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面试思辨型(公务员面试政治类问题)

#传媒大家说#【西湖大学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副校长许田谈选拔标准】 3月18日,西湖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宣讲会在线上举行。西湖大学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要求?本科招生进展如何?遗传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副

#传媒大家说#【西湖大学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副校长许田谈选拔标准】

3月18日,西湖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宣讲会在线上举行。西湖大学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要求?本科招生进展如何?遗传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进行了相关介绍。

西湖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许田认为,真正具备对未知探索的兴趣,在困难面前不退却,能够努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解决未知的问题,是西湖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

他表示,西湖大学采用的是“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打破现有学位、毕业年限和年龄限制,强调导师、面试专家组核心作用,从而精准选拔符合西湖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的优秀生源;采取独特的“寓教于研”“兴趣先导”“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世界快速在改变,未来很难适应,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研究能力、思辨能力,而不是记住标准答案的能力。”他说。

许田指出,西湖大学的办学定位可以用九个字概括: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高起点”,指的是在全世界选拔顶尖教授,并以培养博士生为起点。“小而精”,指的是不求数量求质量,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师生规模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走到世界前列。“研究型”,指的是主要开展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力求在原创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汇聚国内和国际学术人才,是西湖大学的优势所在。目前,学校已收到超过15000份来自海外的申请,已正式签约150位教授,其中117位已入职。学校讲席教授有14位,100多名中青年教授,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开创者或领头羊。

日前,西湖大学首批5个本科专业获批,分别为电子信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对于本科招生的具体进展,许田表示目前仍在筹备过程中。目前,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三轮报名已经启动,截止申请日期为4月5日。此次招生对象为历届和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招生人数在300名左右,专业包括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此外他也提到,学校将开展暑期夏令营和暑期科研实习,各实验室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高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开设暑期实习岗位,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定制个性化科研计划,学生可参与西湖大学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

一位手拿北大和清华双学位的高才生,毕业后不去世界500强,却跑到一所月薪4000元的中学应聘。校长看完简历后,激动得语无伦次:“你你你确定吗?”谁知,高才生这看似愚蠢的决定,不仅让他年入百万,还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

 

这个特立独行的高材生名叫李永乐,他的履历堪称诸多学子难以企及的天花板,不仅获得了北大物理与经济双学士学位,还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李永乐在求学路上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在求职路上却是坎坎坷坷、屡屡受挫!

 

这天,他在索尼进行最后一场面试,一连几个专业性问题下来,李永乐皆是游刃有余,面试官也是频频点头,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问他:“你对工作有什么要求?”

 

李永乐脱口而出:“只要不加班就行!”

 

原本沉浸在即将为公司招揽了一个人才的喜悦中的面试官闻言瞬间变了脸色,之后便结束了面试。

 

次日,李永乐便收到了面试失败的消息。

 

李永乐的耿直、实在令他在面试中处处受挫,但他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在职场中阿谀奉承、虚与委蛇、勾心斗角。思来想去,他决定去学校应聘老师,环境简单还能实现自我价值。

 

就这样,他带着简历来到了人大附中,校长看过他的简历后忍不住心底一阵唏嘘,想不通这样一个人才怎么会来这里当老师,明明进入国企会有更大的发展。

 

校长心中讶异,面上不显地问道:“我们这里月薪只有4000,你能接受吗?”

 

本以为对方不会考虑,孰料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回答:“钱多钱少没关系,教书育人本就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不应该与金钱扯上关系。”

 

一番话可谓是说到了校长的心坎里!不久后,李永乐正式成为了人大附中的一名老师。为了能备好一节课,他经常熬到12点多!

 

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不局限于枯燥的公式、生硬的理论,而是在生活中、新闻里找热门素材,以有趣的故事或现象来带出知识点。

毕竟孩子年龄放在那里,理解能力有限,况且物理这门科目本就复杂难懂,学生本就从心底里排斥。与其硬塞给学生,让他们学得一知半解的,不如以兴趣为切入点让他们吃透知识点。

 

比如在讲解物体结构时,他是这样讲的:分子其实和我们和人类一样,离得太远时,会“朝思暮想”,走得太近时,又会“横眉冷对”,最后,分子小朋友之间保持了一个刚刚好的距离,一起鹭港相处。

 

他也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任职期间,李永乐培养出北大、清华学生300多名,国际国内奥赛金牌选手10多名,多次带队学生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均成绩优异!以至于很多老教师都来他的课堂上“取经”。

后来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风口兴起,李永乐在曾经做兼职时录制的一个视频《闰年是怎么回事》点击率竟然达到千万级别。之后QQ上经常收到好友申请,看不见的学生们通过网络,来找他求教或是致谢。

 

李永乐也因此发现了互联网的作用,之后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一些常见的物理和数学知识教学视频放到网上。

 

在他的讲解中,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他的趣味教学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多条视频更是被央视、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等主流媒体转载点赞;迅速成为现象级的网红,被誉为“科普一哥”“国民老师”。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学到知识,李永乐把他举一反三的内容以“文字+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写成了这套《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没想到一经上市,就火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套书最大亮点在于: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上呆萌的漫画,将物理科普的非常的接地气,基本上每5秒就会一个笑点,让人在快乐中就能轻松理解并记住历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李永乐说:我希望自己的科普能够下移到小学阶段,让孩子们能在早期就接受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我们每个家长或许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孩子3岁时就充满了好奇心,会问我们“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闪电、风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经常都是搪塞过去“以后你们会教你。”殊不知,我们就是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物理之难,难在思维”,而从小就被“物理”喂养长大的孩子,运气一般都不会差,不仅眼界更宽,格局更大,就连思辨和判断能力也更胜一筹!

