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红塔集团原总裁姚庆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值得一提的是,姚庆艳已经退休,是山东泰安人。
据了解,姚庆艳是50后,17岁参加工作,25岁入党,曾担任玉溪卷烟厂副厂长,云南红塔集团副总裁,昆明卷烟厂第一副厂长等职。1998年后,姚庆艳进入云南省级烟草系统,担任过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院长、云南玉溪红塔集团总裁;云南中烟副总经理。
2015年,姚庆艳调到江西,担任江西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去年年底退休。没想到,不到一年被查。
#头条热榜##媒体人周刊##江西中烟工业原总经理姚庆艳被查#
我的信仰!我的政治生日感言!2021年05月18日 来源:中国烟草在线 作者:杨再洪
编者按:作者:杨再洪,大学本科文化,毕业于武警成都指挥学校、空军政治学院、昆明陆军学院,2000年武警云南总队玉溪支队司令部少校营职股长转业在云南省玉溪市烟草专卖局从事专卖执法工作。烟草行业“2020年度优秀信息员”。从部队转业下地方二十一年如一日,持续发扬军队转业干部优良作风,所经办的涉烟行政处罚案件上千件,无一起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良好记录。2004年至2009年连续五年被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评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先进个人(玉政发〔2009〕40号),2009年被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党委评为创建“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玉溪烟草”先进个人2012年被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评为“2012年度玉溪市烟草系统生产经营管理标兵”、2016年被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党委评为“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被中国烟草在线评为“2020年度优秀信息员”。
我的信仰!我的政治生日感言!_烟草文化_烟草在线—吸烟有害健康!
八月二十八日
滇越铁路的怀旧情节。
按照计划,今天驱车带大家去盘溪镇看滇越铁路老车站,给大家拍照。
盘溪镇属于玉溪市华宁县,距离我我们这里大约七十公里,滇越铁路在这里设站,2015年我去过,那时侯铁路货物运输业务还有,每天两班,记得我上次去的时候看到了那个老车站,那些法式风格的车站建筑,还和站长聊天,他帮我拍了一张我和站牌合影的照片,也不知到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当时还没有《芳华》这部电影,碧色寨也只是滇越铁路上一个普通的老车站,现在已经变成旅游景点了,这次去盘溪站会看到什么呢?
导航设置目的地盘溪站,显示七十公里用时九十分钟,有三条可以选择的驾车路线,我们按照第一推荐线路出发,路上遇到了麻烦,因为弥勒到玉溪的高速施工,路上大车多,路窄不好错车,至少耽误了三十分钟,好在女士们都比较有耐心,没有任何抱怨。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盘溪站。盘溪站位于盘溪镇,快到达的时候,看到路上很多橘子树和路边摆放的成箱成箱的橘子,原来这里是橘子产地,路边的果农送我们几颗橘子,有点酸,也许需要一个糖化过程,我想到华宁县还是褚橙的出产的,看来这边适合种植柑橘类水果。
上次不过来没怎么注意,其实盘溪镇还是挺大的,穿过镇中心街道大约两公里,终于看到了老火车站。粗粗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慢慢地就发现差别了。当地人告诉我们,已经两年多不通火车了,时间倒推回去,估计是疫情发生的那年就停止货物运输业务了,我专门去车站调度室看看,果然大门紧闭,窗户上厚厚的灰尘,几十辆火车车厢和罐车停在附近,锈迹斑斑。月台上原来铺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石板,是一百多年前就在那里的,现在看不到了,认真的看才发现被茂密的杂草遮住了,还好,盘溪站这几个字在站牌上还是清清楚楚的,还有轨道边上的信号灯和扳道闸,看着这些,不禁感慨。
我一边给大家拍照一边说着我当初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女士们感慨不大,只关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如何?
在老火车站里四处走走,看到了有一百多年树龄的香樟树,看到了蒸汽机时代专为火车加水的水塔,至少也有百年历史,还有那些留有法式风格元素的老房子。
不断有当地人开着小三轮或者是摩托车或者小面包车路过火车站,他们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我却希望这里的货物运输业务能够继续展开,或者变成一个可以保护的历史遗迹。
离开的时候仍然是烈日炎炎,我没有原路返回,而且从虹溪镇这边回来,路过东风镇,云南红酒庄下面的东风韵是近年来的网红打卡热点,女士们开心快乐,不断拍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拍照的地方。
暮色降临的时候我们回到弥勒,按照计划,明天将来开始二夜三天的大理双廊之行,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大理的疫情情况报告和政策,做好所有准备,希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行程。
2015年玉溪地区民族中学85届同学红河洲蒙自州府聚会时拍的图片!
