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铜陵历年公务员职位表(2016铜陵公务员职位表)

被控受贿超1200万元,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金林受审:12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程金林涉嫌受贿案。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至2021年,程金林利

被控受贿超1200万元,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金林受审:12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程金林涉嫌受贿案。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至2021年,程金林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36.7595万元。程金林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本案将择期宣判。(中国新闻网)

被控受贿超1200万元,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金林受审:12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程金林涉嫌受贿案。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至2021年,程金林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36.7595万元。程金林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本案将择期宣判。(中国新闻网)

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朱淑玲被查!她担任被查时的职务只有一年多,之前她曾担任过铜陵市史志办主任,铜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

在很多人眼中,她比较朴实低调,看来背后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她涉嫌哪些严重违纪违法事实,有待纪委监委进一步审查调查后通报,我们拭目以待。#铜陵#

【法庭上,铜陵贪官程金林哭了】#铜陵#

1月12日,铜陵贪官程金林在蚌埠受审,被控受贿1200多万元。他在庭审中表示认罪悔罪,并当庭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程金林现年58岁,是安徽池州市东至县人,1985年在铜陵市的郊区走上工作岗位。

从铜陵市郊区某单位的普通办事员,到当上郊区政府的“一把手”,程金林用了23年。

2011年,程金林升任铜陵市郊区区委的“一把手”;2013年,他调任铜陵市政协副主席;2022年1月,调任铜陵市人大副主任。

程金林被宣布调到铜陵市人大工作仅两个多月,便在2022年3月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半年后,程金林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2年11月传来消息,经省检察院指定管辖,程金林(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蚌埠市检察院依法向蚌埠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本月12日,据蚌埠市中院官网消息,该院当天上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程金林受贿一案。

蚌埠市检察院起诉书指控,2003年至2021年,程金林利用担任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长、郊区区委书记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资金借贷、职务晋升、税收返还等方面提供帮助,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王某某、胡某某等8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36.7595万元。

案发后,程金林涉案房产、3千克金条已被查封扣押在案。其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违法所得全部退缴,认罪态度较好。

据法院官网披露,程金林的亲属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直机关干部等60余人旁听了庭审。

笔者注意到,公诉机关指控程金林的受贿行为开始于2003年他在郊区当副区长期间,止于2021年他在市政协任职期间。但起诉书指控其受贿行为所利用的,主要是在郊区任职的“职务之便”。

铜陵市下辖一县三区,按照近年来的GDP总量的高低排位,依次为铜官区、枞阳县、义安区、郊区。

目前起诉书指控程金林的受贿金额是1200多万元,如果这一指控得到一审法院支持,对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没有自首、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等减轻处罚的情节,程金林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谓板上钉钉。

去年12月,受贿金额达880多万元的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开强被池州市中院一审判处10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受贿金额达1440多万元的省公安厅原副厅长陈小平被安庆市中院一审判处11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40万元。

与程金林一样,案发前唐开强和陈小平都官至副厅级,案发后也没有主动投案、揭发他人等减轻处罚的情节,并都当庭表示认罪认罚、真诚悔罪。笔者据此判断,程金林一审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可能性较大。

【被控受贿1200余万元,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金林受审】据安徽纪检监察网消息,1月12日上午,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程金林涉嫌受贿一案,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程金林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至2021年,被告人程金林利用担任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长、郊区区委书记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资金借贷、职务晋升、税收返还等方面提供帮助,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36.7595万元。本案将择期宣判。

#我的家乡在铜陵#《我的家乡……铜陵701》

701工厂座落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东部的一个群山环抱的狭长山坳中,东毗邻铜陵海拔最高的叶山,山顶筑建气象雷达,山腰之北是铜陵著名的休闲胜地……永泉山庄,永泉山庄集温泉、特色小吃、修竹蜷松、天然池塘于一体,令游人留连忘返;西紧靠巍峨的矶头山,立于矶头山巔,可俯瞰全国最大的露天硫铁矿之全貌,往西远眺,长江如绢如练,美不胜收;南邻近著名的凤凰山风景胜地,吴彦祖“漂亮小屋”,落成境内“龙潭肖”一处小山坡上;北直抵绵延数里的青山之麓。地形隐蔽,东西一线贯穿,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70年1月,在国家大三线建设布局中,铁道部在此破土建设以修理蒸汽机车为主的工厂,代号:“701”,隶属上海铁路局。从此,这片穷乡僻壤的小山沟,一下子喧腾热闹,焕发出勃勃生机。那年我才八岁,和许多大人一样,第一次看到力大无比,不知疲倦的挖掘机和推土机。

