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变节、叛变的三个叛徒,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0000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经过7昼夜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在被俘的人员中,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三个团级干部投敌叛变,对新四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赵凌波,四川泸县人,历任红二十五军经理处政委、223团政委,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等职务。曾参加过鄂豫皖、鄂豫陕边区反“围剿”和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75师政委。抗日战争中,历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新四军第3支队参谋长、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北撤时,赵凌波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在皖南事变中赵凌波被俘后叛变,任反共副专员,专门帮助敌人从事策划清剿活动。1942年,赵凌波化妆潜入安徽繁昌湖阳的新四军地方武装驻地,谎称从国民党监狱逃出来寻找部队,企图打探我军的情况,被我军57团二连指导员认出来,将其抓获。

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傅秋涛知道后,派兵将其押到苏北军部进行审判。不料,在押送到无为县石涧埠附近时,赵凌波突然向国民党设的一个据点跑去,负责押送的57团战士当即开枪将其击毙。
赵希仲,陕西长安县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36年到延安后,担任军政干校军事教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军事教员、主任军事教员。1938年,调任新四军军部任教导总队训练部长、副总队长。“皖南事变”时赵希仲任第一纵队参谋长。在突围时,赵希仲被国民党108师俘虏后叛变,供出了新四军在皖南的人数、武器装备、军事行动及新四军领导的姓名、籍贯、等大量信息。
赵希仲还发出退党声明,宣布效忠国民党。随后,赵希仲被国民党任命为上饶集中营中校军事教官,主要做被俘人员的感化工作。后来,在日军逼近上饶时,赵希仲逃到浙江金华,因语言不通、形迹可疑,被日军抓获,做了半年杂役后给释放了,赵希仲又流浪到义乌,再次被日军抓了起来,到日本宣布投降后,赵希仲释放后跑到甘肃做小买卖,后来回到老家。

1950年,赵希仲隐瞒叛变历史,参加工作。1951年,赵希仲调到甘肃兰州西北新华公司任副经理。后来赵希仲曾叛变的事情暴露,惶惶不可终日的赵希仲投黄河自杀而死。
刘厚总,湖南耒阳人。历任乡赤卫队队长,湘南赤色游击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务。1938年4月,刘厚总随湘南红色游击队下山编入新四军,任军部特务营副营长。1938年9月,刘厚总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刘厚总返回新四军军部,被任命为军部副官处第三科副官。
1941年3月12日,在“皖南事变”中突围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经过近两个月转移,来到安徽泾县赤坑山上的蜜蜂洞,刘厚总和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和警卫员四人住在一起。凌晨,刘厚总将项英、周子昆及警卫员三人枪杀。刘厚总取走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和黄金、银元、钢笔等物品后,下山向国民党投降。

刘厚总先到安徽太平县隔河里找到当地保长,保长将他身上的财物搜走后,并不相信他说的杀死项英、周子昆的事。刘厚总又找到驻在茂林镇的国民党军政部第十一卫生大队的担架连,连长也不相信他说的话、最后,刘厚总又来到旌德县玉屏乡,被乡公所押到了当地县政府。
4月28日,县长派人由刘厚总带路,到蜜蜂洞查看。因为项英、周子昆的遗体和负伤的警卫已经被我军转移,刘厚总带人到洞里后,只见到遗留的一些生活物品。
我党泾旌太中心县委获知刘厚总叛变的情况后,准备在蜜蜂洞附近将刘厚总击毙,刘厚总仓皇逃跑,投奔了国民党太平县党部。但国民党也不信任他,将其押送到国民党安徽省皖南行政公署进行审问。1943年,又将其押送到重庆,关进国民党军统局的渣滓洞看守所,到1948年才将其释放。
被国民党释放后,刘厚总先到九江一个盐铺当伙计,1949年5月,又到新余县他一个老乡开的盐铺当管账先生。在新余县公安局对全城核对户口时,公安局副局长黄宜蕃发现这个管账先生很面熟,很像自己当年为新四军参谋长周子昆当警卫员时,经常见到的项英副军长的副官刘厚总。在对管账先生的问话中,其回答的前后矛盾,非常令人生疑。于是,将其逮捕进行审讯,才算让刘厚总露出原形。

