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银行工作
她说银行工作压力大
还想着去考公务员
我说我以前下井挖煤
干了三年都坚持下来了
哪有说银行工作不好的
在银行工作的人
别人都高看一眼
女儿还是不服气
《找自己》上
在休息了近一个月后,终于连续上了三天班了。这许多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是很无聊,可如愿以偿的上了班也并没有想象里那般快活。从下井到走到工作面的那半个小时,是最难熬的时光,我步履沉重,在路上不止一次的想逃也似的返回去上井。可终究不是从前的心性了,那个恣意妄为不计后果的模样已离我越来越远了……
那以前的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务正业”吧,我从下了学就尝试着做不同的工作,虽不能致富但尚能顾怜自己温饱;说“纨绔子弟”吧,老辈往上推八代都是贫农出身,还真没有这个资本。2007年之前的我,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上学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被父母亲戚寄予厚望,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懂到底是因为自己贪玩还是真的天资有限,高一没读完我就告别了学校。以前总觉得没什么,可现在真的后悔了。特别是看到弟弟上了大学,考了公务员,我真是羡慕极了。这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的,因为我缺少一张大学毕业证书。
2006年底的时候,认识了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当时叫女朋友,现在是我的媳妇温玉。为了得到她家人的认可,当然也是为了以后长远的打算,我辞去了在矿上干保安的工作,托了一个远房亲戚到了一家机床厂学习车床。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的前途做选择,所以刚开始我就特别用心的工作,学起活来也特别的得心应手。可这样的努力并没有被我坚持太久,我厌烦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不得当时是找了怎样的说辞了,反正就是辞职不干了。
那个时候温玉还在棉纺厂三班倒,闲下来的我,更多的时候是待在出租屋里发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新晨报》的招聘启事。写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存留于内心深处的一个美好的梦,所以我就义无反顾的去报了名。由于学历有限水平不行,做不了编辑,可是在和主编亲切友好的交谈下,他觉得我侃侃而谈思维敏捷,是个跑业务的好苗子,于是招我进了广告部。果然我不负重望,当别人还在挨家挨户的发名片时,我就已经跑成功了两单业务了。好景不长,因为我所接触的圈子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到了瓶颈期,在连续拿了几个月的保底工资后,我再一次选择了放弃。
在接连两次遭遇工作不顺利的打击之后,我的心情并不是太沮丧。直到现在我也坚定的认为,年轻时候走点弯路并不可怕,走了弯路拐不回来才是真正可怕的事。唉,那个时候温玉对我还是比较放松的,她有时候下了中班还要去遛乡卖早点,为的就是多挣一点钱。看着她瘦弱的身躯,我想我有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去帮她分担的义务,于是我拉下脸蹬着三轮车开始了“早点哥”的生涯。
这样散漫而又充实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我一度认为,自己可能真不是那种按部就班上班的主。直到温玉怀孕了,才打破了这份难得的宁静。温玉苦口婆心的劝,为未出世的孩子计,是该找份正儿八经的工作了。我还是优先考虑学门手艺,于是跟着姨哥干起了氩弧焊。当时的我做每一次尝试做每一次改变都是快乐的,因为我总觉得前方的路是广阔的,对未来有美好的期许。那几年正是煤矿效益如火如荼的黄金时期,在温玉强力的诉求和支持下,我抛开了起初的顾虑,在儿子出生一个月后,选择了下井上班。
刚开始的那几天,确实是很不适应。因为从小就没出过大力,乍一从事这么高强度的劳动,身体有些吃不消。再加上地下几百米的深处,一旦紧张的采煤工作干起来,手生笨拙的我难免受到老师傅们的呵斥,可想而知,心理压力很大。可一回到家,看到嗷嗷待哺的儿子,我的心就又坚硬起来。也幸好当时有两个好心肠的师傅,耐心的提携着我,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特别好的朋友,他们一个叫孟德刚,一个叫杨列化。特别艰难的磨合期熬过去了,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我在矿上干了12年了,从来没有一份工作能够让我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这一行,即使是这几年煤矿行情萎靡效益下滑,我也还是在选择坚守。
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一行,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动摇,不过很快自己就把自己给说服了。今年33岁的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归入到了中年人的范围,我觉得自己一无学历,二无技术,再一个在井底下呆的时间久了,总感觉和社会脱节了似的,俗话说得好,打生不如混熟,我很害怕突然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还没做好重新开始一份新工作的准备。
从过了年到现在,才隔三差五的上了几天班。看着身边的人都在拼命忙碌着挣钱,我甚至觉得自己很无能,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我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也不想坐以待毙浪费生命,可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的撂挑子换工作了,温水煮青蛙,我已经习惯了安逸,习惯了自己把自己禁锢。
姑姑家有三个儿子,大表哥和二表哥的孩子读书都不在行,只有表弟的两个儿子读书还不错。
现在大的一个表侄儿大学毕业准备考公务员,小的一个还在上初中,成绩也可以。
春节的时候,亲戚们都说,表弟的儿子有出息是表弟教育得法,我却对表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老婆,你娶了一个好老婆!”
表弟点头赞同,说:“确实如此!”
姑父虽然是矿务局工人,却没有文化,认识自己的名字而已。他喜欢的是喝酒吃肉,抽水烟干农活。姑姑是高小毕业生,性格散淡,相信“树大自然直”的理论,对于三个儿子的学习几乎完全没有要求。
大表哥读书不在行,初中毕业就种菜卖。老婆也是一位农民。表侄女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学得一手做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