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账公司的累!---财务杂谈(507)
1.朋友代账,配个助手 60家,待遇1.2万。
2.我们99年改制前身是税务所,所以地方业务几乎垄断了十几年。
3.60家算少的,这种没有经验的呆账可以做,有经验的300➕没问题.
4.代理记账就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钱多就做的细一点,钱少就做的模糊点。
5.很早很早的时候在代账公司做过,汇算清缴的时候忙得死。而且是要手工填写报表的那种。
6.老板才不管你帐做得如何,只看费用如何。
7.是的,你还没出工商大厅,电话就打进来问你要不要代账的。
8.现在代理记账的都是刚毕业的大一堆,然后打价格战,一个老的师傅带几个新人。
9.记住,你们要是以后碰到要找代账的情况,必须选择地方上1999年改制前是国有税务所的事务所,前身名称是叫“第一税务所或者第二税务所”的。
10.个人的,新成立的那些,确实太多不靠谱,容易踩雷。。。。还国有?早就独立门户了。区别很大,股东前身都是地方税局局级干部,一般地方上只有两个所,分别是地税改制和国税改制分立出来的,领导几乎都是体制内的,客户企业遇事需要解决税务问题不是一般的凑效。都是有历史背景的,不可能会乱来,地方口碑品牌摆在那里。
对于房地产和经济放缓再说一点,现在卖地都是70年,公寓产权四十年或者五十年,现在的政策是到期免费续土地年限。
美国加拿大是什么土地税收政策?大家知道是按年收税,纽约一套80平的coop condo 收到2.5%的地税也不稀奇,永远收世世代代收。
然后他们是按钱多钱少来进行社会资源分配的,比如芝加哥黑人区和富人区就隔一条街,杀人贩毒都在黑人区,因为那边收不到地税,社区差警察懒得管。富人区就不是,警察认真巡逻,他们知道他们的工资就来自于收的地税。
所以黑人区那边永远有枪声,富人区习以为常。
所以说美加这种不是真正意义的国家是有道理的,他们只是提供一个自下而上的规则和平台。富人区的警察相当于富人集体雇佣的保安。
然后人家第一桶金是掠夺来的,是贩卖鸦片来的。不会有人不知道美国第一桶金就是卖鸦片给中国吧?罗斯福家族祖上就是鸦片贩子。修铁路都是用的白骨累累埋在铁路下的华工。
我们是被抢的一穷二白,然后一次性卖的70年的地税来发展。之后为人民服务还不能继续收地税,然后搞的超前卖地超前建房子,现在接不上了。遇到转型的困难,就被一群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反贼大骂。
这就是事情的所有真相。
霍尔果斯究竟是什么地方,能让范冰冰,吴秀波,杨幂等大明星都去那里注册公司?霍尔果斯普通人或许不了解,但是在那些明星和顶级电影公司的眼中则是“避税”的天堂。选择在那里注册公司后,可以在全国其他地方注册分公司,然后前5年,无论是增值税,所得税还是地税国税全都免除,第6年到第10年。以上几种税减免50%。
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家公司的年营业额为1亿的话,按利润率10%计算,一年要交的税大约为800多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所以去霍尔果斯注册公司的话,相当于就可以省了这800多万,5年就是4000多万,再加上后5年的税费减半,又能省出2000多万,大佬们自然动心。
其实像这种避税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避税,腾讯的马化腾给自己定的年薪是4,500万,还不到CEO的1/6,而刘强东更是20年工资仅一元。他们这不是傻,而是“合理避税”。而这种避税的行为其实就像是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踩到法律的红线,落得个罚款封杀的下场。所以做生意还是应该本分一些。
休假两个月,科室又走了三个人,退休得有点吓人,这几年单位都是十几个二十几个的退休,我53岁,在我们分局是最年轻的,刚开始国地税合并的时候,我们是大分局,35个人,满满一层楼,仅仅四年的时间,剩下15个,办公室也由原来的11个缩减为六个,算算再过两年整个一层楼就剩9个了。
这一波退休的60岁男性比较多,他们一部分是83年利改税进来的,当时国家实行机构改革,各地财税分家,全国开展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税务大招干,83年一年就增加四万人,河南也有几千人,当时大部分是从电视广播大学和全国考试选拔过来的。
听他们说,当时分到税务局的都是没关系的,有关系的都去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工资高,福利好,税务局他们甚至都没听说过,那个时候企业直接上交国家利润,不是税收,83年利改税,国家要求正式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服。