陈毅获知当年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凶手落网后,当天就给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打电话,指示公安机关尽快结案。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也给江西省委发去电报,希望早日严惩叛徒。1952年8月,刘厚总在江西南昌被处决。 三个叛徒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下面配图依次为新四军参谋长周子昆、副军长项英和陈毅元帅。
朱元璋偶遇一个名叫李保保的小乞丐,一把将其揽入怀中说道:“见舅如见母,以后你就把我当母亲吧!”于是大明多了一个战神。
1354年,朱元璋在滁州行军。他无意中看到了路边的一个小乞丐,感觉有点眼熟,但是想不起来是谁,朱元璋往前走了几十米然后突然转身向刚才的那个小乞丐跑了过去,来到了小乞丐的面前仔细端详了一番,一把将其搂入怀中,两人相拥大哭。原来这个小乞丐是自己的外甥,是自己的姐姐的孩子,名叫李保保。

当年朱元璋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叫李贞的男子,生下了李保保,在李保保12岁的时候,朱元璋姐姐不幸去世。后来天下大乱,李贞带着李保保四处逃难,靠着吃树皮到达了滁州,恰巧遇见了朱元璋。
朱元璋见自己的亲外甥生活的如此落魄,当即收留了他,将李保保收为自己的义子,并为之改名朱文忠。
朱文忠也是十分的争气,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渐渐成长为一名大将。1357年,19岁的朱文忠率领朱元璋的亲军随军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击败在池州的胜的兵,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也是越发的受到朱元璋的重视。
朱文忠的部队也是纪律严明,不许士兵肆意烧杀掠夺平民。在杭州一名士兵借用百姓炊锅,结果被朱文忠斩首示众,杭州城中因而井然有序。而在同年,朱元璋命朱文忠恢复本来姓氏,从此以李文忠之名行于天下。

1369年,李文忠开始讨伐北元之路,随常遇春逼元帝退位,常逝后由李文忠接管该部队,援助太原大退敌军。次年李文忠带军降服兴和,元帝死后其子上位后潜逃,李文忠带兵虏获元昭宗的后宫、将臣、珍宝等,降服五万余人。李文忠因此功勋被封为曹国公享世袭权。
1371年,李文忠奉命前去安定四川,建新城驻要塞后得返。次年,李文忠带兵击退北元军。1373年,李文忠带兵北攻,多方击退敌军,斩敌方将领,擒元旧臣,守护边防。
李文忠立下了赫赫战功,官位也是越坐越大,可是也让朱元璋对他的顾忌越来越深,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功臣若要反,必定会威胁到自己,朱元璋便对李文忠渐渐疏远。
朱元璋的疑心病越变越重,多次迫害功臣,李文忠看不过去,先后向朱元璋上过两次奏章不让他滥杀功臣,都没什么用,等到第三次上奏彻底惹怒了朱元璋,朱元璋不念旧情将李文忠押进死牢,准备秋后问斩,多亏马皇后苦苦求情,保住了李文忠的性命。最终李文忠被剥夺职位软禁在家。
1384年,李文忠抑郁成疾,朱元璋派淮安侯华中去医治,三天后李文忠还是不治而亡。朱元璋说李文忠是被毒死的,于是将负责医治的医生和侍女全部给处死,削掉了华中的爵位,赶到了四川。
当然李文忠的死因一直是众说风云,有说是病死的,也有说是被华中毒死的,还有说是朱元璋暗中授意某位医生下毒,诬陷是华中做的,可以借此打压华中不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总之不管李文忠死因为何,肯定和朱元璋是脱不了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