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七军的军长和政委是少将,而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却是中将和上将!这究竟什么回事呢?】
红军时期一共有两个27军,一个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支红军部队,另一个就是陕北红军的主力部队。
陕北的红二十七军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八十四师,当时没有军部,后来红二十七军成立,不过后来改编为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
1936年底,八十一师再次与陕北、关中各一个地方团再扩编为红二十七军,贺晋年任军长,李赤然任政委,李志民任政治部主任,李寿轩任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红二十七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直属炮兵营和辎重营。
谁能想到,1955年授衔时,军长贺晋年只是少将,政委李赤然是少将,而政治部主任李志民是上将,参谋长李寿轩是中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军长贺晋年,他是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一直以来职务并不低,红军时期最高是军长,抗日战争时期最高是旅长,等到解放战争是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建国后更是任东北军区的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2年定级为副兵团级。

按照道理贺晋年都应该授予上将,不过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一开始被授予大校,毛主席听说了,改为少将,就这样贺晋年成为唯一一个副兵团级的少将。虽然贺晋年被授予少将,但是他却毫不在乎,仍然兢兢业业的工作,晚年以画画为乐,画竹是他最拿手的,因此被称为“竹子将军”。
2003年贺晋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
政委李赤然,红军时期已经是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变成了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是师政委,建国后任第四军副政委。1952年定级为副军级。
本来以李赤然的资历,授予上将都没有问题,只可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职务越来越低,最终只能授予少将。
2006年12月24日在西安病逝,享年92岁。
政治部主任李志民,红三军团出身,红军时期最高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晋中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19兵团政委,建国后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1952年定级为副兵团级。

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上将军衔。
后来李志民担任过志愿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87年11月16日,李志民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参谋长李寿轩,参加革命比较早,参加过北伐战争,平江起义,红军时期最高是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最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参谋长,参与领导恢复东北铁路运输,支援东北部队入关作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为志愿军的铁路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保证了物质的运输。
1952,李寿轩定为准兵团级。
1955年,李寿轩被授予中将。
1984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综合来看,军长贺晋年被授予少将是历史原因,政委李赤然是因为职务原因,至于参谋长李寿轩和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因为后来参加抗美援朝加分不少,授予上将和中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