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网上看到一张绝妙的公考题,这道考题出的太绝了,很多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题目问的是,树干为什么常常刷成白色?有四个选项,分别为防火、灭菌、防牲畜啃食和区分树木。
看到这道题,想起了我上小学五年级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全年级的学生每人领一棵小树苗去南地种树,树上还绑着卡片,写上班级和姓名。
这件事情也算是我上十几年学,唯一的一次正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惜,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我记得每到冬天的事情,外面的树常常被刷成白色的,不刷的,就会用麻绳把树干缠起来,缠到一定的高度。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刷成白色和缠麻绳都是为了取暖,但是看了一下,没有这个选项。看了答案才发现,真的是想象不到。
看来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说说看,你觉得下面哪个选项才是正确答案呢?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一起讨论讨论吧!#每天一道公考题#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她们这是自己乘凉还要把叔砍了#考公# #公务员#
不同行业的内卷程度是不一样的。考试行业内卷度最高,它的评价标准极其单一粗暴,就是分数,从小学考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后到公务员……。在考试行业,所有人全部精力都围绕单一指标分数转动,这让大部分精疲力尽。公务员系统也很内卷,但内卷度稍微低一些,这里的评价标准就多了很多,工作能力、思想占位、人际关系、家族背景等等,评价标准多元后,参与这一竞争的人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佳策略,比如有人就是擅长工作,那就使劲把工作干好,有的擅长人际关系……在这个领域某些人还是一定程度发挥自己创造力。经商领域,内卷度比以上又小很多,为了达到挣钱这一目的,商人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比如有的就是技术牛逼,有的管理牛逼,有的人脉牛逼,有的口才了得……。它支持各方面能力发挥,于是这个行业给人创造性的空间更大。凡是一个人能主动发挥自己创造性,他就能活得更有价值感。学术领域,除非不如拿职称搞项目,自己潜心没有危险性的研究,否则也很难发挥自己创造力。
考试行业是最不可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的。写作文能发挥自己创造力吗?做数学题能吗?写申论可以吗?……。考试领域所有都有标准答案,连作文都有标准的模式,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亦步亦趋,这有什么创造性。这让所有加入考试大军的人都相当痛苦。
内卷背后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整个社会价值观单一化。比如你就是要分数高你才是好学生,你就是要有钱你才成功。我并非说钱不好,权力不好。而是如果所有人都朝着分数钱权力赛道走,会挤爆踩踏的,现在就是踩踏事故多发,多少人被踩在下面。而是还要有其他的价值值得我们去追求,比如美,比如道德,比如真理……。不只是这些抽象的了,比如我就喜欢养猪,喜欢做菜,喜欢栽树,喜欢当农民,喜欢扫地……当普通的职业也获得尊严时候,我不信人人还使劲去挤。
现在一个娃儿大学毕业了,说我不想去考公务员了,我就想去养猪了,整个舆论,从亲戚朋友会把他压死。三六九等的职业分类,把所有人定得死死的。我绝非说养猪就一定让这个人生活幸福,非也,养猪可能让他负债累累,但起码这样一个可能性打开了,试想如果他养猪成功,它能打开多大的空间啊。要允许异类。
我们现在有家长带娃儿逃离应试教育,去大理做家庭教育。有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搞乡村产业。有无数的城市年轻人做自由职业者。这些全部都是最可贵的探索,这些人全都是在不断的反抗那个内卷结构,寻找新的空间。
我退休前做过中学老师,搞过新闻采访,当过公务员。最让我引以为傲有成就感的还是教师这个职业。记得刚毕业那年,我一上班就接手了一个初三毕业班,还有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中考了。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城只有两所高中能有极少部分学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改变命运。我所在的乡镇中学,虽然每年也招收七八个班,三四百名学生,绝对多数都是毕业既失业,回到所在村子里。如果考不上县城的高中,想通过高考是不太可能的。我班里的班长是个极具潜质的男孩子7,语文成绩相当好。我教语文,又是班主任,自然对他很赏识。可他的数学成绩不是一般的差,物理化学就更别提了。听数学老师说,他在数学课上都在看小说。老师给他这个学生干部留面子,才没当众没收。我找他谈心,指出数学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说,数学根本听不懂。