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待了2个月,发现南京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南京旅游业并没有那么旺盛,南京是六朝古都,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奈何南京景点太过分散,历史跨度比较大,没有做好规划和保护,很多景点已经融入城市景观,缺少观感和冲击。其次游览南京古迹不做点历史功课,恐怕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对于年轻人来说吸引力不大,所以人气和其他城市相比稍显不足。
第二,南京人都喜欢考事业单位,我有个朋友在南京某国企上班,她男朋友是公务员,家里长辈也都是在事业单位,清一色的铁饭碗工作令人羡慕。朋友告诉我,南京大公司比较多,私企发展状况一般,对本地人没什么吸引力,一般毕业都是去公办单位,南京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很惬意的。
第三,南京名校太多了,985、211就有十所,大学阵容堪称豪华,素有“天下文枢”的称号。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就在南京,古时候一半以上的状元出自这里,南京重教的氛围源远流长。南京那么多优秀人才,也难怪吸引那么多大公司到南京发展。

你对南京有什么看法呢?#我要上头条#
巜例举几个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世上百人百态,五花八门的。到了老年的时候,社交活动收缩,所见所闻所感有限,虽说眼不见为净的,但是在自觉和不自觉的也看到了一些老人的生活状态。
我楼下的一个老人,八十多岁了吧!前几年在小区的旧货收购的地方,还和我一起挑选一些书籍看看,在楼下的空地上,他还种植一些花草树木的。平时和他的老伴,一起在小区里走走停停的。平时也是沉默寡言的,他原来是个公务员。后来他的太太走了,他就不再种花栽草了,每天一、二次在小区的周边走一圈,我们是点头的相识,只是从耒没有过深入的交流。只知道楼下的老人,儿子是医生,现在据说住一起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是高层住宅的常态。
我的一个牌友,巳经七十了,住在浦东曹路一带。他买入了一个底层的房子,有后花园,旁边挨着围墙。他充分利用了空间,搞了一个很大的花园景观,有盆景花卉几百棵之多。在后花园搭了间违章建筑,搞了桌麻将桌,每天下午总有几个人热闹一番。晚上,喝上一杯白酒,点燃起了香烟,一天的日子就结束了。

一个上海某电机厂的高工邓,在往年的工作上有联系的。后来成了好朋友,联系更加多点了。他儿子是博士,早年是辉瑞公司的财务人员,因为工厂在大连,长期出差就辞职了,去了加拿大,干起了公务员的工作,成家立业生儿养女了。上海只存下老二口。邓兄人长得英俊潇洒,尤其是一双眼睛,带点蓝色的,如费翔一般的,很有女人缘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受到过女性的诱惑,有的很直白的。这些情况我们都是掌握的。他只是坚定的抵抗,尚未落入谷内。当然同事朋友里面,也有风流之辈,是真刀真枪的,这也是为我们所知的。我们看到浓浓的烟雾缭绕,其中的火一定是很旺旺的。邓兄坦言,一生最大的遗憾便是只结识了一个女人一自己的老婆,再也没有染指第二个女人,他征询我们,他这辈子白活吗?我们也直言,你的认知只是想当然的,一分情缘一分债,无债一身轻呵!你在羡慕别人的风光无限的时候,他们正愁着一屁股的烂债如何了断呢?更有甚者,外面的私生的儿子女儿找上门来,寻得一分遗产呢!风流韵事的债务也是要偿还的。

别看社会上的不少人,面带微笑,仿佛轻松自如的,说不定惹着一身骚气无法摆脱呢!
#文旅部原副部长李金早被双开# 李金早落马令人感慨,广西高官、商务部高官,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印象最深的是他积极响应、推动“诗与远方”两部合并。据了解,李金早被查,缘于中央巡视发现的线索,他的问题早在他在广西任职期间就频频发生,多次被举报。
李金早,发迹甚早。印象中他年过四十,就出旅游大市桂林市长。当时有地方媒体称赞他是
“桂林60年一遇的杰出市长”。李金早主政桂林时,主持修建了两江四湖,成了外地人来桂林必看的景点,如同武汉的户部巷、黄鹤楼。有当地“市民”评价:两江四湖充分利用水源(漓江、桃花江),让本来比较单调的景观瞬间丰富了,湖边树木郁郁葱葱,亭台楼阁精致,是不同于武汉壮阔之美的秀美。与此同时,李金早主政期间,桂林实质上放弃了原有还不错的工业、制造业,原来一个工业强市,现在的产能和体量已排在广西诸市末尾。而李金早东窗事发,被举报的问题,也是发生在桂林和广西省会。

当年的李金早意气风发。36岁就是桂林市副市长,41岁桂林市长,43岁就当到省委常委、省会市一把手,副部长级。年纪轻轻升得高位,他有更高远的想法,但同时面临平台期又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面对巡视发现的线索和问题,其实都是坐实的,李金早表面是支持巡视,实则是彻底对抗。今天的通报也讲得清楚,李金早,对抗组织审查,出尔反尔、欺骗组织,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频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家风败坏,生活腐化,伙同家人收钱敛财;把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一窝腐”的家风之败坏,个人生活之腐败,数字巨大的贪贿,等待最终判决后的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