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试题,包括《党义》《国文》《Freshman English》《本国历史地理》《代数几何平面三角》《高中代数解析几何》《高中物理学》《高中化学》《高中生物学》《世界历史地理》。
其中,《党义》类似申论,题为:被侵略的民族,对于帝国主义者的斗争方法,各国不同;试作一综合的比较。
《国文》有三道题:
1、对对子。(甲)少小离家老大回(乙)孙行者
2、梦游清华园记(文言不超300字,白话不超500字)
3、给一篇文言文加标点
这样的清华大学考试题,大家觉得难不难?
【旧闻来源】
《清华暑期周刊》1933年第3-4期
#硬核新知科普# #打卡挑战局#
钱枫被爆性侵!
哎,又一个微博申冤的,这群人为什么总写小作文,这是准备考公练申论吗?
信息中我提取出来唯一有用的信息是:“在警方传唤我做完笔录后突然就没了下文”,那就是报警不予立案咯,那就骑墙了,警情通报出来再说吧。
不要说“一个女孩子会有她的清白来诬陷人吗!”,会啊,为什么不会?这些年我们见得还少吗?我挺好奇她们眼里的我国司法系统到底是什么形象?警察不立案,就去微博写小作文倒逼司法?
而且这小作文格式太标准了,有产业链的味道,“颤抖”、“”小城女孩”、“下药”、“没有下文”,这结构、标点、破折号、感叹号、文末情感宣泄,典中典了。
如果两年前的事儿,现在写文章还在浑身发抖,那应该是空调温度太低了,开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