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厦门监狱,马光德在临死之前,拍摄了一幅他六十多岁的老照片,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可能会在家中养尊处优,但他为了自己的信念,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他的眼神依然坚毅,没有一丝胆怯!
这幅马光德的相片,是1931年八月十九日《大公报》发表的,当时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标题为《厦门枪决大批 CP党》的文章,马光德就是其中一位。可惜,马光德的资料太过久远,我们根本查不到,因为他们都是用假名的,不想连累自己的亲人。虽然烈士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要记住,今天的幸福,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我们的盛世,终于要实现了!#历史真相官#
#青岛头条##青岛警事#【青岛党史故事100讲连载【第七十九期】—— 胡书程 】
胡书程,原名胡显楷,1888年出生于即墨市灵山镇泉上村。幼年在本村读书,后至胶州师范讲习所学习。他学识渊博,是灵山一带较有名气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性格开朗,善于结交,每逢回家度假,前来拜访他的仁人志士、同事好友络绎不绝。他为人谦和,乐于助人,街坊邻居有难事都愿找他求助相商。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民族感和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极为愤慨。七七事变时,他自掏腰包购买笔墨纸张,带领学生书写标语,散发传单,进行抗日宣传。
1937年冬,胡书程停教回家,与本村当时已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马金铭结交甚密。1938年1月,日军铁蹄相继踏入青岛和即墨,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国难当头、民众倒悬的危亡时刻,胡书程和马金铭于是年春在泉上村发起了地下抗日救亡活动。为活动方便,1938年初,他们二人分别在泉上村的西头和东头设校教书,以为掩护。他们在本村动员和发展了20余人为骨干,并通过他们在各村的亲友间进行秘密串联,发展抗日力量。同年7月,胡书程和马金铭与在天津工学院参加“民先”的刘子扬取得联系,组织起“即墨县民先县大队”。继之,胡书程和马金铭等又于同年秋组织“青年抗日救国会”。
为掩护抗日活动,1939年1月,他们在泉上村胡家祠堂办起了刻印春节对联的“生意”。印刷后分派人员到附近集市出售,借此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活动。
为了开展妇女抗日工作,1939年春,胡书程从即墨城聘请了地下工作者于忠到泉上村教青年妇女绣花边,以此将妇女们组织起来,进行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泉上村“抗日妇女救国会”,由吴玉璋任会长,为培养和壮大抗日骨干力量,胡书程他们商定,由马金铭率领胡烛本、胡炘本等人秘密去胶东抗日军政学校学习。马金铭在抗大分校入党,1939年10月任中共即墨县委组织部长,同年冬便发展了胡书程等数人入党,后经县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即墨县第九区委员会,马金铭兼书记,胡书程为委员。1941年胡书程任中共即墨县委统战部长。
胡书程工作积极热情,作风扎实,对党对国家一片忠心。在形势十分恶化的时刻,他一面教书,一面抽空串门走户,进行抗日宣传,将两个儿子送到了抗日队伍。他教学十分认真。1938-1941年在泉上村教学期间,因日伪统治,国民党县政权已垮,在既无统一教科书,又不能再教“四书”“五经”的情况下,他从自己的藏书中选择一些有进步和现实意义的文章或诗词,让学生自己抄录作为教材。他结合日军入侵、民族危亡、抗战前途等实际,讲解历史故事、文学典故,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心和抗日热情,因此他的很多学生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如胡晓光、胡炷本、胡耀本(张光明)、王渠业等人。