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队伍,筚路蓝缕,人挑肩扛,筑桥铺路,疏浚河道,艰苦创业,经过二三年的艰苦奋斗,一个个具备修复蒸汽机车的厂房陆续建成,工厂小火车也直通顺安火车站,与全国铁路交通联成一网,为701工厂走向今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701人的出行带来了便捷,更为后来几代701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改革开放初期,701工厂和全国大型国有企业一样,既是个生产单位,也是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十二年义务教育;从面向全国招生的技工学校到职校、电大等成了教育;从消防、保卫到医疗卫生保健;从图书馆、阅览室、文体建设到副食品供给,可谓是门类齐全,无所不及。职工及其家属,可以足不出厂,生活之需基本都能就地解决,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面貌,所以,我的父老乡亲们就一直把701的恩情常记在心上,挂在嘴边。

那时,701职工四千有余,加上职工家属估计一二万人之多,小小的山沟,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怪不得701在方圆百里内享誉“小上海”之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如今的701大不以往那么令人向往,原本就偏僻的工厂医院,早二十年前就人去楼空;老杨冲数十栋职工住宅也是二十年前由盛变成了如今的一座座危房,墙面窗户破烂不堪,多处是青苔和野草等一派荒凉暗象。唉!无论家乡是兴还是衰,毕竟我生于斯,又长于斯,这里的一枝一叶,一花一草,无不溶入了我的灵魂,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701永远都是我的家乡,我的精神家园。

#胜马财经·秒读快讯#

铜陵有色:董事长杨军离任

【#上市公司观察# 】

铜陵有色(000630.SZ)公布,公司于2022年5月17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杨军的书面辞职报告,杨军因工作调整,特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杨军辞去上述职务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铜陵有色#

铜陵69岁返聘医生郭萍突发脑溢血4月3日晚离世

——不顾高龄走上抗疫一线的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来自铜陵新闻网

一件白大褂随手挂在窗边的衣架上,上面还扣着印有姓名和照片的胸牌,干净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接诊用的电脑,打开抽屉一本略微泛旧的党章映入眼帘。4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干部内科郭萍医生的办公室,这里的布置一如从前,仿佛那个熟悉的郭医生刚刚还在这里耐心接诊。

69岁的郭萍是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家住阳光社区商北新村,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爱,选择继续留在市人民医院干部内科担任一名返聘医生。今年3月15日,我市本轮疫情爆发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市人民医院门诊停诊。阳光社区属于管控区,郭萍因此滞留在家无法上班。由于社区核酸检测点医务人员紧缺,3月22日,郭萍接到了来自阳光社区服务中心的电话,希望她能为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出一份力,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只要我不上班,你们有任务我肯定去!”打通电话的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其群印象很深,“郭主任原话就是这样说的,我们是根据卫健委推送的辖区医务人员名单打电话问问看,没想到她会答应得这么爽快。”

根据社区安排,郭萍分别于3月23日和28日在商南37栋广场采样点、3月26日在中央华庭幼儿园采样点担任采样人员。在中央华庭采样点进行现场协调的社区工作人员陈敏香还记得,第七轮核酸检测那天,当她中午12点赶到现场的时候,郭医生已经穿好防护服在那里等待工作,虽然看不清容貌,但她能感受到这位医生的热情善良:“当时旁边还有一个从枞阳过来的年轻护士,到了晚饭时间,郭医生为了让她早点回家,就坚持让那个护士先吃饭,自己连晚饭都没有吃,一直到收工后带着一份冰冷的盒饭说回家热着吃。”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陈敏香才发现这是一名老医生,“当时觉得她很不容易,这么大年龄还和所有年轻医护一样,在不透气的防护服下,忍受着长时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的辛苦,却丝毫没有怨言。”

“我们是在单位的微信群里看到郭主任变成了‘大白’在社区当志愿者,当时真是既震惊又感动,群里所有人都在为她由衷点赞!”市人民医院干部内科护士长罗薇告诉记者,郭主任平时身体很好,对生活充满热情,说话声音洪亮,走路好像都带着风,总能给人一股正能量。

