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调任省直机关副处长,有哪些劣势和优势?
一位曾在县里工作过的省厅某处处长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了与厅里其他处级干部的不同。
一是经历不同,县级领导很多都有乡镇任职经历,懂基层,接地气。但省厅处长们大多学历高,起点高,很多还有留洋经历。看起来是二者各有优势,其实在省级部门工作,性质相对宏观,基层上来的干部是劣势。
二是业务能力的差异。厅里的处长们大多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成为业内专家。省里很多政策的出台和决策,处长发挥很大的作用。而基层上来的干部经历多岗位锻炼,但具体到某一业务领域,研究较少,也是劣势。具体到电脑操作甚至外语,处长们都是从普通机关干部成长起来的,操作使用都能驾轻就熟。而副县长在县里早早担任了领导,打字排版的活都没干过。
三是行政领导能力的差异。这方面基层来的干部具有优势。比如公开场合发言讲话,处长们很少有锻炼的机会,但副县长们多年练就了临场发挥的能力,讲起话来往往能抓住要点和实质。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大型活动,基层工作经历更是加分项。处理问题上也往往更果断。
因此,副县长调任省直部门副处长,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适应新的岗位,有更好的发展。
副省级城市纪委书记调任省厅某办(副厅级)副主任。这样的转岗,原因何在?
副省级城市纪委书记,该市常委(排名比较靠前),正厅级领导职务。主管一市纪检监察全面工作,位高权重。
省厅某办,非公安、发改委等强力或者权重部门所属局级,主管业务也是比较冷门较偏的。
降职降级,可以肯定该名干部在某些党纪国法方面是有问题的,只是没有涉及国法。组织部门为了治病救人,网开一面。降级使用该名干部。#违纪不违法处理#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幕: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给市公安局局长赵东来打电话,要求把已经犯严重错误的光明分区公安局局长程度,调到省厅任办公室副主任。
这一幕剧情,至少预示了两股力量较量的公开化:第一对是明面上的祁同伟、高小琴利益集团与李达康、赵东来之间的较量;第二对是水下面的赵立春、高育良和沙瑞金和侯亮平之间较量。
在祁同伟打电话要人之前,程度因为滥用职权而违反警纪警规,是要被清理出公安队伍的。但他运气好的是,跟了一个大靠山,这座靠山中的代表人物是:省厅厅长祁同伟,赵瑞龙及其父亲赵立春。
而在此前沙瑞金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李达康“不怀好意”地将了高育良的军,在高育良提名祁同伟为副省长这件事上投了反对票,并以祁同伟的“哭坟事件”揶揄了他,暗讽高育良察人不明,同时还说明了祁同伟背后的“赵家人”的手伸到了汉东省官场。
此时,祁同伟应该是刚刚得知自己提名副省长的事被省委常委会给否了,但在知道了程度受赵家人之托监视李达康之后,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给程度求情,一方面挑战京州市委和京州市公安局的底线。
而程度这位赵家人的马前卒,可以说是惟赵家人马首是瞻。在赵瑞龙的授意下,居然监视了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一方面说明了程度真的是胆子大,要不然也不至于气的祁同伟说“可以立即抓了程度”,另一方面说明了在京州市委的机关中,还潜伏着直属于程度的卧底。
而祁同伟给赵东来打招呼放人的电话中的台词也颇让人回味,尤其那句:毕竟我们省厅也不是达康书记在领导嘛。言下之意就是:你李达康在省委常委会上发难,让我提不成副省长。但我这从公安系统调个人,犯不着你什么吧,毕竟政法系统的主管领导可是高育良书记。
这时,赵东来正好去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达康汇报工作。汇报了祁同伟欲借调程度的事,这让李达康一阵琢磨:为什么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要在程度出事、自己副省长被否之后提呢?原来这是祁同伟向李达康发过来的第一招,且看李达康如何接招?
