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今天16时结束。截至1月15日16:00,仍有129个职位空缺,各位考生抓紧时间报名。
公务员降资减员最有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持续性良性循环系统
我侄子二本毕业,在县城一家银行营业厅上班,工资税后5000左右,按说可以在县城这收入过日子也很滋润,父母再帮衬一点,挺好。但从他自己的言语描述,我能看到了他的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觉得他这辈子基本定格了。
我24岁出来打拼,一步步积累经验,辗转跳槽多家单位,话说人挪活,目前定居广东,但北广上深都漂了,过着朝九晚五,工作期间出差几乎足迹半个中国,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去闯一闯。我女儿明年211研究生毕业,我一直鼓励她应聘私企外企。
这是一位网友分享,个人认为安逸的工作没什么不好,每个人想法不一样,长期漂泊打拼也很累,同事儿子媳妇一个上海一个北京工作,房子在上海,儿子在北京也是暂时,全国各地到处跑,年薪是有几十万,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家人得不到照顾,无非就是想增加收入,但生活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不要说是为了理想。

这两年大环境下,许多行业都不好做,别说追求高薪了,能每天准时上下班,不加班的私企有多少?外企可能还好一点,公务员,银行这些算是最稳定的工作了吧,薪资虽然比不上外企那些大企业,但是加上绩效、季度奖、年终奖,年终奖等等各种补贴还是可以满足生活开销的。
体制内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普遍比大多人要好很多,比如买房,如果夫妻两人都是体制内,仅仅靠公积金就可以轻松支撑1-2套房子的月供按揭了,很多私企五险一金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的。再加上平时基本不用加班,双休,你有大量的个人时间可以支配。
身边许多人,拼到最后,压力带来的烦恼,业绩决定他们的薪资,最终真正羡慕的还是体制内工作。
#在头条看见彼此#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广东喜事之物是要发到别人手里的,扔地上没人事,肯定会挨骂。

老婆的表弟又打电话来借钱了,仿佛每年的法定任务一样,但今年电话来得太早了。往年这个表弟是节后借路费去广东打工的,今年居然是借钱过年。
说起这个表弟,我就来气,年年过年成天在村里赌博,赌到没路费去广东,四处借钱凑路费才出得门。
今年他们回来早,12月份放开阳过后,听说要休息半个月,老板也没什么活,还怕硬叫他们干活出问题惹麻烦,所以12月20日就放假给工人返乡了。
这表弟两公婆在一起打工,谁也不放心谁,都各管各的钱。表弟说,本来他也攒有近1万元钱的,但回家打打麻将、喝几餐酒就不知不觉没有钱了。问老婆要三两千,老婆也说没有,他老婆有时也打麻将的。
眼下过年了,他家连菜都没有买,怎么过年?更别说给小孩发红包了。
老婆说,多少借一点给他吧,以前他帮我家做过很多农活,不借就伤感情了。

我说,这种人根本没必要可怜,没必要惯着。你看着办吧,过意不去就给他八百一千吧,反正你也知道这是老虎借猪的事儿。
唉,老婆心太软,一定会借钱的,至于最后给多少,我也不得而知。
真想不通,农村还是这习气,辛苦一年攒下的钱。几天就赌输光了,喝酒光了!
现在过年没什么年味了,我们这边鞭炮都不让放了,过年感觉没什么意思啊,就是这个样子
人事总监米米在深圳我是一位在职资深人事总监,今天我又感伤怀了。因为今年是疫情三年后的放开第一年,公司几乎98%的人都返乡回老家过年去了,只有像我这样在深圳生活了近20年的人,留深过年已成常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