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已经波及到厦门教师的编制了?网上一片哀嚎啊
自从赶上了疫情,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以前名校985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能手握好几个offer然后从中挑选,现在能拿到offer找到个工作就不错了。于是本科毕业的都去考研,想在校园里躲几年,实在不行就都去考公务员、考教师了,于是宇宙的尽头就是“上岸”。昨天厦门公布了市直属公办校发布校招方案,不少人直呼“厦门教师取消编制了”,改成了参聘制也就是合同制了,也就是说今年厦门招牌的教师就跟在企业打工一个性质了。
根据厦门招考的回复,可以得到几个关键信息,这次发布的是校招,所以校招没有编制了以后的社招也不会有编制,而目前在编的老师则不受影响。改成参编制了以后,其他待遇都不变,包括应届生可以享受的房补、人才引进补贴等,关于这一点集美教育局已经发布了相关通知,大家也可以等厦门其他区教育局的通告。不知道是不是跟岛内外扩建、新修太多学校有关,已经触及了编制率红线。
不得不说现在厦门的教师热门到有点畸形,很多考编也不是因为真的热爱教育行业,而是因为稳定,或许现在改成合同制挺好的,能真正留下热爱教育的人。#厦门新鲜事##厦门头条#
郑刚炮轰罗永浩,他的经历是怎样的?
郑刚炮轰罗永浩,他的经历是怎样的?他出生于一九七零年,福建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投资家。
疫情三年,每个行业都在内卷,特别是IT相关行业。自己在IT领域技术摸爬滚打10年,目前再一家企业担任技术总监同时也在厦门一所高校带大学就业实训课程,这两年的通过自己面试的人员和自己带的学生,让我发现一个现实的问题: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人才很难进入理想的企业。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所以我尝试去找出其中的问题,通过近半年的摸索,与众多企业和求职者沟通交流,才发现问题的根结: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很多求职者有技能,但表现不出来,很难让企业人事及技术主管发现求职者身上的闪光点。介于这些,我尝试去帮助和服务两个求职者,这两个求职者一个是毕业半年没找到理想工作的java开发人员,另外一个是从北京过来厦门有六年工作经验的全栈工程师。第一个是我带的过的学生,第二个是我面试没有通过的一个求职者。前者想学技术想成长,后者想拿一份满意的工资且稳定的工作。通过我一个月给予他们的服务与指导,目前两位已经成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并且与我成为了较好的朋友。所以我计划从2023年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希望帮更多的求职者实现理想就业梦。
1.性别:女
2.出生年: 1996年
3.身高/体重: 160cm/51kg
4.学历: 本科
5.职业: 教师
6.月收入: 4000
7.户籍地: 泉州
8.现居地: 泉州
10.有无房车: 无
11.有无婚史: 无
12.自我介绍(性格、爱好、家庭成员、爱情观等)及择偶标准或要求:性格温和善良,爱笑;家庭成员父母和弟弟;爱情观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身高170以上,学历大专以上,人品好,有责任心,善良孝顺,脾气温和,沟通能力强的,最好是自己创业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也行。(最好是在泉州或者厦门发展的,要是谈成了,可随男方去他那里工作)
#你会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吗# 我跟前女友从2009到2013 从厦门相互认识到过来深圳一起同居,我们相识在我当时从厦门准备辞职到深圳过来找工作火车上,当时她去佛山找父母 ,看她非常健谈 ,娇小可爱,在火车上一起欢声笑语,到站后留了联系方式,她当时给我取外号傻蛋,我们就这样联系上,在后来聊天里,我们就喜欢对方,来深圳5天面试了4家单位,三家让我上班,算是非常顺利,面试结束后就回厦门辞职, 我和她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在后面一段时间她觉我们俩个异地恋不靠谱就提出分手,让我痛苦万分痛苦,刚好在国庆节前夕,经过我跟她多次交流沟通,答应回厦门相见,想当时09年在厦门每个月工资才1500,过来深圳直接4500,工作几个月有大几千的存款,那时候自己特别满足感,到厦门立马去中山路周大福买了近两千的项链送她做礼物,经过我的努力我们在一起了,国庆期间我就在她宿舍住了下来,但当时我们都没突破黄线,在两三年时间里我们过起了异地恋,要吗节假日我去厦门找她或者她从厦门过来深圳找我,有一次她在周末说想我周五坐车过来深圳,那次后我们开始了我们俩经人事第一次,有了那次后我们两个感情升温,同年年底刚好家里让她回去相亲,在我要求下第二年她过来深圳找工作,我们就这样同居一起,在深圳磕磕碰碰,感情不好不坏,在一次拉扯争吵中,她直接报警,当时破防了,后面分开,现在回头看一切都是云烟
<<求证>>
如梦
如幻
至阴地府
至阳天堂
关谁的事呀
说了谁信呀
追梦追呀追
轮回中
低谷处
你帮我
心意耶
到底密宗
还是暗恋
温故知新也好
沉滓泛起也罢
究竟不可思议
怪我咯瞎操心
说来说去
无非
灵魂缘何出轨
【作者简介】林鹏发(笔名老鹏),男,籍贯龙海,作家,医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中国社会报》《中国中医药报》《农民日报》《文汇报》《人民代表报》《福建日报》《福建人事导报》《福建科技报》《厦门日报》《厦门特区工人报》《广州日报》《泉州晚报》《闽南日报》《诗刊》《六月杂志》《福建畜牧兽医杂志》《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福建农业杂志》《管理观察杂志》《网络财富杂志》《龙海通讯》等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散文随笔、诗歌、通讯、论文等各类作品800余篇(包括专著累计上百万字) 以文会友, 以文辅政,志求真理,曾得到施性谋(时任副省长)的表扬和勉励(赠言):"达观世事坦诚心,大胆文章豪放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