在胡书程的努力工作下,至1941年底,泉上村的地下工作开展顺利,全村不少人参加了农、青、妇组织,共产党员已发展到近20人,并在村中建立了两个秘密党支部。这时的泉上村已成为当时共产党在即墨县与吴家岭、袁家屯、青中埠齐名的四大发起基础村之一,抗日氛围浓厚。
1941年,日军在其占领区加紧了“强化治安”,对国民党采取打、拉、诱降,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1942年初,日伪和国民党共谋,对中国共产党在即墨县地下工作者开始了全县大搜捕。在半年多时间里,全县数十村被围剿,300多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被捕。为抓胡书程,灵山日伪据点的警察特务先后于二月初六、二月初九、二月十六日三次围剿了泉上村,并多次派警察特务到泉上村搜剿恫吓。国民党九区区长兼日伪区长的姜介夫率领伪区队于二月十二、二月十九、二月二十九日三次于夜间搜查了胡书程和胡炷本等人的家,并布置坐探暗侦明察。在这种形势下,胡书程并没有离开泉上村,而是在村中东躲西藏,与敌周旋,坚持斗争。二月底的一个夜晚,正当胡书程从外面摸回村时,由于有人告密,姜介夫又带人来搜捕他。不得已胡书程去了青岛暂避一时。离开之前,将“即墨县第九区青年抗日救国会”的图章交给胡晓光,并要求其担任泉上村的地下联络员。胡书程到青岛后在一商人家作家教。8月27日,叛徒吴修安带领日伪警特来到青岛,将胡书程、胡荧本(九区区委书记)、胡炷本(九区区委委员)逮捕,押于即墨监狱,后又转押往厦门监狱。在狱中,胡书程他们受尽了酷刑折磨,但始终威武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1943年1月8日,胡书程、胡荧本、胡炷本在厦门英勇就义。胡书程是年55岁。
为了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胡书程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家人也惨遭不幸。他的儿媳(胡荧本之妻)于1947年秋被国民党还乡团活活打死,他年仅19岁的孙子胡敦祖也被国民党杀害,他的夫人随之忧伤病故。
1946年,胡书程的名字被胶东行署铭刻在栖霞英灵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将受到广大人民永远的敬仰的悼念。
1936年9月27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兼厦门市委书记赵建民,遭叛徒房春荣出卖被捕。韩复榘听说逮到了一条大鱼,历经7次大审,仍不招供。他来了兴趣,又心痒痒了,决定亲自审讯。
韩复榘自封“韩青天”。喜欢审案,可审案从不看案卷,就坐在台上听法官念,经常是法官念得重,他偏说轻;念得轻,他偏说重,甚至直接“毙”了。在他这里,哪来什么法律条文,屁都不是。
这天下午3点,赵建民被押进了省政府大堂,韩复榘远远坐在案台上等着。军法官袁道田刚喊他名字,没等执法员上来架他过去,赵建民自己走到了韩复榘的台前。袁道田开始念案情:赵犯建明,系厦门北园乡村师范学生,山东共产党首要分子,……逮捕后,该犯拒不吐露实情……捕共队宋鸣时队长呈请主席枪毙!
说完有两个执法人员准备拉走。赵建民站在韩复榘面前毫无惧色,一动不动盯着他。韩复榘
问:你一个学生,不好好读书,为什么参加共产党?
赵建民说激昂慷慨地说:参加共产党是为了抗日,主席明白,日本已经占领东北、热河,还要占领全中国,共产党主张抗日救国,一致对外,正合我们的心愿,所有我就参加了。
韩复榘听得似乎来兴趣了,赵建民继续情绪高昂地说:山东地处沿海,离日本最近,一旦日军大举入侵,山东首当其冲。韩主席当年北伐时,也是我们敬仰的长胜将军,作为山东最高军政长官,也是我们的父母官,不但不应该压制我们学生的抗日热情,而且应该支持我们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韩主席千万不能当民族的罪人啊!
估计没料到自己在赵建民心中有如此形象,韩复榘听后愣了一下神,很快又恢复过来了,他竟然露出了些笑意,说:嘿?!年轻人,你倒教育起我来了啊!我问你,你到莱芜干什么,莱芜是山区,你是不是去闹暴动啊?闹暴动,我可不答应!
赵建民直言不讳地说:我到莱芜是去旅游的,顺便考察一下泰莱山区。至于暴动,我们已经停止了。兄弟阋于墙,共御其侮。现在我们把中国的一切军队都看成是抗日力量的一部分。打内战,不论谁胜谁负,都是我们国防力量的损失,死的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应该一致对外!
眼看赵建民越说越来劲,韩复榘越听越来兴趣,站在旁边的军法处处长史景洲,赶紧插嘴说:这个人狡辩,顽固得很,抓工共队抓他的时候,该犯把藏在身上的文件吃掉了!
韩复榘抬手示意他别说话,瞅了瞅赵建民,似乎心有所动了。稍停片刻,挥了挥手,说:这样吧,我看把他送法院去,送法院!