可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精力充沛的好医生却永远离开了我们。随着3月28日市人民医院复诊,郭萍又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3月31日早上6点50分,在上班经过阳光社区建设路卡口时,郭萍突然脸色发白说不出话,卡点值守人员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将她送至医院抢救,随后被诊断为脑出血。“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非常震惊,她是我工作的老领导、生活的老大姐,更是我做人的楷模。几十年来,她总是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关键时刻一定会冲锋在前。”和郭萍一起共事多年的现任市人民医院干部内科主任洪旭林告诉记者,本来作为一名返聘医生,郭萍每周只有一天的门诊坐诊任务,可她总是放心不下院里的病人,每天早上七点多就会赶到科室,中午也不回家。“她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经常看到她帮助病人跑腿解决问题;科室里的同事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找她帮忙;好不容易疫情有几天休息,又去社区当了志愿者……”说到这里,洪旭林眼中噙满泪水。

虽然市人民医院组织专家竭力救治,但遗憾的是,4月3日晚,郭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位几天前还活跃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好医生永远离开了她身边的亲友和挚爱的医学事业……

安徽医科大学招聘10人,阜阳师范大学招聘15人,铜陵学院招聘13人……不知从何时起,曾经不被外界看好的思政专业硕士,正成为高校争相录用的香饽饽。

据相关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也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

僧多粥少,就在毕业生慨叹最难就业季,毕业即失业的时候,思想政治专业硕士毕业生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查看招聘信息网,许多高校都在较大规模地招聘思政专业老师,而且学历放低到硕士,而非其它专业要求的博士学历。

究其原因,这和教育部早在2020年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有关。该规定强调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还不到十年时间,曾不被看好的思政专业却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不是这世界变化快,是你没跟上时代。在后疫情期间,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看来此言不虚。

#头号周刊# #安庆头条#

1970年,李德生正如往常在安徽省召开会议,会议召开一半时,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原来是毛主席要紧急召见他。

到北京以后,李德生不知道毛主席为何要紧急召见自己,因为主席很清楚自己正在安徽处理问题。

当他见到毛主席,向毛主席汇报安徽省的工作之后。毛主席却向他说:“我叫你回来,就是想让你正式担任北京军区的司令。”

1916年,李德生出生于河南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早年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入红四方面军后受到徐总指挥的影响较大。

由于革命早期队伍枪械简陋,李德生用的一支破枪无法瞄准,枪杆子也不直。但李德生掌握了技巧,没有准星也可以打中。

红军时期,李德生的职务并不高,当了七年的战士,期间经历了一些挫折和考验。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起初的职务是营长,后升任为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团长。

1945年,李德生在马坊战斗中表现出色,亲自指挥,率领82名战士进入日军据点,挥舞着大刀向日寇砍去,歼灭了据点内的全部日军。

马坊战斗在抗战史上有较大的意义,战斗胜利后,延安《解放日报》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场典型的歼灭战。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是王近山中将的下属。

1967年中央领导人一致决定,派遣能力突出的李德生率领十二军前往安徽,李德生在安徽做了很多工作。

当时安徽的很多工厂的产业效益并不好,李德生就组织大家恢复生产,抓经济建设,军队干部缺乏搞生产建设的经验,李德生就找来擅长这方面的干部,全力支持他们组织生产。

工业上,李德生抓合肥、马鞍山的钢铁厂,芜湖的造纸厂,铜陵的铜矿,新建安庆石油化工厂,重点企业全面开花。农业上,李德生支持兴建水利,修建公路,改善农产品运输条件。

在李德生的带领下,安徽经济建设取得极大发展,而他的工作成就也被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看在眼里。

1970年12月,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多个职位的李德生接到了从北京方面传来的消息,内容是请他立即进京。

得知毛主席找自己有事,李德生一刻都不敢耽搁,交接工作后立即赶赴北京。

没想到,毛主席看到李德生后,直奔主题,说道:“德生同志,这次让你回京,是想让你担任北京的军区司令,这件事交给别人做,我不放心。”

李德生听后更是一脸茫然,他已是南京以及安徽的军区司令,除此之外,他还身兼多职,为什么毛主席突然提出让他兼任北京军区的司令?

李德生现在已经身兼数职,很担心处理不好这个工作。

看出了李德生的担心,毛主席说道:“这是中央的命令,你月底就上任吧。”

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推辞,李德生只能接受了。

1973年,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八大军区司令对调重要决策,李德生从北京来到沈阳,继续担任军区司令。#历史# #历史天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2633/
1
上一篇近代史公务员(公考中国近代史)
下一篇 临沂2010年公务员考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