“如果早知道要申报纳税,我就不租了,我又不差钱。”浙江杭州,翟先生租了一套房子,没想到竟然因为一条短 信,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今年5月份的时候,翟先生在中介的介绍下租了刘先生的房子,这套房子有86平方米,月租金2800元钱,押一个月的房租当押金,然后每次付三个月房租。
住了几个月,感觉都还挺好的,8月份的时候,翟先生又支付了三个月的房租。
没想到的是,翟先生的女朋友和他说9月8日的时候收到了杭州房管局的短 信通知,说她之前申领公租房货币补贴的租赁合同已到期,需要尽快办理续签备案。
公租房货币补贴是杭州针对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及创业人员的一项补贴政策。
新就业大学生需要达到在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毕业未满七年,连续缴纳社保六个月,在市区,萧山区,余杭区及临平区无房等条件就可以申领了。
按照一人户36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24块钱的标准,每月可以补贴864块钱。
翟先生的女朋友是满足申领条件,她之前已经领了两年了。
申请资料上显示需要提供房东的产权证和身 份 证等信息,翟先生听王女士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就去找房东要相关的资料,没有想到的是房东刘先生完全不配合。
翟先生想着他们之前也租过几套房子,房东那边都是无条件的就提供了,非常配合,他想不明白刘先生为什么就不愿意配合自己办这个事情了。
翟先生和刘先生多次沟通都没有结果,翟先生只能是去寻求媒体的帮助。
记者上门之后,发现翟先生和刘先生都是90后,房东刘先生比翟先生还要小两岁。
刘先生觉得这就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问题。因为之前翟先生打电话给他的时候,说话非常不好听,还骂人,他就非常生气,在电话里和翟先生吵了起来。
刘先生说这套房子是父母的,自己也不差那点钱。
如果翟先生入住前和自己说需要弄申报 税 务什么的话,自己就不出租了。或者说自己当初承诺了,那肯定要按照租客的要求弄,但是当初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事情。
对于刘先生的说法,翟先生非常不认同。
翟先生拿出租房合同,里面有一份租赁纳税及公 安备案告知书,其中有一条是纳税人应当依法向房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等,上面还有刘先生的签字。
翟先生将这一段念给了刘先生听,希望他能够看一下合同的相关内容。
刘先生觉得合同的事都就不是重 点,自己现在就是赌一口气,翟先生可以起 诉自己,反正自己有这个实力,又不差这点钱。
当着记者的面,翟先生希望的是能够和平解决问题。
翟先生还有剩余房租和押金,总共5600多块钱,他希望刘先生要么配合自己申请补贴,要么无责退租。
其实,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只是因为双方之前在协商的过程中都有火气,所以把事情闹成这样了。
按照刘先生的说法,翟先生应该在租房前提前讲清楚条件,但翟先生认为合同中约定了要依法纳税。
经过这次协商之后,双方都冷静了下来,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翟先生配合转租。 10月15号后,刘先生把押金和房租余款退给翟先生。
那么,刘先生出租房屋是否需要纳税呢?
答案是肯定需要纳税申报的,刘先生作为出租房屋的出租人,一般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 二条第 一款的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刘先生作为房东,他确实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房子要不要出租。但是,只要是出租了就需要依据纳税。
我认为事情之所以会闹成这样,双方都有责任。如果一开始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沟通,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了。
各位友友,你们觉得在这件事情中,谁的责任大一些?
