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原常委,省人大原副主任李杰翔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李杰翔,男,汉族,1964年3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入党。历任干部、科员,市委办秘书、副处长,副董事长、总经理,霍林郭勒市副市长、副区、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旗委书记、旗人大主任,包头市、通辽市委常委、副市长,区发改委副主任、局长(正厅级),呼和浩特代市长、市长、通辽市委书记,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在被查处的时候,不少人都表示,如果当初组织给自己提个醒,或许就不会越陷越深,犯下这么大的错误。但就是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腐败,却毁了他们的前程,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在基层的形象,最终必然会受到党纪和法律的严惩。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像这样的党员干部,是被党和人民丢弃的对象。挡在腐败分子面前的遮羞布一旦被捅破,他们离伏法也就不远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一切腐败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和打击,使“小官巨腐”的问题不再成为我们身边的“新闻”!之所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对这方面的问题反映最为强烈。只有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才能切实增强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媒体人周刊##青海省委常委李杰翔被查#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沙漠光伏
简而言之,因为沙漠光伏电站或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举例来说,青海的塔拉滩光伏电站,占地609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新加坡整个国土面积一样大。
曾经沙化面积占了98.5%的茫茫戈壁,年平均日照有2700小时以上,自从成了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除了把电送到江苏、河南,还让这里的平均风速降低50%,植被盖度恢复到80%,荒漠沙丘变成了草原绿洲。
除了塔拉滩光伏电站,沙漠光伏电站在西北的戈壁大漠中随处可见。
甘肃武威市的黄花滩,在腾格里沙漠的南缘,这里的330千伏治沙光伏电站已经投产。
宁夏中卫的腾格里沙漠,光伏电站硬生生把6.5万亩沙丘变成了草原,太阳能板下面种着枸杞,跑着牛羊。
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了不让野草遮住太阳板,每年都要鼓励牧民来放牧。
放眼祖国大西北,更多的沙漠光伏电站正在拔地而起,或者即将规划建设。
假以时日必将将极大地改变中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变能源安全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在2022年,国家发改委就宣布要在西北的沙漠戈壁上,建设总装机容量4.5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发电量的总和,这么多么宏伟的蓝图和激动人心的事业。
国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建设沙漠光伏电站?
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早在2017年,企业家王传福在一节目里曾经说过,如果中国1%的沙漠地区覆盖了太阳能光伏板,可以解决全国13亿人的用电问题。
如果解决好了储能问题,那么这种说法完全可以实现。
别忘了,中国有巨大的先天和后天优势:
一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成本比10年前降低了80%。
二是中国拥有最强大的光伏生产制造能力,多晶硅产量连续11年居全世界第一。
三是中国拥有最先进的光伏设备技术,中国光伏专利申请的数量占了全球的80.14%。
四是中国拥有最丰富的光伏电站运营经验,中国的光伏新增装机已经达到了54.88GW,连续9年排在全球第一,累计装机容量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连续7年全球第一。
五是中国拥有大量的戈壁荒漠,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些地方往往土地贫瘠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荒无人烟。
六是中国拥有成熟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运营着全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通过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把大西北的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火电一起打捆外送,解决中国东部和南方的电能需求。
七是中国拥有最勤劳的员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甘于奉献。
从现实角度来看,沙漠光伏电站确实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释放中国的工业产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和社会就业。
其次,通过植树、种草、固沙,加快植树造林,遏制甚至减少沙漠面积。
第三,降低沙漠地区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局地气候,显著降低地表风速。
第四,光伏电站的运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增加当地税收,改善地区财政状况。
第五,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俄罗斯、中东和南美洲等海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进口依赖,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最后,光伏电站的光伏板清洗的水流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光伏板下方可以种植红枣、枸杞、黄苓、黄芪等经济作物,发展养鸡、养鸭、养鹅、养羊等生态养殖,增加土壤肥力,逐步把沙漠改造成良田。进而可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沙漠光伏电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立德树人育贤#
【#青海省能源局约谈部分新能源企业# 要求加快相关项目建设进度】据青海省发改委消息,青海省新能源项目建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向前推进,上半年新能源领域投资2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投资完成情况较为理想,但部分企业仍存在前期手续办理缓慢,上半年投资完成情况不足年度计划10%的情况。
为督促部分企业加快建设进程,如期完成项目投资,助力稳住全省经济大盘,8月3日上午,省能源局约谈了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华能公司青海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茫崖天茫新能源有限公司、大柴旦协合公司、青海陕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完成投资任务。会上,省能源局要求各企业切实履行项目建设承诺,加快相关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按期形成投资实物量。(青海省发改委)
【青海“揭榜挂帅”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中榜公示】3月21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青海省“揭榜挂帅”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中榜公示》,共计10个储能项目进入公示榜单,涉及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熔盐储热等多项技术。