而事实上,祁同伟的突然发难,预示着李达康、赵东来和祁同伟、程度两方较量的白热化了。从随后发展的剧情来看,李达康、赵东来采取先容忍的态度,用实质上的示弱来迷惑了祁同伟一方。
剧情中,程度在犯了严重错误之后,竟然在祁同伟的说情之下,如愿地调往省厅任办公室副主任。这可是结结实实地打了李达康的脸,毕竟达康书记可是当着赵东来、光明区党政班子一群人说了“像程度这样的害群之马,有一个给我清除一个。“
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反腐打虎有时需要耐心,更需要策略。表面上,京州市公安局同意了程度调任省厅办公室,实际上沙瑞金、田国富、李达康、侯亮平等人,就是等着着祁同伟这只大狐狸露出马脚,进而能够一网打尽。#影视杂谈#
县委大院中,新州市的谷文章调走的话,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电视剧中后来多次提到谷文章可能要调走,当时可以说马广群很强势,已经担任了新州市的市长,谷文章再调走,马广群都想要升书记了。
所以马广群市长一直致力于政绩,他当了市长一直督促下面的县,一定要以经济为第一位,数次点名梅晓歌所在的光明县,县长艾鲜枝也数次被马广群约谈。
但是,还是梅晓歌聪明,他知道环保是大势所趋,一定要健康的经济,而不是为了经济牺牲环保,牺牲绿水青山。
电视剧最后,谷文章也没有调走,而马广群缺因为煤矿被查,多天没有露面,很可能已经被调查。原来谷文章要被调走,是放的烟雾弹,梅晓歌聪明的站位,直接立于不败之地,艾鲜枝也是因为听了梅晓歌的,而使自己没有被处罚。
假如谷文章真要被调走,他会担任什么职务呢?
从电视剧中的情况来看,新州市绝对只能是一般的地级市,因为谷文章没有高配省委常委,新州市的经济全省都排名靠后,都决定了新州市是一般的地级市。
新州市委书记,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是正厅级,也就是谷文章是正厅级干部,一个市的一把手。这个分量还是比较高的,已经算是高级干部了。
谷文章再调动,会直接上副省级,至少也得是个副省长,毕竟市委书记是不可能调到省厅里当厅长的。
就像农业厅的郭厅长,他虽然和谷文章一样的级别,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谷文章要比郭厅长发展前景好很多。
因此,像谷文章这样的干部,调动至少是副省级。
要不要去给领导当秘书,这个确实是摆在战友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
转业到省厅的一个战友,他赶上了好时候,因为裁军三十万,副连职排长干了五年就转业了,转业的时候才27岁多。因为年轻帅气,双选会的时候,直接被省厅人事处领导看上,当场就收了双选表,他被安置到了单位的党政办工作。
最近因为换届,他们上届领导退居二线,到人大任职,单位新来了一个领导,是原来四川某地主官调任的。新领导到任后,单位领导说让物色一个年轻的人,来充当秘书角色。
当然一般省厅领导是不能配秘书的,只是单位往往需要一个这么配合领导的人,所以按照惯例也把这个岗位的人叫秘书。
单位人事领导在单位寻觅的一遍,最终感觉战友比较合适。上周五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然后向他说明了情况,并征询他的意见。战友说要回来考虑一下。
因为我们是校友,曾经也是一个营的,关系很好。他周末的时候向我咨询,问该不该去,因为对这个岗位他有些畏惧,怕搞不好,最后还让自己惹来一身麻烦,他有些忧虑。客观来说,秘书这个位置有时候确实挺尴尬的,但是好处无疑也是比较多的。毕竟作为领导身边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后提拔晋升肯定有优势,而且经常跟着领导,眼界和思维方式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秘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一个就是特别辛苦,加班加点是常态,而且领导会随时安排一些紧急任务,压力无疑挺大。再者,秘书绝对属于高危人群,一旦把持不住自己,很容易把自己送入深渊。还有就是容易迷失自己,毕竟领导身边人,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往往对你会礼让三分,但是一旦领导走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你可能就会陷入尴尬境地,很难有出头之日。
当然,机遇和危险并存,这个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最后还是建议他去试试,原因:一是他很年轻,才30岁,大有可为的年纪;二是他写东西还可以,为人也算机灵,应该能够干好这个岗位;三是毕竟人事领导也说了,三个月试用期,如果最后领导或者自己感觉不合适,就回原来岗位。
最后我给他忠告,因为他们单位职权很大,岗位风险肯定有,而且就有曾经的秘书最后被双开的情况,希望他能够秉持初心,坚守底线,为家庭和自己负责。#职场达人炼成记#
我喜欢看小说,我向他推荐了《市长秘书》这本小说,里面专门讲述秘书这个职位的,我让他务必再读一遍,深入理解领会,希望他以后的路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