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推荐#爱出爱返,福往福来
文|夏虫不可语_D 图|源自网络
全文约 1600 字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01、
那晚,拿起手机翻看微信,有一个待处理的好友申请,点击发现验证信息里对方已署名。他是我昔日的一位高中同学。
通过验证,寒暄问候。想来已有两三年之久未联系了。
没聊几句,他打来电话,我带着感冒而致的浓重鼻音接听,先说抱歉的话。
“你好啊,老同学,好久不见”,我主动问候。
“你好啊”,他称呼着我的全名,一下倒让我觉得熟悉而又陌生。
“我打过你家的座机,可是没人接听,我又问了咱们的老同学,他们告诉了我你的联系方式,所以我加了你的微信”,他的一番主动陈述,打消了我欲想问他如何知道我的联系方式的疑问。
问他近况,接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话的发言权交给了他。我听着,附和着。
他说,他现在杭州工作,两个月前,考上了杭州的公务员。我禁不住对他说庆贺的话。
接着,他继续向我讲述他这两年的经历。
之所以考上公务员,按他的话说有些阴差阳错和小幸运。一直以来,他酷爱戏曲,原本已报考了北京的某戏剧学校的研究生,但没想到就在面试那天,因为着急赶时间,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左侧胳膊断裂。无奈之下,只能在家养伤。
这一伤,足足恢复了一年的时间。
养伤期间,他不屈服于突如其来的变故,报名了浙江省的公务员考试。边养伤,边备考。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工作。
我再次禁不住说着祝贺他的话——为他的幸运,更为他的坚强意志。
对话的第二部分,是关于他眼里的杭州。他描述着这座城市是如何气候宜人适合居住,如何充满了活力,公职人员如何办事效率高等等。
转而,他问我是否想过要创业,于是大力推荐可以考虑去杭州发展。言语中,无不洋溢着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末了,他很幽默地说,“没了找工作的压力,我可以继续我的戏剧创作了。现在就差一件事情待完成了——找个漂亮姑娘娶回家”。
“这个任务相当关键,你要赶紧提上日程啦”,我禁不住笑了。再问他喜欢何种类型的女生。
他回答得迅速而直接,“我喜欢桂纶镁那种气质的女孩”。
挂断电话,收到他发来的一条信息,文字简短却倍感真诚。他说:
“感谢你当年的鼓励,谢谢你!”
02、
一通电话,将我拉入回忆。
首先记起的是几年前那次见面。他送了我一部他自己创作的戏剧脚本作品。对于戏剧一窍不通的我,面对他递过来的那个用牛皮档案袋封好的一沓纸,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扔吧,它是人家送的礼物;不扔,实在找不到它的意义。于是只好暂放在书柜里,和我的那堆书挤在一起。就那么放着,好几年了,还在。
时光过去,现在我懂得了他当年的心思。或许在他看来,和那些同样送我礼物的他/她们相比,这个礼物足以令他骄傲。在他看来,这沓纸花费了他的时间和心血,要比一顿饭,一瓶香水,一件衣物更有价值。
再回忆。
高中时我们同班,时间不长,只一年。因为文理分班,我选择了文科,他还在理科班。期间,联络多少,现在早已记不起来了。
大学四年,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和学习,失去联系。
毕业后,我回到家乡的银行工作。他学医药专业,也回来在家乡当地的一个药材工厂就职。
再后来,我出国念书,再回国,这一晃又是四年的时间。
时光悠悠,回忆里只模糊地记得他的大体轮廓,说话的姿态,和他的一些特点——一副黝黑的面庞,说话间略带羞涩,同窗时学习成绩中游的水平,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他走路的姿势,有些卓别林一般的灵活感。
再后来,不知道他为何转而对戏剧产生了兴趣,竟动了要去北京学习戏曲的念头,无奈父母反对,他却执意。于是,便也历经了一番如同我当年因想辞职出国念书和家人反对之间的艰难沟通过程。…点击卡片继续阅读
这几天官场颇不宁静,我就想:如果我进了官场,会不会有杨某或张某那样的艳遇,我不知道;能不能经得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我也不敢确定。因为人是会变的。
1992年有过一次做公务员的机会,当时我的一名师范同学在镇上做办公室主任,要调到县政府某部门去,就推荐我去做办公室副主任,等他走了就有可能转正。我一是不甘心做同学的副手,二是自己也感觉到性子太直,不适合官场。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庆幸。
接替我同学做镇办公室主任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他在我熟悉的同学及老师转行公务员的人们中,职务算高的,做到了副县长的位子。其他很多同学大多数只做到了副局长(副科)甚至更低的职务。
如果我进了官场,以我的脾气能做副镇长一类的职务估计就到顶了。我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受不了窝囊气,对上装不了孙子,对下也做不到装腔作势。心太软,没有手腕。不如做老师自在,好好教书,好好做人就行。凭着认认真真教书的业绩,虽然从来不会讨好领导,也不拉关系,但我从湖北浠水一所镇级初中来到了杭州,职称评定也一帆风顺。
特别感谢我的同事,也特别感谢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近四十年来,在教师的岗位上虽然平平淡淡,但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没有什么烦心的事,也没有遇到多少棘手的问题。不怕别人排挤打压恶意中伤,每天吃得香睡得好,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