这本书中包含了中小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非常适合5-15岁的孩子们阅读。若您想让孩子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这套书绝对是非常好的基石。

 

喜欢的朋友,点击“看一看”获取!

2008年,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李永乐毕业后在北京求职的时候,却是屡屡碰壁,外企不要他,世界500强也不要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回到老家吉林,应聘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结果校长问他,给你4000元工资,你愿意吗?没想到李永乐说出的一句话,让校长记了一辈子。

李永乐出生于吉林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同龄的小朋友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却津津有味的问着家人:“水开了为什么会咕嘟嘟的响呢?”“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呢?”……

刚开始时还好,可是越往后家人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过从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中,家人也对他的天赋感到欣喜,大力支持儿子学习数理化。

以至于当同学们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李永乐就已经“跑出去”老远了,并且学校只要有类似的比赛都会安排他参加,次次都是满载而归,成为了学校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李永乐在物理中的一骑绝尘,成功地赢得了北大的注意,他也因为自己的这些成绩获得了被保送北大物理系。

之后他又选修了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去往清华大学读研。学生时代的顺风顺水,让李永乐手握两大高校的毕业证书,他怀揣着梦想开始自己的面试生涯。

但是接连的打击让李永乐开始了自我怀疑,单纯的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更不会阿谀奉承,这让他心中很焦虑。

大学时期跟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同学,都劝说他:“你如果身在皇宫,估计都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像你这么单纯这么憨傻的人,不如就去学校当个老师,不用挖空心思去讨好领导,这挺适合你的。”

同学的一席话让本身焦虑的李永乐豁然开朗,恰好当时人大附中正在招聘物理老师,他直接就带着自己的简历去面试了。因为李永乐的简历过于的优秀,受到了校长的直接面试。

校长不断地审视眼前的年轻人,怕就怕这个年轻人只是三分钟热度,嫌工资低,对学生来说就怕的就是一直换老师,每个老师的讲课方法不同,适应起来需要时间,出于这种考虑,校长直接摊牌:“学生最怕的就是来回换老师,咱们这的工资不比那些企业,一个月只有4000元,你感觉如何?”

李永乐直接说:“我就是想踏踏实实教书,工资多少无所谓。”李永乐正式地成为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师。

从此,在人大附中那个三尺讲台上,有一个长相清秀,却经常说出引爆大家笑点的话,这跟他的长相形成了剧烈的反差。也让大家对物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的这些年中,靠着这样风趣的上课风格,给清华北大输送了300多名尖子生。

有一次他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山里做实践活动,看到山里孩子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李永乐的心颤了一下,为了能让更多人学习物理,他将自己的课件录成短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让李永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制作的视频这么受欢迎,短短的一天时间点击量竟然超过了一千万,粉丝涨得飞快,李永乐火了。他也如愿地借助着这样的方式把物理知识传递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学到知识,李永乐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编著了一套适用于5~12岁孩子阅读的全套物理启蒙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

在这套《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全套共10册,分为10大物理主题,从幼儿园、幼小衔接到小学、小升初的核心物理知识全掌握。

比如:

吸尘器为什么能吸灰尘?

大风为什么能掀开硕大的屋顶?

火箭是怎么制造的?怎么能让它发射出去?

皮卡丘发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

内容涵盖”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别看听着很难很高端的样子,但李永乐老师却能轻松解答并让孩子接受。

这套书最大亮点在于: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上呆萌的漫画,将物理科普的非常的接地气,基本上每5秒就会一个笑点,让人在快乐中就能轻松理解并记住历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比如:

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分子构成,在李永乐笔下,这个本来抽象的物理原理,被拟人化的小分子生动地演绎:它们和人类一样,离得太远时,会“朝思暮想”,走得太近时,又会“横眉冷对”,最后,分子小朋友之间保持了一个刚刚好的距离,一起鹭港相处。

为了让孩子爱上物理,李永乐使出了浑身解数,将那些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用最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让孩子们在开心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拓展眼界、积累物理知识。

曹则贤:“物理学是21世纪人们的知识标配。懂物理,做一个有能力理解自然的人,何其快乐!1分钟物理,日积月累必能达到水滴石破之功。”

“物理之难,难在思维”,而从小就被“物理”喂养长大的孩子,运气一般都不会差,不仅眼界更宽,格局更大,就连思辨和判断能力也更胜一筹!

那些“上课听不懂、爸妈不会教”的物理难题,就让智商爆棚的“李永乐老师”来为孩子解答吧! 这可比外面的那些补习班专业多了。

课外培训已是日落西山,不妨让孩子读一读《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让孩子在搞笑之余轻松掌握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更好地助力他们前行!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链接,即可获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1717/
1
上一篇滨州公务员成绩时间(滨州市公务员笔试成绩)
下一篇 衡阳公务员成绩2018(湖南衡阳公务员公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