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齐齐哈尔有啥好玩儿的景点
齐齐哈尔市历史旅游胜地有:
1.大佛侍
大乘寺又称大佛寺。位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木海街与民航路交叉口、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南侧。建于1943年,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前后两座大殿。庙门向南,正中一座大门楼。大殿及门楼皆为黄釉琉璃瓦覆盖,院墙按八卦建造,庙宇采用斗拱式建筑,玻璃瓦覆盖,大雄宝殿脊中央的麒麟背驮一座玲珑宝塔经幌,与绿色琉璃瓦组成的“大乘寺”三个大字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明月岛
1925年岛上兴建了一组四座地舟呈菱形布局的古建筑(玉皇阁、白阳阁、三清阁、三星阁),统称为“忠灵古院”,又称“万善寺”。万善寺砌筑精巧,磨砖对缝。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十几尊塑像容貌迥异,姿态生动。岛上建筑布局严谨,风格奇特,绿荫掩映的芳草亭、佛云亭,交相成趣。尤其是望江亭为12角形三层楼阁,既古朴又新鲜,既壮重又典雅,饱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在建筑史上也是见的佳作。1983年,黑龙江省省长陈雷来岛视察,将“万善寺”题名“明月岛”。
3.黑龙江督军署旧址
黑龙江督军署位于齐齐哈尔建华区卜奎大街与中华路交汇处,市博物馆北侧。该址是在清嘉庆十一年建的齐齐哈尔副都统的私宅,又称为大人府。清朝末年,程德全署理黑龙江巡抚时,在大人府的宅址上开始营建,周树模接任巡抚后建成。先称都督府,后改为督军署。督军署原为三进式建筑,现存仅一幢主体楼房和三栋平房组成的四合院,建筑面积约为1214平方米。督军署主体建筑为二层楼房,占地412平方米。督军署曾有宋小廉、万福麟、马占山等十二位黑龙江首脑在这里履行公务。1999年1月10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督军署是中国近代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在黑龙江省设立的最高政治统帅机关,是民国时期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国人独立、进步、赶超世界的愿望,促进了对传统思想的反思、改造、更新,反映了中国人对现代思想的多方探求。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时期。
督军署始建的具体时间虽无法确定,但如从周树模1908年署理黑龙江巡抚算起,也已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督军署建筑群原有建筑面积为二万多平方米,现今仍保留的建筑达一万多平方米。
原督军署是一座典型的清式四合院,其主体为青砖结构,铁皮屋面。主楼两层,其周围三栋一层。它在中国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西式建筑的造型,有着独具的特色。颜色幽幽淡淡,布局古朴典雅,美观而又实用。整个建筑群座北朝南分为三个院落。正房、厢房高大宏敞。南墙下为砖砌,上建木柵,正中设大门三楹,中间宽大,两边较小,四个青砖砌成的门柱上部用桥形铁柵连接。中间门额有“黑龙江督军署”六个大字。在大门东西两侧设有二个大门,每门由青砖砌成牌坊状的桥拱形门。东门门额镌刻“纬武”二字,西门镌刻“-”二字。
院子中间有一亭子,名曰“寄想园”。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朝墉在《寄想园雅集图记》中称“黑龙江都督后园有亭翼然,广檐长廊,虚其中而踞其上者,吉林宋铁梅督都额其额且‘寄想’,盖思归不得其请,书之以寄其遐想也”。对园址的构筑以及命名之意,叙述的比较清楚。十二年后他在给朋友的诗中还提到这个寄想园。诗中有“寄想园中客,豪情在昔多”、“名园寄想雪花侵,一卧龙沙岁月泽”。现此楼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凭借这优美的文字去领略他当年的风采了。
4.哈拉新村
哈拉新村地处嫩江西岸,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成于1999年。
该村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新村,建筑设计风格独特又自成格局。全村分四个小区,现有综合文化站、民族风情园、民族饭店、民族商店,有哈拉古城、达斡尔族旧居等景点。
哈拉新村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森林乡村。哈拉新村嫩江两岸柳丝长,绿水白帆映霞光……跳起快乐的“哈肯麦”,“扎恩达勒”撒满江……这美妙悠扬的歌声,好似一面镜子,折射出达斡尔族文化历史的辉煌。如今,面对着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达斡尔族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是否已被人们遗忘?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农业文化传统的民族,历史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