陇海、兰新铁路是东西方向最重要的铁路通道,徐兰、兰新高铁在快速解决东西方向客运及释放陇海、兰新铁路的运量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甘肃、青海重视不同,2008年兰新高铁走向选址,确定走西宁还是武威,青海省长出面,甘肃仅发改委副主任参加。西宁胜出。兰新高铁2014年建成通车。不辛的是,青海境内的张家庄隧道多次地质变形,过半不能运行,委曲地走兰青线。年初青海门源地震中断了运行,似重蹈了隋炀帝当年扁都口之难。表面看,仅是甘肃青海之争,兰新高铁的青海走向也似有理,实则当年选线应走武威过河西走廊,和建河湟谷地200公里的兰青客专。
“兰新高铁”的 运营历程 和技术难题
【法治文苑】倾情倾力化解矛盾纠纷 司法为民护航“一号工程”
近日,大通县人民法院以司法服务保障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牵引,疫情期间有效运用“夜间法庭+线上调解”模式,打造精准解纷加速线,成功调处涉及引大济湟工程民事纠纷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原告经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能源局、国家电网青海分公司等单位审批备案,于2016年12月投资120 000元修建了一座容量为10.6千瓦的小型光伏发电站,2017年5月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并签订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低压发电合同。原告认为被告修建的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4号渡槽挡住了其建成的发电站的采光,后经二原告通过多方维权未果,双方因此形成纠纷,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光伏发电收益。
引大济湟工程作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省最大的跨流域战略性调水工程,涉及解决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300万人饮水安全和100万亩农林灌溉用水及工业、生态用水问题,建设规模大、综合效益广、受益群众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具体措施,是促进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人民群众期望值很高的惠民利民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必将对我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工农业综合生产和支撑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该案立案后,城关法庭法官积极行动,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把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统筹推进,通过查看现场、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庭前以电话沟通、微信视频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释法解疑,并运用“夜间法庭”线上调解的方式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诉讼服务,坚持法理情相结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解决矛盾纠纷,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具体问题解决中体现大局意识、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法治效果同时,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9.27(周二)预计低开高走,区间:3030-3060
利好板块如下:
1. 光伏:青海省发改委:2025年光伏将达到59GW 打造世界领先光伏发电基地(日出东方,京泉华,公元股份)
2. 建筑:交通运输部:进一步加快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工作(全筑股份,海南发展,江河集团)
3. 虚拟电厂:能源局鼓励开展V2G应用,虚拟电厂“藏电于车”提上议程(积成电子,科远智慧,宝光股份)
4. 猪肉:农业农村部召开部门协调会议 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得利斯,正虹科技,龙大美食)
5. 汽车零部件:拓普集团:拟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人民币约3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银轮股份,冰山冷热,宁波精达)
6. 苹果概念:机构预计iPhone平均售价四季度或攀升至944美元(宇环数控,国光电器,胜利精密)
9月26日资金流向: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新能源车零部件,家电,厨卫家电,白酒,旅游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汽车热管理,热泵,固态电池,华为汽车,免税店概念
[下雨]1月13日猪价,跌至新低位,部分地区已入“6元”区间!
据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4.71元/公斤,较昨日相比下跌0.37元/公斤
从全国重点监测的31个省市来看:
上涨地区(2个):江西、甘肃,幅度为0.06-0.30元/公斤;
下跌地区(29个):河北、吉林、上海、河南、广西、贵州、宁夏等,幅度为0.08-1.70元/公斤。
全国最低价是青海的11.3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19元/公斤;
全国最高价是宁夏的17.10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49元/公斤。
国内南北地区皆是一片飘绿,今日生猪价格更是跌至这半年来的新低位,多地已进入 “6元”区间,当前的生猪养殖行业可以说是全线亏损。
近期,猪肉消费需求相对旺盛,再加上发改委采取调控措施,对生猪行情有较大支撑。然而目前的生猪供应仍然处于供应充裕阶段, 生猪供给却不断增量,猪价一路走低。养殖户们对节后市场普遍看空,急于在春节前清栏, 出现“踩踏”出栏现象。
#青海身边事##援青干部#援青干部是这次调研印象深刻的一个群体。他们有两个口头语“上去”、“下来”。所谓“上去”就是到海拔高的地区工作,“下来”就是从工作的地方到海拔低的地方,一般是州政府所在地。
“上去”“下来”会频繁地发生。这是因为许多在高海拔工作的干部,受高原反应的影响,处于轻度睡眠中,连续多天就会受不了。因此,有的干部需要向领导请假,到低海拔的地方待一两天,主要任务就是睡觉,然后再上去工作。
不但受高原反应的影响,还要承受孤独。一位当地的干部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国家能源公司援青的一个来自东北的干部,在某高海拔地位待了一个月,不但饮食不习惯,而且没有一个人能够推心置腹地与之交流,也就是能够听得懂的心声的人。因此,向他打电话,问西宁有无东北人,下来时想找他聊聊天。
更多的是对这些干部身体的影响。到某县调研时,来自能源系统的一干部刚去时满头乌发,现在头发已经苍白,尽管他才三十多岁。陪同我们的是来自天津援助泽库县的赵副县长,军队出身,转业至天津,已经两次上青海,肤色已经变成了高原色,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的环境。但其实对这些干部身体的损害往往是长期的、隐性的。有位青海省发改委的领导,长期接触这些援青干部,曾经对我说:长期在高原生活,然后再到东部生活的人,对心肺的影响较大。他感叹说,援青干部,即使在高原地区不做什么,就是一种牺牲、一种奉献。
10月15日,中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青海海南、海西基地项目集中开工。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车军平在开工仪式上说,“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一次性安排我省建设新能源1090万千瓦,这在青海能源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批项目主要分布于海南州共和、兴海和海西州乌图美仁、茫崖、德令哈、大柴旦地区,这些项目将在未来两年时间陆续释放直接投资650亿元(人民币)以上。”#榆林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