但他在写作方面,真是算得上奇才,我特别欣赏他的文笔。但我深知,一个农村孩子,要想跳出农门,考学是最好的出路。我决心帮助他,哪怕他的数学成绩提高一分,我都会给他充分的肯定。我还从城里中学给他找学习资料,让他没过门的嫂子帮他抄下来用,经过一段时间恶补,他的成绩有所提高。但因为离中考时间太短,尽管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免强过了本校高中的分数线。他很苦恼,我鼓励他别泄气,两年以后如果没考上,我找关系让他到城里最好的高中去补习。因为我还在这个学校教初三,他遇到困难也时常会找我。我的鼓励对他的学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那时候高中是两年制,两年后他参加高考,还是不出所料的落榜了。我的中学老师有的在县一中高中部任教,我请我的老师帮忙,把我这个最得利的学生推荐到那里去补习。可他有两个哥哥,大哥已成家,另立门户。二哥高中毕业,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因为家里还有高龄的爷爷要每天吃药,妈妈又刚生了小妹妹,一大家子人,就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确实够难的。我把安排好他去补习的事和他父母说了,他爸面露难色。说两个哥哥都高中毕业,没考上就没钱补习。特别是他二哥,高考只差一点点分数,再补习一年考个大学没问题。可家里条件就这样,他也只能放弃补习,回家务农了。听了他家的情况,我说,家里没钱,我先帮他拿钱去补习吧,我相信他,明年一定能考上。我是认真的,当年20出头,还没成家,自己赚钱自己花,帮助一下这个有前途的学生,还是不成问题的。他的父母感激我的诚意,连忙说,怎能让老师花钱呢?您帮助孩子已经够多了。学生顺利去补习了,一年后他收到了北京商业学院(现在的北京工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现在在北京开着自己的公司,幸福地生活着。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联系不断,我的孩子考学,工作,结婚,他都主动给与帮助。前两年,他的大女儿结婚,嫁到上海的一个有钱人家,他提前一周就把我和老伴儿接到上海,参加他女儿的婚礼,更是让我们顺便旅游。现在我儿子也在管理公司,许多问题是在他耐心帮助下得以解决。真的是前人栽树,后入乘凉。现在还经常来看我的学生,有公司老板,特级教师,中学校长,全国劳模,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也有普通的护士,医药公司员工,商场导购,他们大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但他们给我的爱却一点儿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做老师,还不错。
兄弟姐妹之间巨大的差异应该是父母的观念和态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乡镇普通办公人员,本人在读女博士,有个小三岁的弟弟。
父母都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他们工资不高,但是也算双方都有工作,生二胎并不符合计划生育规定。不过即使是冒着丢工作、被罚款的危险,我弟弟还是出生了!
听姨妈们说:原来我出生时就有计划生育政策,看了是女孩本来决定送人,都装在提篮里要提走了,最后还是没舍得。也正是在这种鸡肋似的思想影响下,从小到大,我就没有受到过公平的待遇。
从我记事起,父母都给我弟买好吃的好喝的,给我弟很多零花钱,还让我弟不要告诉我!可惜我偏偏又聪明心细,每一次知道真相都只能默默流眼泪。
记忆里我爸教育我好好学习的话语就只是:我们家只有一个门面,以后是你弟的,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我们也没东西给你。
一次在山上种了一百多棵树苗,大汗淋漓的时候我爸居然说别以为你现在参加种树了以后就有你的份,所有的树都是你弟的。从小就想离家出走,因为随时都能感觉到在这个家里是多余的,也养成了我很自卑,安静的性格。而我弟,因为父母一直宠着,自私、嚣张跋扈。
本来父母不愿意花钱供我上高中,奈何我成绩好,我爸又爱面子,考的重点高中还免学费入学。改变性格的道路从离开家开始!
高中时期很苦,自己租房做饭,每次想要生活费,我爸总说家里穷,他先去亲戚家借点(其实那会我家在做生意,经济条件真的不错的),我只能省吃俭用,从来不敢买肉买衣服。
不过好在我是独自一人待在县城,尽管生活上苦些,毕竟看不到家里烦心事,顺利考上大学。三年的高中让我非常自立,为我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相比之下,我弟高中时期父母给他包了餐厅,负责一日三餐,牛奶不断,还有很多零花钱。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发现了我们姐弟俩性格之间的巨大差异:我能吃苦、不浪费、做事不求人。而我弟,自私、到处借钱、赌博。
高二的时候因为借了太多同学的钱,我弟被我爸妈发现了,他们跑到学校陪读,可能因为我弟智商也不错,总算悬崖勒马,考上重点大学。正因为如此,对我弟的放纵和宠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我大学毕业后考了公费研究生,之后又读博士,我爸觉得反正不要家里花钱,就同意我继续求学。我弟大四时,我接到辅导员电话了解家里情况,说我弟在学校到处借钱,是不是家庭情况不好,呐尼?
