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定义判断视频

看来我们都冤枉了张副市长,视频男主角并不是他,是韦副市长,张冠韦戴了。

看来我们都冤枉了张副市长,视频男主角并不是他,是韦副市长,张冠韦戴了。

到底是淮安副市长还是扬州副市长,是同一个人吗?据说淮安韦副市长过去曾在扬州任职过,曾经是广陵区委书记,这样的话,好像就解释的通了。

不管是谁,身为公职人员,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裤腰带。不过通报里说的建议免职是什么意思?是被免除职位,但是依然是公务员的意思吗?有没有比较懂的朋友,出来科普一下。

#扬州通报干部作风问题:2人被建议免职#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为什么普通人对法院判案有那么深的误解呢#

普通人对法院判决的误解,就是认为法院判决不公,没有根据事实进行判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普通人对法律的认识来看,如果不理解法律,就无法理解法院的判案。

 

一、看看我们的法律系统

 

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这个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民法商法:包括《民法典》、《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等。

行政法:包括《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

经济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

刑法:包括《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等。

 

要让老百姓理解法院的判决,那就必须理解法律。而看着这么琳琅满目的法律,老百姓又如何理解?

 

所以,才产生了律师这么一个行业,他们来帮助老百姓来打官司。而律师也不是什么法律都懂,一般也是专攻某一方面的法律。

 

二、法院根据什么判案

 

老百姓看着自己的判决,不服,明明事实是这样,为什么判决却是相反?

 

法院的裁判结果,是基于法律事实作出,而不是基于客观事实作出。一切都是要拿出证据,也就是举证,光当事人自己口头描述是没有用的,必须有物证或人证。

 

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其证据更是要当事人自己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而老百姓一般面对官司,都是事情发生后才想起打官司,谁都不会平时收集好证据,等着后面能用上。所以,在举证不能的情况下,其判决结果往往离事实相差太远,从而导致老百姓对法院的误解,认为判决偏向对方。

 

三、无法理解法律条款

 

对于一些条款,老百姓无法理解。

 

以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为例: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

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

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

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

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如有人在商场摔倒,则商场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可是对于这样的判决,大多数人不理解,常以“讹人”来定论,谁叫你不好好走路?对于这种明明保护个人的条款,却表现出不理解,认为是助长了歪风邪气。

 

我们法律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公平,平等,维持社会稳定。所以,民法典第1198条是保护弱势群体,强调经营管理者更大的安全责任,应该得到欢迎。

 

四、普法是关键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要让法律为人民,就必须让老百姓学法、懂法、用法。

 

1985年,司法部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五”普法规划草案。1986年至1990年,成了全国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阶段,该时期普法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启蒙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其后,每5年都制定普法计划,到2021年,已进入第8个普法计划阶段。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还不是很理想。比如民法典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替代了原来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可以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

 

但是对民法典的宣传还远远不够。

 

由于我们有14亿人口,文化层次也不相同,在现在新的形势下,其法律的宣传应该更多样化,如通过电视剧、电影、自媒体、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地宣传。

比如影视题材,近几年也就《人民的民义》影响比较大,而该剧实际上应算反贪剧,而非纯法律宣传的题材。

 

所以,老百姓对法院判案的误解,来自大家对法律的不够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普法宣传是重点。

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如果有,请点个赞吧。

#我与宪法40年##律师来帮忙#

和是不是公务员有关系吗?人家是顾主,玻璃擦不干净还不能让人说话了,和顾主动手还录视频,讹人呢!给擦玻璃的工人丢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0644/
1
上一篇浙江公务员出题(浙江省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给公务员塞钱(考公务员要塞钱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