于是,赵建民被送到省高等法院审判,被判刑5年,关进厦门监狱。抗战爆发后,被释放出狱。
本来是要被“毙”了的赵继明,因为韩复榘的亲自审讯,竟然躲过了大劫。
#青岛头条##青岛警事#【青岛党史故事100讲连载【第十一期】—— 刘谦初】
刘谦初:一颗红心忠勇为党
1931年4月5日清晨,厦门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过,22名中共党员倒在了血泊中。其中就有年仅34岁的刘谦初。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平度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为他取了一个小名,叫作“光”,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有一番作为。刘谦初8岁开始,先后在私塾和高等小学念书。1913年春天,16岁的刘谦初考入平度知务中学。此时的中国,依然在寻找民族自强的道路上艰辛求索。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刘谦初联合13名同学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三支队炮兵团。后因作战英勇,被授予“山东三支队义勇奖牌”。1918年,刘谦初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预科。在大学里,刘谦初继续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对所学功课无不细心研读,他的作文时常成为范文被当众朗读。五四运动爆发后,厦门多所学校的学生联合组织游行示威,刘谦初积极参与街头演讲、分发传单。
1922年,刘谦初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在这个新文化、新思想的高地,刘谦初收获了新友、新知。他发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组织撰写《中国国民性的观察》《武力不能统一今日的中国》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颇具才华的刘谦初在同学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在北京求学期间,刘谦初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刘谦初再度投笔从戎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在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任股长,并兼任政治部理论刊物《血路》的副主编。
1927年1月,30岁的刘谦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刘谦初遇到了自己的革命伴侣——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24岁的张文秋。两人怀揣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又被彼此人格魅力所吸引。在武汉亲友的家中,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刘谦初根据党的指示,先到江苏省委工作,后经上海去福建。1928年9月,在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上,他被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29年初,党中央调他到山东工作,以齐鲁大学助教身份作掩护。
面对险恶环境,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常常冒着危险,来往于厦门、青岛等地,夜以继日地工作,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宣传鼓舞群众,揭露敌人罪行,组织对敌斗争,很快恢复、重建和发展了被破坏的党组织,重新组成中共山东省委,并担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29年7月,他按党中央的指示,和青岛市委的同志一起,领导和发动了持续40多天的青岛大康、隆兴和富士等七大纱厂的总同盟大罢工,给反动当局和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1929年8月6日,刘谦初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入狱。在国民党厦门警备司令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不为所动,从未屈服。在写给妻子张文秋的遗书中,他说:“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
1931年4月5日,在刑场上,刘谦初戴着沉重镣铐,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慨然就义。
位于平度田庄镇的刘谦初故居,按照原貌已进行了多次修葺,现在是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的中小学师生都会来到这里,追思缅怀英烈。2018年1月12日,故居还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18岁的女八路于淼,为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被俘。被鬼子关在“进德会”水牢里百般折磨,宁死不屈,严守八路軍大清山突围机密】。
1941年11月5日下午,五万日冦扫荡沂蒙山区,为掩护孩子安全撒离,鸣抢引虎上身,因弹尽,被鬼子活捉,在沂水城一星期,在高密大狱三个月后转厦门监狱九个月。(1941年11月5日至1942年9月10日)在敌人拷问审讯中,母亲于淼受尽了非人折磨,但她以顽强的毅力咬紧牙关,保守党和部隊的机密。鬼子将于淼关进周村“进德会”水牢中,11月的水牢寒冰彻骨;冰狱达二月余,冻掉了全部足趾,折磨的死去活來;后又转厦门监狱;酷刑共达11个月,还是未能撬开她的嘴,她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顽强对敌,并秘密参加了监狱中梁克同志负责的党支部生活,表现了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1942年9月10日,她在被敌人转移的路上(千佛山庙会)時,趁机钻入路边的青纱帐智逃虎口。
母亲于淼逃出狱后,老乡们都劝她不要走了,留在家里吧。但是,母亲于淼很坚定地说:“敌人的凶恶吓不倒共产党人,相反地更增加了我们的斗志,只要我有一口气,就抗战到底”!但是,母亲于淼的双脚不能行动,老乡一路背着她并通过我党地下交通站关系,找到了太南地委,经过太南三地委、董彦政委的严格内外调查甄别和鉴定,1943年1月,于淼恢复党籍和“沂蒙地区工作团团长”的职务。继续组织领导沂蒙地区的抗日斗争,同時兼任山东省工商总局四分局安高支局的会计。以后,朋友想知道我母亲于淼情况怎么样了?下期再见!
朋友们,有关于淼的真实战斗故事将陆续刋登微头条和西瓜视频。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
1929年1月9日,厦门,因为叛徒的出卖,一位28岁名叫黄伯云的男子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入狱。对于国民党监狱,黄伯云并不陌生。仅仅在1925年,他就曾两次被捕入狱,一次在5月,一次在11月。1930年国民党元老张苇村审讯黄伯云!“邓恩铭!”一到审讯室,张苇村就直呼起黄伯云的真名。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0岁。邓恩铭,贵州荔波人,水族。1921年,20岁的邓恩铭参加了中共一大。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共创始人之一。英雄值得我们记住!
