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陆小曼第一次去徐家,就在饭桌上娇滴滴地说:“摩,你把我这半碗也吃了吧,我胃痛得紧!”
徐志摩的父亲不想让儿子吃冷饭,碍于是初次见面,没有给儿媳妇难堪。谁料,一顿饭吃完,他就把小两口赶去上海,连带他们的生活费也取消了。
后来,徐志摩还是通过前妻张幼仪,才知道父亲为何生气。
张幼仪同徐志摩离婚后,徐母拿她当干女儿看待。初次见陆小曼的情景,徐母一五一十都讲给张幼仪听。
“刚吃完饭,我们还没起身呢,她就说:‘摩,我累了,你抱我上楼吧!’”
徐志摩的父母有多喜欢张幼仪,就有多看不惯陆小曼。老两口觉得张幼仪温柔懂事,哪像这个交际花,懒惰又做作。
陆小曼搬到上海后,一点也不愿降低生活水准。为了配一件旗袍,她可以买五双名牌鞋子,各种长度的裘皮大衣,更是挂满衣柜。此外,她还雇有裁缝、厨师、司机,只为她一人服务。

徐志摩在大学里教书,就算有点稿费,也经不起陆小曼这般折腾。有段时间,他同时做五份兼职,勉强顾得上家用。长期奔波让徐志摩文思枯竭,很难写出好的诗句,他开始抱怨陆小曼花销太大。
他们的矛盾日益显露,而这一切,早在陆小曼母亲的预料当中。
也难怪,陆小曼习惯了锦衣玉食,并不是嫁给徐志摩之后才这样的。陆母吴曼华早已告诫过女儿,选择徐志摩,是自讨苦吃。
吴曼华出身江苏常州的名门大户,她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唯有陆小曼活了下来。吴曼华恨不得把一切都给女儿,包括陆小曼名字中的“曼”字。
陆小曼19岁时,吴曼华为她挑选了夫婿王赓。王赓师从梁启超,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踏实上进,也对陆小曼呵护有加。
可在陆小曼眼里,这样的婚姻太无趣了。王赓性格稳重,陆小曼活泼爱闹,认识徐志摩后,她越发觉得丈夫太沉闷。

1925年,结婚四年的陆小曼第一次怀孕,她不惜打掉孩子,也要和徐志摩在一起。眼看女儿虚弱不堪,吴曼华心疼地说:“小曼啊,你以后的路必定不好走……”
陆小曼哪里听得进呢?她抛开过往,欢快地飞到北平,与徐志摩正式同居,第二年又结了婚。
吴曼华无奈,只得接受徐志摩。陆小曼时常生病,她在上海生活时,吴曼华经常跑去女婿家,一住就是几个月,亲自照顾陆小曼。
她盼着陆小曼能有个孩子,将来也不会太孤独。她不知道的是,因为之前那次堕胎,陆小曼已经不能怀孕,甚至一过夫妻生活,就会晕厥。
1931年,徐志摩搭乘免费航班时遭遇空难,一切罪责,都被归到陆小曼头上:如果不是她花钱如流水,徐志摩怎会为了省几个交通费,坐上那架飞机?
吴曼华看着女儿日渐消瘦,把王赓请到家中,开解陆小曼。王赓自与陆小曼离婚后,一直未娶。此刻,他想继续照顾陆小曼,却被陆小曼一口回绝。
1965年,62岁的陆小曼在上海去世,死后连个为她收骨灰的人都没有。
@丹心说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顺遂,但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何为天命?丹叔觉得,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陆小曼一开始没那么任性,王赓未必给不了她要的幸福。军人出身的王赓,虽然不懂浪漫,却能为她提供优渥稳定的生活,也没那么多过往情史与莺莺燕燕。她要的,他都能给,唯独给不了激情与浪漫。
人的一生有许多岔路口,性格决定你选哪条,而路上的经历,又会重新塑造性格。
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不是因爱情而任性;如果吴曼华能再坚决一点地阻止,或许今天,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我要上微头条##人物##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