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耿彦波,投资5000万修缮大院,被无数百姓骂其“中饱私囊”,可当他调任之时,成千上万老百姓自发上街为他送行,更是感激涕零道:“翻身不忘共产党,巨变离不了耿市长!”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话,或许就是耿彦波一生的写照。
2008年,耿彦波被调往大同担任市长。彼时的大同和大多数山西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匮乏、产业转型困难的尴尬局面。
初到大同耿彦波并没有急于制定什么方针策略,他自感对于大同了解太少,随即他开始在市内四处走访。
大同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云冈石窟、华严寺、古城墙都是大同的文化标签。
可当时映入耿彦波眼帘的却是残破的古城墙,污水横流的大街小巷,四处乱搭的违法建筑。此时的大同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反而更像是一座城中村。

随即耿彦波提出了“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立”的思路的城市规划。
然而这个计划虽然听上去相当美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想要造就要先拆,当时大同街面上有着许多的违规自建房,然而明眼人都明白,敢于明目张胆修建违章建筑,还压着马路红线的,绝非等闲之辈。
然而耿彦波却是不管不顾,他强顶着压力将这些违规建筑通通拆尽,当时社会上对此举可谓是怨声载道,甚至有人给他取了一个外号“耿拆拆”。
接着有人翻出了他之前的就职经过,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耿市长早就是一个拆迁狂魔了。
1995年耿彦波当选灵石县县长,他刚一上任就大手一挥决定斥资五千万修葺当地的古建筑王家大院。要知道,当时灵石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一个亿。

当时灵石县人民怨声载道,甚至有人骂他“耿疯子”。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然而即便如此耿彦波也没有丝毫动摇。
几年后王家大院修缮完成,耿彦波也被调往榆次主政。此时王家大院的经济效果尚未展现,在耿彦波离开灵石县时百姓们对他一片骂名,甚至还有人故意拿出花圈为他送行。
然而他初心不改,在来到榆次之后又主持修复了榆次老城,当时由于榆次的地标性建筑凌云大厦和周围的古建筑群十分不搭,他大手一挥再次下令拆除凌云大厦。
当时榆次的百姓们对此怨声载道,甚至有人扬言要打断他的一条腿,然而耿彦波却是说道:“那我就把另一条腿留下来继续拆。”
直到多年后王家大院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榆次古城也是如此。此时人们才明白了耿彦波的良苦用心。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耿彦波的政绩:“在大同,他五年修了别人五十年都修不出来的路;当然,他也用五年时间花了别人五十年花的钱。”
在耿彦波在任期间大同城建资金从每年不到1亿元一举飙升到每年100多亿元,截止到他被调离时,大同共背负了287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甚至还一度传出了,由于资金缺口过大,大同市政府将要以5亿元的代价,将云冈石窟交予第三方进行保管。
2013年耿彦波被调回太原,此时大同市内的大部分建筑进度仅仅完成了一半不到,然而就是这一半也是耿彦波废寝忘食之下才能得到的速度。
为了能够让大同市内的项目尽快完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五点就会来到工地进行巡查,这个习惯他雷打不通的一直坚持了数年。
在这期间由于吃不好休息不好,他甚至曾晕倒过八次,身上也落下了不少的病根。而他在群众口中的外号也从“耿拆拆”变成了“耿黄牛”。

一次在医院做完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静养至少二十天,可是只过了四天他就在此出现在了工地上。
当时妻子红着眼眶骂他“你还要你的身体不?还要不要命了?”
然而耿彦波却是这样说道:“我还有时间,但是大同没有时间了,大同只有这一次机会,冲的上去就是一飞冲天,冲不上去大同将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直到他离任之时大同市的变化也仅仅完成了一半不到,不过此时群众们对于他的印象已经早不是之前的模样。
在他从大同离开的那一天,大同市民自发走在街上,高呼:“要想大同变香港,必须留住耿市长。”
甚至有人打出条幅:“翻身不忘共产党,巨变离不了耿市长!”
当时看着这一幕耿彦波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心中百感交集。
在耿彦波调离大同后数年,他规划中的大同开始渐渐成型之后,价值开始体现。此时国家开始大力政治环境污染问题,大同的煤矿业开始衰落,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然而随即大同开始将产业中心从煤炭转至旅游业,依托着耿彦波当年的一轴双城规划,大同市的旅游业收入不断增长,从2017年的483.13亿元,一直增长到了2019年的762.1亿元超过了全市GDP的一半还多。
如今,年过60的耿彦波已经退休,但他仍然闲不住经常前往山西的各处历史文化古迹调研,而其中许多景点就是他本人牵头重修的。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虽然耿彦波早已离开了一线工作岗位,但是当地的人民依旧不会忘记他。
杏花岭区职工新街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韦选卿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街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韦选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杏花岭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韦选卿简历
韦选卿,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山西太原人,201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3月参加工作。

历任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街街道办事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科员、综治办主任。
(来源:杏花岭区纪委监委)
太原市物资回收下元公司原经理崔志林违规报销个人费用等问题。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崔志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报销烟酒、餐饮等单位不合理开支共计4.6万余元;违规报销交通罚款、通讯费等应由其本人承担的费用,共计0.7万余元。此外,崔志林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2021年12月,崔志林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
【山西退休养老金真实金额】案例分享:[玫瑰]我坐标山西太原、1964年出生的,工龄31年,2014年退休时,不巧赶上了山西省最低平均工资1576元,比2013年同工龄同岗位的少了近300元,连续涨了六个年头,现在养老金每月才只有2631元 ...... 不知道能不能考虑一下,把我们山西企退职工的这个亏、给我们补回来?[祈祷]

[玫瑰]粉丝二:我是1960年出生的,工龄38年,2020年拿到手的养老金是2765元 / 月,坐标也是山西太原,可怜咱们企退职工..... 排骨都快吃不起了....
[心][心]大课堂点评:感谢山西朋友分享真实案例 —— 你们的养老金都不高,是低于全国2940~3100的平均线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山西的社平工资不太高,如果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你们的至少在3000以上!但是【重点来了[心][心]】
你们别灰心,因为,2021年养老金又要涨了[赞]即将落地! ——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仔细看看下方图片就知道了、99.99%实锤 .......
[玫瑰]对此养老金案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与全国网友分享观点,

金额收集不易、记得在文章下方点个赞[赞][赞]噢!
【下方图片更好看、有大彩蛋】
2013年山西省体育馆更名为“山西省体育博物馆”,挂“山西省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牌子。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山西省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为52人。
2009年荣获“太原市历史建筑”称号。
山西居民基础养老金一瞥
2009年12月起,国家确定基础养老金为55元。
2014年7月国家提标15元,基础养老金为70元。
2018年1月国家提标18元,基础养老金为88元。
2020年7月国家提标5元,基础养老金为93元。
2013年1月山西标10元,山西基础养老金为98元。
2018年1月提标5元,山西基础养老金为103元。
2022年1月提标5元,山西基础养老金为113元(65周岁为118元)。
太原迎泽区:228元(+10元)
运城:113元(+5元)
万荣:113元(+5元)
(数据采集:周凤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