#我要上 头条# #杭州头条# #头条创作挑战赛#
纽约女白领的“反差”生活:一条底裤穿13年,节俭与吝啬有何区别
在《省钱出绝招》的纪录片中,一位名叫桥本凯特的女人,节俭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凯特生活在国际大都市纽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在这座消费超高的城市,凯特每个月除了房地税和房屋管理费,居然只需要花费15美元,折合人民币100元,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凯特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方式:每天到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只穿清仓甩卖上的衣服,一件清仓甩卖时买回来的内裤,她一穿就是13年,即便内裤已经失去了弹性,凯特也没有要换的意向,夹个夹子继续穿;
家里的洗浴用品、卫生巾皆是通过参加调查活动或网络申请样品等方式免费淘来的;
就连家里睡觉用的床,也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瑜伽垫组成;上厕所时,凯特从来不用纸,而是用水代替;她从来不花钱让理发师修剪头发,而是自己动手。
为什么明明有能力金钱过更好的生活,却要处处克扣自己?凯特表示自己一直都比较节俭。
因为自己早年曾失业,生活没有保障,导致她再次找到工作后,不敢再挥霍无度。她认为没有什么工作有保障,必须节俭生活,以防止再一次被解雇。
囤积心理
凯特的行为用心理学上的词形容叫“囤积心理”,是指一些经历过饥荒、物质极度匮乏的人,因为特殊的经历形成的匮乏心理。
拥有此种心理的人,会竭尽所能地想把一切东西揽在自己的手里,用最大的能力去节省每一份钱,这样内心深处才会觉得安全。
因此,凯特的节俭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病态,和我们常识之下的节俭有着根本的区别。
诚然节俭是一种更加合理有度的生活方式,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度,当节俭变成一种病态的偏执,它不仅不是美德,还会影响别人的生活,以及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一个人每天吃垃圾箱里的食物,怎么能确保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呢?
若因为吃不健康的食物,导致疾病,那她苛刻节省下来的钱,最终还是要支付给医院,得不偿失,且意义不大。
节俭与吝啬有何区别?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曾阐述过节俭和吝啬的区别,他说:“节俭是出于尊重概括性的原则,吝啬则是在乎价值的本身,焦虑不安的关心琐细的事物,而且仅仅为了那些事物本身的缘故。”
这其中不仅关乎德行,长远来看过度节俭在价值上也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当一个人把时间精力都花费在计较生活中的小事上,必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开拓新的领域,增加自己人生的筹码。
短期看,节俭的确替她节省了不少钱财,但实质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不进化,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且过度节俭会极大地影响当事人的社交,例如凯特曾经用自己捡来的食物招待自己的朋友,可想而知,对方会是怎样的感想,是否愿意继续和凯特来往都是问题。
一个不考虑别人感受、不考虑自己实际需要、一分钱都不想花的人,人际关系注定很糟糕,从而阻断新的资源和机会。
在当代这个物欲被极大地渲染、经济压力巨大的时代下,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非常有必要。
健康的消费观念应该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规划合理的消费,不因为钱财问题过度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做事的效率和结果,不需要的东西也不会因免费而无度索取。
过于铺张浪费或过于苛刻吝啬都不可取,正如老祖宗所说“物极必反”。
在人间行走,我们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感,但也不能因为忧虑明天的太阳是否耀眼,而忘记享受当下的微风。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最好的物质待遇没有错。但定期有规划的储蓄亦很有必要,每个人至少应该有一笔存款,帮助自己在危机时刻能平安度过到下一个阶段。
