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推荐#(第一章 煎熬与炙烤的会议)
2020年7月份,公司组织中层管理干部召开“半年度经营分析会”,作为新晋一员,我有幸得以第一次与会。
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三天的会议是如此的枯燥无味,除了数据就是数据,除了“鸡血”还是“鸡血”,除了指标还是指标。会议上,每个人都察言观色,每个人都小心翼翼,每个人都假面颜笑,生怕“祸从口出”——一个不小心砸了自己的饭碗。可是我觉得这种紧张的会议氛围,与我“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秉性格格不入,这三天的会议于我而言完全是一种炙烤和煎熬,我时不时地思想上开个小差放飞一下自我。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我有我的资本——我的老家还有二亩地和一些果树,实在不行我可以回家种地,起码饿不死,还有个“退身步”。
其实,我早已厌倦了打工的生活,若不是为生活所迫,我是绝对不会每天有上班点没下班点地“撞钟”的。
说来也惭愧:自从我大专毕业之后,就来到了这个单位,至今已逾五年——从年头上来讲,我也熬成了“元老”级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多人在这里干个一年半载就已经“开路”了,而我则是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至于工作质量嘛,我自认为也是可圈可点。不然,公司干嘛提拔我?
我也不是不想走,而是我真的不知道往哪里走,我不知道我去外面闯的话,到底能不能闯出个名堂来。都说“能力撑不起野心”的话,会很悲催的。在这一点上,我起码还知道“自己能吃几碗米饭”,没有随大流离职,而是固守着单位里的“一亩三分地”。
因此,我这抱残守缺的思想也完全限制了我更大的发展,一来二去、一拖再拖,5年的大好青春就奉献在了这个单位。
长话短说。
在三天的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领导说了两件事:一是,有极个别管理干部不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不认真与会、开小差,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二是,明天一早会有大巴车到酒店外,拉大家去泸沽湖,进行为期两天的团建。
领导刚说完,整个会场就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打起了响指,有的吹起了口哨。
“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我露出鄙夷之色,冷冷的看着他们卖力的“表演”。
“不就是摩梭族吗?不就是泸沽湖吗?不就是走婚族吗?”我想道,“我大学期间就去过了,看你们一个个兴奋不已的样子,谁不知道你们在想啥?真的是低级趣味!真的是愚昧至极!真的是井底之蛙!”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不“醒”不行呀,因为领导旁敲侧击地说我“没摆正位置”,我估计已经在领导那里“挂上号”了,已经贴上了“态度有问题”的标签。
本来心中升腾的“走婚族”巨大想象空间和燃烧的火焰,被领导无情的打压下去了。
我忍。
不忍又能咋办?
(第二章 提拔我就是个错误)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手机的闹铃吵醒了,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一看:才早上6点。一顿快速洗漱之后,下楼后登上了开往泸沽湖的大巴车。
本来我想在车上再眯一会,因为开车还要开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可是,我的如意算盘全被这一车不靠谱的同事给“搅黄”了。他们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异常,一路上的话题全都是“走婚族”。
“我到了那,我要找个媳妇,过年带回家给我妈看看。这一天天的,老两口老是逼婚,我真是扛不住了。”东北李杰说道。
“谁跟你去呀!东北那么冷,连你自己都不老实地呆在老家生活,你还让人家跟你回冰窟窿?你这不是害人吗?”山东孔打趣说道。
“看你说的,我怎么就害人了呢?”东北李杰说,“我要给她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东北咋啦?东北今非昔比,东北大火炕也不冷,冬天可以猫冬打麻将、吃酸菜肉。”
“公司的美女一大堆你不挑,你非得舍近求远呗?”江苏美女苏静接着说道,“来,李杰,说说你是咋想的?”
“家花没有野花香呀!”甘肃尕哥接着话沿说道。…点击卡片继续阅读
提拔,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前一段时间,单位一个中层提拔到街道担任副职了,对于他的提拔,大家都觉得有些许的突兀,怎么形容呢?就是提拔他也不是那么违和,毕竟在关键岗位上,但是明显有比他更合适的人,比如人脉更深厚的,同样在关键岗位资历更资深的…同事们也是议论纷纷:难道人家比较低调?私下里有不为人知的什么关系?
今天终于解惑了,原来这个同事只是备胎的备胎,第一候选是有人脉的,但…档案没审过,第二候选是关键岗位上的另一个人,同样的档案有问题,于是,这个同事就捡了个漏,比他有希望的候选人都折在档案上了,于是…天选之子就他了!想必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觉得是意外之喜吧,同样,几家欢喜几家愁,比他有希望的那两个同事估计很是郁闷,他们大概操纵或左右了开头和过程,千算万算,没想到临门一脚了,竟然因为档案问题错失了提拔[捂脸]
不得不说,人有时就是时也命也,至于档案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虽然很好奇,过来聊天的同事也没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体制内#
今天工作群发消息,说明天市里来督导,要求中层以上人员到校迎查。这都腊月二十了,学校都已经放假了,家远的老师也都回去了,为什么不早点来呢?早干什么去了?
我是我们家坚守照顾父母岗位的唯一者,所以只能跟领导请假了。
现在的国企央企有一种现象,经理层的处级副处级的干部,58岁退居二线,以后就很少到企业打卡了,在家待着就行了。两年后退休。中层科级副科级干部55岁退居二线,上班还是天天要打卡,但没有了任何实质性工作。五年后退休。一般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班组人员,即使明天退休,今天还需上班打卡,还需做岗位上工作。直到退休为止。这种现象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