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先被成都选调录取,元月就拿走三方协议。后边全国招警联考被上海浦东边检总站录取,去成都要回三方协议,出了点故障,给予帮助的人,同时又劝退我们,搞得我们不自信了,紧急中放弃了上海,如今痛悔!而去了外乡成都更是心痛!工资三四千,高新晋江房价三四万,小面积几乎买不到,都是150以上,要五六百万,有五六百万,值得把这样的人生投资成都吗?不知可以东山再起吗?值不值得上个留学硕士落户上海?这选调生辞职不知可行不?值不值得去冒险??请大神给指点迷津?
【2022年兰州新区工作会议报告(十二)坚定不移在综合改革上求突破,释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力】
三、坚定不移在综合改革上求突破,释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力
聚焦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将改革作为推动清除发展障碍的务实举措,进一步对标深圳、浦东等发达地区,以虚心拿来、善于集成、真抓实改的魄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活力。
着力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再突破。进一步理顺园区、镇(中心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探索在部门推行“大科室”、在园区推行“大局办”,推动机构更精简、权责更清晰、人岗更相适,确保运转顺畅、协同高效、落实有力。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调力度,推动机关干部向镇下沉,优化镇组织机构和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与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
着力在“放管服”改革上再突破。立足跻身营商环境“国评”第一方阵目标,率先推行商事登记一业一证、电子亮证全覆盖,政务服务全域办,企业开办“分钟制”,高频事项“分钟批”,建设项目“自监理自验收”,项目建设信用承诺监管等改革。深化“承诺即入、先建后验”项目承诺制,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企业简易注销,扩大“包容审慎”监管、不来即享、跨省通办范围,实行“一键直达、部门并联、团队上门”等代办服务,着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环节全要素,构建全方位系统改革体系,以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形成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兰州新区样板”。
着力在绿色金融改革上再突破。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体系,加快建设“绿金通”平台三期,全年注册企业1300家以上、融资150亿元以上,新设更多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探索绿色项目收费权、经营权等抵质押融资模式,有序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成立兰州新区银行法人机构。举办“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论坛,扩大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影响力。打造区域绿色金融中心,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着力在国资国企改革上再突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健全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国资监管机制,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社会资本撬动汇聚。完善企业债务化解体系,规范投融资担保行为,多措并举盘活资产,持续提升盈利水平,不断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集团公司间同类业务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加大优秀人才储备力度,创新薪酬管理体制,制定“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有效发挥国企支撑引领作用。
着力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再突破。用足用活国家《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政策。实行工业“标准地”出让,出台工业用地综合评价机制,探索产业链供地新模式,加大闲置土地、低效项目处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力推进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数据要素规范流通,资源环境市场交易改革在兰州新区率先推进。
着力在其他领域改革上再突破。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国企+村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输转力度,推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走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盘活存量资源,充分挖掘释放各种闲置资源潜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探索创新产教融合、技能实训、职工创新、自主评价新模式。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推进红黑榜、双公示、“互联网+监管”,落实“逢报必查、逢办必查”信用信息核查机制,有序开展信用修复。
【国家级科普基地!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和这艘实习船入选】由武汉这家军工船厂建造!共10家入选,3家属于船海类!
5月21日,交通运输部、科技部正式发布《首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名单》,在10家入选名单的首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中,包括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及“育鲲”号、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大型水动力实验中心(临港基地)等3家船海类科普基地。
其他入选的科普教育基地还有中国铁道博物馆、桥梁博物馆、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港珠澳大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科学馆、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道路绿色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浦东新区南汇新城,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六大展馆,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
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于2009年5月建成,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为三层,展示内容包括续篇、关怀篇、历史篇、专题篇和未来篇,以图片、图表、实物为主,采用场景复原、模型、沙盘、展柜、展台、影视多媒体和声光电等形式,记载了百年校史和中华民族有识之士对民族高等航海教育事业的探索与追求。
“育鲲”号是大连海事大学投资建造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设计、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该船总长116米,型宽18米,型深8.35米,设计吃水 5.4米,总吨位6000吨,航速为每小时18海里,持续航行能力10000海里,该船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和安全性,于2008年投入使用。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大型水动力实验中心(临港基地)占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自2009年起动工开始建设,建有世界最大的大比尺波浪水槽、国内最大的土工离心机和大型海港内河综合试验厅。
据了解,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和科技部出台了《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启动了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建设,并根据该管理办法按程序遴选确定了首批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