一位壮烈牺牲的爱国青年,他闭上了眼,嘴巴大张。他的衣服被扒开,可见他应该是胸部中弹。他的右手似乎还握着一枚还没来得及投掷的手榴弹。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包括他的名字、年龄和来自哪里。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了孤岛,陷在了日军的包围之中。1937年12月3日,5000名全副武装的日军通过公共租界,进行所谓的游行示威。孤胆英雄孤身炸鬼子,壮烈牺牲却无留名姓。这不禁令人想起了那几句歌词:不惧风雪,我中华儿女流血不流泪,永不悔,入华夏显神威,信念坚如铁不怕苦也不怕累,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这是英雄留给世人的最后影像,致敬。他仰着头,睁着大眼睛,但颈下血迹斑斑,染红了衣袖。他已经牺牲了。1984年4月27日夜,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1营,奉命秘密从越军占领区穿插到老山背后,攻占1072高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的任务。老山悬崖峭壁众多,深渊万丈,荆棘丛生。这位名叫何文忠的战士,属于118团1营2连。夜行敌后穿插,极其危险。除了自然条件,还有越军冷不丁地伏击。不好。一营误入了越军的伏击圈,被打散了。战士们只能各自为战,自行突围。何文忠在奔向1072高地的途中,不幸颈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18岁。何文忠参军入伍仅仅才4个月。而且,就连越军的样子都没有见到。就这样牺牲了。
1937年6月13日,财政部长孔祥熙在德国沙尔兹堡的“鹰巢别墅”秘密会见希特勒。孔祥熙德国此行,为采购一批军火,为抗日作准备。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中国战败。但其中国军的教导总队、第87、88、36师 ,一定给你留下了印象。他们全是德式训练,德式装备。到抗战爆发,中国83%的武器来自德国,有近30万军队接受德国的训练和武器装备。还有30万军队准备采用德国步兵师的编制与装备。单单37年,德国卖给中国的装备价值达到8000多万马克,其中包括卡宾枪、大炮、坦克、飞机等。另外,在战场上,还有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1941年,德国承认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1941年12月,中国对德宣战。
俄罗斯古鲁廖夫将军放了狠话,但俄罗斯毕竟不是前苏联,早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古鲁廖夫将军,同时也是俄罗斯杜马副主席,围绕着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问题,他公开表态说:“我们将在第一次空中行动中摧毁敌人的整个太空卫星群。没有人会关心它们是美国的还是英国的,我们会把它们都视为是北约的。”“其次,我们将全面干掉他们的整个导弹防御系统,100%全方位打击。“很明显,对于世界的威胁来自盎格鲁-撒克逊人。” 俄罗斯是否有能力摧毁美西方的整个太空群,全面干掉他们的整个导弹防御系统,100%全方位打击,并且让伦敦首先遭受打击?这都让人质疑。如果因为加里宁格勒而爆发世界大战,世界和人类将是不幸的。
1938年3月18日,日军登陆位于上海崇明的海桥港登陆,并向崇明县城进发。当日军突击队行进至春晖门外小堤时,突然遭到3名崇明保安大队义勇壮丁袭击,而这3名义勇壮丁早已与崇明保安义勇大队失散,他们被日军打散。这3人早已视死如归。他们的身上各自绑了十几颗手榴弹。当然,肯定也带有枪。经过一番激战,三人先后击毙、打死了十多名日本兵。最终,他们也壮烈殉国。后来,日军突击队少尉头目冈村恒彦有感于这三位中国义士的壮举和精神,亲自掩埋三人遗体,并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勇士之墓,梅翳英魂复墓土,冈村少尉敬献。可惜的是,没有人知道这三名义士的姓名,哪里人。就连这木牌和墓地最终也不知是何处了!
这张特殊的照片来源于1931年8月19日出版的“大公报”,内容是一位老者,他眼神坚定,一身正气毫无畏惧地看着镜头。
他就是早期的赤党,也是一名英雄烈士,名叫马光德,已是白发苍苍的长者,估摸着已经年过花甲,只见他干瘪的脸庞上,两瞥胡须微微下垂,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谁说年长者就没有革命思想,马光德烈士用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
不过马光德这个名字极有可能是化名,这是当时普遍的做法,为了不让敌人找到自己的家人报复,由于年代久远,查不到证明英雄是什么原因被不幸抓捕的,只知道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在山东的厦门监狱里,拍完这张照后就被押往刑场英勇就义了。
我们要记住如今盛世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的功绩我们要深刻于心,向牺牲的英勇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