巜小学到大学之教师活力》教师也如学生一样鲜新\活力丶动力,不是指年龄段!!包括科研学术丶思想丶文化丶艺术\教育丶教学`学习力丶向心力丶斗争力丶领导管理等!!(东方所写,图片自拍)
消失的小县城,云南不该被忽视的旅居地。
今天要说的这个县,其实它已经不存在了……2015年,江川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设区,成为玉溪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从此,江川县的历史结束了,这座小城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实我一直有些困惑,在这个云南旅居日渐兴旺,一茬又一外地人不断涌入的时代,江川却为何一再被忽视,甚至显得有些寂寂无名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江川的地理气候环境:
江川地处滇中偏南,北纬24°12′~24°32′之间,海拔1700左右,正是云南四季如春的典型地带;境内抚仙湖及星云湖两大高原湖泊相携,四周群山环绕,坝区开阔平坦,历来农渔业极为发达,是滇中地区著名的富庶之地。
这样的地方,本应是完美的人类居住地,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它却有了一些瑕疵。
多少年来的农渔产业发展,被忽视的产业生态破坏,使原本清澈的星云湖,日渐浑浊;大量农田土地的开发,野生植被的破坏,使得原有的山林减少,部分土地石漠化加剧……不可否认,人类的聚居,多多少少影响了原生的环境。
因为宜居,人类聚集于此;可又因为人类的活动,它变得不再那么宜居,这是多么可笑的悖论呀!
还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无节制的人类活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近年来,星云湖的治理,抚仙湖周边石漠化治理,都已经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环保项目。
江川县制的撤消,也使得它并入了玉溪市全面发展的轨道,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目前4000+的房价,真的很有吸引力。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江川作为云南旅居目的地来看,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气候舒适,交通便利,房价不高,医疗卫生可以依托于玉溪。原生居住环境很好,虽然后天有些不足,但近年已在不断改善,星云湖湿地公园,环湖绿道都已基本建成,未来应该会越来越好。
如果由我选择,我肯定选云南玉溪,我来儿子这里带孩子之前,最后的一份工作就是在那里。
那是2018年,我成了孤家寡人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大儿子结婚的那年,刚刚给他们在老家忙完婚事,儿子带着新娘子回到城里的新家,他们也要回那个城市上班。
而我当时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怀有对故人的眷恋,一边喜悦儿子有了新家,另一边心里着急手里余额不多,得赶紧找工作挣米养活自己。
故人是2015年故去,他走后我一直在餐饮行业打工,儿子结婚前正是我和劳务公司合同到期,便顺势辞了工作,回家装修房子,准备为儿子操办婚事。就这样儿子婚礼完成,他们回单位上班去后,我得急寻工作续饭票。
这时有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建筑工地要人做饭,问我去不去?我说去啊,一直干的就是食堂,就是做饭的工作。对方说有点远,我问多远?多远我也想去。
当时就是想着故人已经去了天边,我也要远走他乡找到天边。于是我来到了云南玉溪这个地方,好在工地上的工人都是老家人,于是我和同事一起,专为工人开起了一个小饭堂,自主营业就得申办一个营业执照。
办营业执照时,我跑小镇跑街道跑工商所,这里的工作人员虽然不怎么讲普通话,但是特别有耐心,态度非常好,他们给了我从心底而发的亲切感。
后来采购原材料,从水电煤气到米面油,在这个陌生的他乡,我又接触到了许多实诚善良的当地人,在这个地方,我几乎居住了有一年,也游遍了当地城乡景点,临别时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感怀甚深,真的不舍。如果不是儿媳妇要生孩子需要我来照看,我会还在那里谋生。
#如果退休了你最想去哪里养老# ,看到这个话题,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云南玉溪,虽然在那里生活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已经从心里已经爱上了那个地方。
我曾经和我的姐妹们说过,等老了干不动了,就结伴去玉溪买个小房子,那里人们心地纯朴,生活水平不是太高,还有良好的高原环境孕育出来的五谷杂粮,更有四季如春的气候,能在那里养老,实属胜似天堂。#头条创作挑战赛#
【玉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近年来,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玉溪市坚持“四个不摘”的要求,接续奋斗,精准施策,在产业、就业、教育、饮水安全等方面持续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玉溪如期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市贫困人口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了保障。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3927元,比2015年增长了375%,2021年达15812元,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十年来,玉溪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改革发展质量。十年来,玉溪实施“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实施C、D级危房加固改造、拆除重建16.98万户,全面消除全市农村“4类重点对象”D级危房存量,实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惠及农村68万人。十年来,玉溪大力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积极推进社保扶贫法定人员全覆盖,4469名脱贫患者得到大病医疗救助,4310名残疾脱贫人口纳入低保,3837个脱贫劳动力参加公益岗位。十年来,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全面提升,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406处,受益人口182.5万人。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提升,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