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我们这个小城市的公务员考试就要开始了。和全国一样,和往年一样,报名的人还是非常多,但是考上的人毕竟是少数。
什么样的人才能考上公务员,或者考到事业单位呢?
近些年来,我们单位聘用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考上了公务员,或者考到事业单位去工作。
前前后后大约有20多人。但也有一些人,已经参加工作10多年,仍然没有考上,身份依旧是聘用人员。
根据了解和观察,能够考上的人都有以下一些优点。
正规大学毕业。能够考到较好的大学,说明在上学时学习勤奋努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工作和写文章时有一些好的思路,说明肯动脑筋,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言语表达流利清楚。每个人说出的话,都是经过了大脑的思考,能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强。
文字写作功底好。每个人写出的文章好坏,和自己读过多少书有非常大的关系。平时不读书,胸无点墨,肯定写不出锦绣文章。能够写好文章,说明不但阅读量大,而且勤学善思。
有一定工作经历。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学到的大多是一些理论知识。如果在基层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够灵活运用,学用结合,说明有一定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的能力。
做好备考准备。考上公务员的大多都是有复习经验和准备的人,需要不断地坚持备考,不断积累知识,看教材、做历年真题、模拟题等。不做任何准备就考上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小霞是一名本省一本毕业的学生,到我们单位做一名聘用人员,当时我问她,你上了这么好的学,做一名聘用人员不觉得有些亏吗?她说,我喜欢这个工作,先干着再说吧。
她的优势很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了,基础扎实,头脑灵活,口齿伶俐,文笔优异。仅用了一年时间,她就考到了一家事业单位。
小月虽然上了一所三流大学,但是人特别聪明,在摄影和视频制作方面很有特长,文章也写得不错,兴趣广泛,爱好众多,知识面较宽。在我们单位工作三年后,也考到了一家事业单位。
对我们单位每一个考走的同事,我都作了一些分析,从他们自身表现来看,他们综合素质都比较高,个人有一定工作能力,基本上都符合上述几个因素。这样的人,没有考不上的理由,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有几句话想说说......
海南:高级教师将实施聘任制,破除聘任“终身制”,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岗位“能升能降”,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第一句话想说,这个办法的出台有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有没有充分征求高级教师的意见?不会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办法吧?一位高级教师职称是经过艰苦打拼才获得的,谁有权利能让他能升能降?为什么专对高级职称?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国家两院院士是不是也要这样?公务员是不是也要出台一个能升能降的办法呢。
第二句话想说,从表面上看这个办法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但是,想一想高级教师只是少数人,激励的面太小啊。
第三句想说,这个办法操作起来有难度,好端端的一位高级教师有什么理由让他下来呢?校长会不会滥用权利?会不会人为造成教师间的矛盾呢。
只是一种担忧,没有别的意思,不知对否?请指正。
#事业单位合同工能不能干。稳定吗#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事业单位人员本身就是和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你所说的是进入了体制的事业编人员,还是事业单位的临时聘用合同工。如果是事业编人员,那么已经进入了体制,只要不违规违纪,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说是事业单位聘请的临时工,就具体看你的规划打算了,如果不论工资待遇单说稳定,基本还算稳定,一般不犯大错单位不会辞退。
如果是事业单位临时工,具体需不需要干,要看你的现状、目标和定位。可以干的几种情况:一是年龄偏大,或者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术,没有更好的就业岗位;二是比较年轻,具备考进体制内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能力,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三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纯属为了找一个工作打发时间。不能干的几种情况:年轻,有学历,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等等。
因此:到底能不能干,不在于是不是合同工,因为除了公务员、老板以外,其他的都算是合同工。到底能不能干,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