人最害怕的的确是未知,但若因为未知的恐惧而把当下生活搞得一团糟,实在得不偿失。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这么多博主天天夸李大哥(嘉诚),赞扬李大哥其实真没什么必要,他们也不在英国,他们也不知道李大哥到底在英国赚多少钱,李大哥在英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我给大家来个精准的分析。
李大哥当年占着我们国内的红利,站在风口上赚了很多钱,带着4,000亿从国内来的英国,你想想看当年那4,000亿跟现在那4,000亿能一样吗?当年汇率是1:10几,现在是1:8,汇率上就已经差了百分之三四十,国内这些都是什么项目?都是好项目,这一项目这10年赚10倍有没有,这样一进一出,大家算一下,我就一个个给大家捋一捋。
大家说写字楼赚钱,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英国脱欧了,接下来要带口罩,这么多年房子没租出去,你知道在英国维护这么多物业需要多少银子大家知道吗?我们只看见了现在亏了一点卖掉,但是前面亏了多少大家知道吗?早说给了一半嘛,再加上汇率等等,再说房地产开发项目,当年金融城对面我们进个新的开发小区卖给金融城的人,你知道现在英国金融城的房子都多到放在那里都没人买,你这边还在他对面再盖个小区,有人买吗?还要过河。我的办公室在金融城,我今天看到对面到现在为止还是烂尾楼项目。
我们说酒吧项目,酒吧嘛,英国粮食对吧?民以食为天总得喝,说是说买的他地产,他其实这个行业赚不赚钱没关系,但你别忘了90%的酒吧都在外伦敦,英格兰的经济90%在伦敦,伦敦的经济90%在市中心,市中心一块砖,外伦敦一套房,戴口罩这几年,你别说酒吧了,我跟你说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还说酒吧。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的工资,对,国家是有补贴,但是工资你总得补,这么多店铺租金,这么多地税这么多费用等等,1/3的钱他也就卖了。
我们现在说对吧?电网挂出来卖,你觉得谁赚了这么多钱,日赚2亿,但是你想过吗?他现在是挂牌成交价,你急着想抛售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码事,我又想了想为什么李大哥要拼命把这么赚钱的项目把它卖了,做生意人来讲这不应该,为了啥呢?这里面是有大道理,有个风向问题。
瑞士这么中立的国家,把大俄的300多个富豪资产给封了,然后英国欧洲m国组团来薅大俄的富豪,游艇在他家停的,就说是他的。资产在他们国家,就说是自己的公司,在谁国家就是谁的,这帮吃东西不吐骨头,吃相这么难看,没有办法赶紧撤,要撤晚了,万一出什么事,啥都没有了。
十几年前如果他原地不动的话,就是躺赢的一种状态,所以说别人家的媳妇再好看也是别人家媳妇,最多也就是你给她吃顿饭。做了十几年的榜一大哥,到底好处有没有捞到呢?大家自己去慢慢品。
昨天那个文章没讲原因,果然钓了不少鱼。有说房东有赚钱瘾的,有说是习惯了劳碌,还有说到国外捡垃圾是乐趣。还有说卖掉一套房子就行了。
下面公布答案吧。
在加拿大持有房子,负担是非常重的。除了物业费,还有保险,还有房税,还有地税。总之房东跟我讲过,要把一套房子全租出去才能养两套房子。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套房子连地下室12个房间,一般只能租一半,而且都是租金便宜的地下室租光了,贵的二楼空着,一楼空一半。后来经济不景气,一楼隔壁的那个男人找了三个月工作找不到,就搬走了。另外一间的女人威胁要放火烧房子被警察抓走了。一楼就只有我住了。二楼全空,地下室住满。
另外还有租客拖欠房租,按加拿大法律房东是很难驱逐的。比如被警察抓走的那个女人,就拖欠几年房租了,如果不是发出恐怖威胁,她可以免费一直住下去的。
如果租客都是我那样月底就把下个月房租交掉的体面人,房东压力要小很多。不过很可惜,在百业萧条的社会,体面人不多。我是访问学者,有国内资助,自己还有工资,自然不缺钱。
另外加拿大的水电费也很贵。我爸供电局的,从小教育我要节约用电,所以我无论到哪里,都是自觉节约的。但其他租客就未必了,反正水电费是固定算房租里面的,用起来自然就大手大脚了,这个也让房东头疼。
至于说卖掉一套房?一则税很重,二则没人接盘。多伦多woodbine附近的房子,靠安大略湖的,放国内绝对是天价湖景房,当年小别墅也就30-50万左右加币一套,但for sale了很久,无人问津。喜欢的可以润出去买么。不过那大多是木质结构,蟑螂很多。
只是谈了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现在的人都是太自私了,不讲奉献只讲Su0取。无论你是那个行业的,六十岁以上的,国家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法,给你们发一定的生活费用。但是知足的人并下多,总是嫌国家给自己的少,给别人的多。农民,国家把士地给白种,而且还要给各种各样的补贴。领着补贴,再领取转让费,已经是不少了,而且各种福利,老年补贴都有了,还心理不平衡。不知道想要多少钱才够啊!其他的行业也在没完没了的比,总觉得人人都欠他的,好像自己比任何人的贡献都大,没有得到比任何行业,任何人的工资高。我父母亲都是农村人,在八九岁时种的三亩地,我还从自己当时微薄的工资里,省下一部分钱为他们交各种各样的种地税。父母亲常对我说,种地交地税是天经地义之事,是农民千年不变的规则。
