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荆门出台方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荆门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2015-2020年)》,按照该方案规定,我市将把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到2020年,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荆门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2015-2020年)》,按照该方案规定,我市将把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到2020年,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两化融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一项战略。2013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促进两化融合的政策措施。

  依照方案规定,我市将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我市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工业化发展道路。到2020年,两化融合对工业转型升级、社会和谐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

  我市将建立多层次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体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园区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工程,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家。以装备工业数字化、消费品工业集约化、原材料工业生态化为主要思路,重点抓好石化、机电、建材、食品、轻纺等主要行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以柔性敏捷生产、人机智能交互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提升我市工业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建立针对肉禽、蛋奶、果蔬等鲜活食品以及啤酒、白酒等食品饮料安全控制与追溯信息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扶持壮大专用电子材料、高性能锂电池、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容触摸屏、LED照明等产业,加快培育光伏电子、太阳能电池板为主的新兴能源产业。支持面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的安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推进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工业软件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物联网在设备远程监控及检修、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物联网技术产业化。

  目前,我市有两化融合省级示范企业24家,市级示范企业34家。(记者戴永君 通讯员张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05/
1
上一篇荆门备战国家森林城市检查考核
下一篇 今年,荆门两万余学生参加中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