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公务员何时休?我们的公务员选聘考核是否亟待改革?
从戴璐副局长陈枢副区长的生活作风事件看,这不仅仅是生活作风的问题,如果仅是生活作风问题那还真是小事。再结合以前的报道,洋房,豪车,名表,奢饰品,成人礼等等,这一切都反映出现在我们的公务员队伍的攀比奢华之风,享乐主义盛行,很大一部分公务员都在追求漂亮的小资生活,有严重脱离群众之嫌。
“花瓶”公务员不仅仅指的这些女性公务员,还有那些脱离群众的男性公务员也一样。在公务员行为准则第一条里就明确规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呼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反对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
而我们现在很多在很好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公务员,从小都是养尊处优,习惯了享乐和个人主义,只是把公务员这份工作当做自己能够继续养尊处优的客观条件。这种生活作风的问题其实就是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体现。
一个从小生活在蜜罐子里的人是真的很难从心理上跟人民大众站在一起的,也很难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有一些从底层成长起来的公务员最开始能密切联系群众,然而做官时间久了,被各种物质条件诱惑也慢慢搞起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首先,能进公务员队伍证明这些人最开始都是不错的,要不也过不了公务员的考核与审查,我们现在的公务员选聘就像高考一样,考进来很难,但是玩着就可以毕业,也就是说我们在成为公务员后的教育督导工作做的还不够,很多公务员进来以后就看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老公务员清廉新公务员也跟着清廉,老公务员贪腐,新公务员大概率也跟着贪腐。
现在多数做的不错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商学院,或者专职的培训部门,会经常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目的就是保证技能的熟练和思想的统一。我们的政府也应该设立相应的督导培训部门,不能只做事后查处的工作,要把预防教育做到前面。真正让我们的公务员们能够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摒弃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公务员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性,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公务员的工作岗位都持较高的认可态度。如果改变以往的编制,变成了聘任制度,其稳定性必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作为年轻人是否还愿意报考聘任制的公务员?
随着时代的变化,公务员的编制也会迎来新的改革,原来的铁饭碗或者金饭碗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稳定,随之而来的是聘任制、合同制。全国各地会在2023年逐步开始推行聘任制公务员,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逐步试点,至于是否能够全面推广,将公务员的编制进行全盘改革,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
你对推行聘任制公务员有什么看法?
#公务员# #考公# #体制内#
“宁读烂高中也不上技校”,毕业5年后差距明显,幸亏当初没选错
距离2023年的中考进入5个月左右倒计时,令家长感到担心的是新中考模式以及高考改革改革分流政策比例达到5:5,接近有一半的考生上不了高中。
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地方中心对于中考进行改革调整,家长拼命提高孩子文化课成绩,争取不被分流到职高学习,否则无缘大学。
曾经有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在网络上分享出一则育儿经验:”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来讲,宁可读烂高中也不能去技校。“
70%家长很是赞同,更希望在家孩子进入高中学习,因为职高环境参差不齐,来自早早进入职高学习技能初入社会,打工会影响到后期发展。
01
“宁读烂高中也不上技校”,毕业5年后差距明显,幸亏当初没选错
在中学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家长,不必要担心中考分流政策,然而现在最让家长担心的并不是学习底子差的学生,而是学习成绩在中游的学生不高不低,很容易被人赶超,或者在中考发挥不好,导致进入职高上学。
班级里的学渣,好像父母已经习惯了他们学习不好的情况,心里已经早有建设,将来就是进入职高学习技术的材料,再加上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也能保住饭碗,起码可以养活自己。
但对于退休的老教师来讲,并不赞同中学生进入职高学习,毕竟十五六岁的年纪,身心尚未发育完善,三观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将会影响到医生,职高学习氛围差,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其他坏行为。
社会本科贬值率越来越高,就连双一流名校毕业生都难以在社会上生存,更别说是没有上过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的中专学生,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从全日制大专开始面试。
孩子只要有一线生机,能够进入高中学习,家长都不应放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本是好朋友,一个学习成绩好,另一个学习成绩差,进入职高学习技术,另一个在高中学习理论知识,将来考大学,直到毕业5年以后,才发现差距并不是一星半点。
关键原因在于职高升学率较低,计入大企业工作简直难上登天,就算能力强,综合实力过关,没有一个高学历,hr不会高看一眼。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虽然没有考上双一流名校或者是重点本科,至少能够进入全日制大学进行学习,毕业以后可以参加研究生提高学历或者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毕业之后的发展差距并不是想象中小。
02
职高院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中重要意义从未改变
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当地学校对于职高院校进行改革调整,目的是为了能够培育出全面发展型专业人才,毕竟社会基层技术岗位,需要专业人才去协调。
在我国教育部门不仅要提高对高等教育普及,同时更应该注重职高院校专业技术培养为职高提供新型教学人才以及优秀教师资源,改变职高在家长与学生眼中传统地位。
经过学校的改革,家长也看在眼里,职高确实有一些优势存在,可以通过培养教好技术来养家糊口,但是根据现实例子举证,大多数考生进入大学学习,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出路。
虽然现如今社会限制性条件不断加大,加上近两年学生学习是在网课上度过寒假期间,更应该对下学期开学所作出一定规划,预计多个省份开学日期在2月中下旬左右,提高课堂效率,争取在中考中一举成名,进入高中学习。
范仲淹,就是个一本正经的公务员而已,说他是政治家,他做出了什么重要改革?说他是军事家,他收复了几块疆域?说他是文学家,他写了多少字的文章? 他的作品,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在岳阳楼吃鲈鱼。
封建统治者捧他为文正,我看纯粹沽名钓誉,写一篇肉麻文章就流传千古了?那我说一千遍朝廷我想你,是不是就是文学巨匠了?一篇文章,是不是秘书写的?算了吧,范文程的祖先,你就是这么表你的衷心?
#头条创作挑战赛#教育太内卷了。建议国家对教育作一次开门式问政改革。教育产业化把这么多家庭和学生绑在一起,读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用功,读完大学又就不了业,硕士博士也还是不好就业,大批好学校的硕士博士挤进公务员队伍,谁去搞科研发明创造?应该有个引导机制,把开会的时间用在做实事上,搞分类指导就业,不能一忽笼统。有个长远规划,并且是真执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民族复兴大计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