多伦多夫妻年薪23万省吃俭用刚买房,月供半年就涨了1500元
通胀持续走高,迫使加拿大央行不断加息,大大影响了许多普通家庭的财务状况。
27岁的多伦多夫妻梅(Mei)和哈罗德来(Harold)今年3月在怡陶碧谷购买了一套房屋,抵押贷款期限为30年。虽然他们的年薪高达23.5万,但是进一步加息意味着他们的浮动房贷利率会遇到麻烦。
随着上一次加息,他们的房贷月供达到5,350元,比他们3月份买房时多了1,500多元。
梅表示, “最近的这些加息确实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和储蓄能力,由于猜测年底前将出现更多加息,我们担心这将继续影响我们的财务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梅和哈罗德说他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组建家庭。在此之前,他们想为一个大型假期存钱并购买一辆新车。他们也在努力为退休储蓄。这对夫妻想更多地了解如何兼顾他们的储蓄目标和不断上涨的房屋成本。
梅是一名职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年薪8万元。哈罗德是一名软件开发员(software developer),年薪15.5万元。他们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为10,900元。每月支出如下:
房屋按揭:$4,899 (浮动)
地税:$325
房屋保险:53.58
水电煤气:$182.88
电话和上网:$200
房屋维护:$120
汽车保险:$284.17 (两辆车)
加油:$250
汽车保养:$160
超市购物: $600
餐馆:$60
衣服:$40
美容:$5
假期:$200 (全年平均)
礼物:$200
家具:$25
杂项:$116.38
每月总支出:$7,721.01
虽然他们的工资很高,但是平时都省吃俭。一般来说,他们都在家吃午餐或者自己带饭去上班,很少下馆子。周末他们倾向于去购物、拜访朋友或家人、在大多伦多地区远足以及为未来一周准备饭菜。
这对夫妻的储蓄账户中有2万元的应急基金,他们想知道这是否足以为他们未来的计划提供足够的支持。
理财专家Jason Heath指出,答案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舒适程度。以下是他提供的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如果他们为房屋支付超过20%的首付,他们可以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获得有抵押的房屋净值信贷额度。
他们可以使用2万元来偿还债务,随着偿还抵押贷款本金,一些房屋净值信用额度将增加。如果需要,将来可以再向银行借回。这样,他们在此期间支付的利息就会减少。他们可能要偿还 5% 以上的债务,而他们的储蓄账户的收益率可能只有2%或更少。
由于哈罗德的收入较高,支付的税率比梅高约15%,因此这对夫妻的RRSP供款都应由他承担。事实上,他是RRSP供款的理想人选,因为他每投入1元就能取回约45分。他还有30年或更长时间的RRSP复合增长,并有望在退休时以较低的税率提款。
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并且还要带饭,所以冷冻柜可能是他们新家一项不错的投资。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保存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确保随时有剩菜可供带饭。
当他们计划在几年内拥有一个家庭时,他们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增量成本。
对于专家的建议,梅和哈罗德表示关于房屋净值信贷额度的建议是他们希望在未来探索的东西。不过,目前他们不符合资格,因为他们的房屋净值自购买以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升值。 同时,他们也在考虑增加他们的应急基金。
哈罗德说,“我们既年轻又健康,梅可能会在某个时候休产假,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银行多存点钱,这样我们才能在这段时间过上舒适的生活。我们将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储蓄、购物和使用优惠券,并在未来探索房屋净值信贷额度以跟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