令李家超交出了一份不同於以往候选人的政纲,首要指明将进行一场管治效能的改革。诚然,要完成如此庞大队伍在观念上的转变绝非易事。但以李家超做事认真丶务实负责的风格,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不会写入他的政纲之中,更不会以此为最着重的要点。若以「五十年不变」的制度实验周期计,「一国两制」下半场的到来还有两个多月。言必行,行必果,期待「一国两制」的下半场,迎来一支以执行丶实践着称的管治团队,为香港市民谋福祉。

还记得昨日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中的手机打开电筒的一幕吗?那一刻,那些光点,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相信香港,明天会更好。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场。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正言#

职场转身当华丽

随着市委组织部的一纸通知的到来,吾之职业生涯将划上句号。脱下戎装,卸去公务,新程待启。略有不舍,多感欣慰。

余一生职业轨迹简约,其中警界40年。自基层民警始,后躬耕于市公安局政工组织教育宣传工会人事党务等岗位。可谓从警一生,自忖一生无悔。此足慰籍矣。

余生活工作之时,历经清贫之年代苦涩之年代火红之年代变革之年代奋发之年代雄起之年代傲立之年代。作为国家体制内一员,曾尽薄力,未损其尊。由于位卑职浅力小,施展才艺技弱,辗转腾挪局促,未能勇立潮头为国陷阵冲锋,为家光宗耀祖,稍有自责。究其因,己属庸人中之战斗机,未循先贤圣教,立晚惑多,悟迟愚拙,道行浅显,良机错失,未得真谛。上朔若干年,随芸芸众生疾行爬坡穿越独木桥途中,对可能幸临之五次机遇皆未有缘擒获。一曰投生官富,二曰考学出头,三曰婚姻上位,四曰励志奋斗,五曰贵人提携。然虽终未大富大贵,亦丰衣足食,即便着布衣居陋巷也安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生悠然,物我两宜,夫复何求?

人生一世,草芥微尘,置之沧海,尽可忽略。尤至归隐,功名利禄,得失荣辱,均当清零。人之生活品位质地,因人因时因心境而定,且是分年龄段计算的,各自把握运营驾驭力道不同,精彩程度结果亦异。正所谓:10岁看伶俐,20岁看体力,30岁看学历,40岁看能力,50岁看智力,60岁看定力,70岁看财力,80岁看病历,90岁看舍利。窃以为,后30年的活法尤为重要。是与天与地与病与体与人与已的角力,提升衡量人生旅途性价比的过程,正是:人生决战和绚烂岂止在职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花甲年。昔时,智讷力薄为公履职贡献弱;今朝,定位转型修身齐家再始步;明日,珍时惜已书和远方是为妙。告别职场需驰离,祈望来者多驱前。我等实属华夏幸运者。瞻前前景可期,国运昌盛复兴在望;顾后后生可畏,为国扛鼎堪当中坚。此为国家之进步,事业之发展,社会之繁荣的定律。

审视小我,体尚健,无大疾,良友广,趣皆雅,心坦然,无近忧,再启航,绘新图。在国之福荫之下,吾当修身齐家、再奉余热、安享福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2682/
1
上一篇雇员与公务员哪个好(政府雇员考公务员有优势吗)
下一篇 199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