那会我才给他打过生活费,打电话问家里才知道,家里也刚刚打过钱。后来陆续接到好友电话,说我弟给他们都打电话借钱了,问我弟是否被传销骗了。立刻给父母买了票去弟弟学校,才发现我弟迷上了网上赌博,沉迷游戏什么的都不说了,把室友们都气跑了就算了,班里每一个人都被他借过钱,所有同辈亲戚都被他借过钱,一个大学生,借了六七十人的钱,将近十来万,挂科挂了八门,这已经是很大的事了吧!
可是我爸妈做的,就是让他把欠的钱都写下来,一个一个去还钱,那会我弟要考公务员,连句重话都没说,我表示他们的处置方法不妥时,他们竟然给我说:只要他考上公务员,我们就原谅他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想改变父母的想法,真的已经根深蒂固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弟考上公务员后仍然持续发生,我弟赌博的事,他们不仅对亲戚隐瞒,连我也不告诉,一次我弟偷偷划了我妈账户的五万块,她竟然交代我不要告诉别人,免得把他名声搞坏了!
正是因为这样,去年继续赌博的我弟再次东窗事发,给四五十个app借过钱(我竟然第一次知道借钱的app这么多),给所有的朋友同事借钱,加起来三十多万,我爸妈选择的只是给他持续还款,甚至自己出去借钱……期间我咨询了许多朋友,给了一些意见,比如不帮他还钱让他有点压力,但是父母根本听不进去。
即便经历了这么多,我弟还是狂妄自大,毕竟总有人擦屁股。而我,不赌博也从来没给别人借过钱,别人眼中的乖乖女,也始终不过是多余的。
直到现在,父母仍然没有觉得他们的观念和教育方式错过,即便我弟犯一千次错误,他们都可以在他稍微有点改善的时候忘掉所有。
/网友投稿
钱少压力大,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的工作...
生存是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是琴、棋、书、画、诗的一朵花,生存是为了生存,而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在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不能像动物一样吃饱穿暖,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食物、空气、水等。去生活,而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如何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更接近我们理想中的自我。
为了吃饱穿暖,避免遭受饥寒交迫,我们只能外出打工,而“尝自人事,皆服口服”,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满足自己最底层的需求。
“饥寒交迫被削减,但这不利于自己的健康。”虽然饥寒交迫,但身心都感到疼痛。比起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更让人难过。不仅要挣这五桶米,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尊严。你怎么能为达官贵人服务?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真实的只有两个,一是钱给的不到位,二是心里委屈。你挣着微薄的工资,努力对杜佑谦虚,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日子?
人生如何成功?他认为人生成功有一个方程式,那就是人生的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即使我们天赋普通,只要抓住这个等式,我们也能轻松获得成功。
那么你是如何成功经营企业的呢?他说,一个成功的企业有七个要素,即利润、欲望、诚实、真正的实力、创新、乐观、永不放弃。如果你在企业经营中把握住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企业就很容易变得强大。无论是人生的成功,还是管理的成功,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努力实现自我。
工作满足物质需求。
我们需要工作,因为工作会给我们回报。我们用这些薪水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世界上许多关系都依赖于金钱。甚至有人感叹:“穷了,父母就不要孩子了。”如果你太穷,连父母都会看不起你,更别说别人了。
我们也需要通过工作赚的钱来养老妻儿,对父母长辈表示孝顺的尊重和关爱。我们整天在公司里辛苦工作,领着微薄的工资,忍受着最好领导的困难,却只赚到几块钱,好让我们心爱的亲人能有吃有穿。
在古代,我们有这样的传统。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官,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认为学者就是学者是不够的。”如果你只想过舒适的生活,你不能被称为学者。
“立心为天下,立命为民,继绝学为未来,开太平万代”。读者的志向应该是深远的,而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追求。
“你有一个国家学者的名字。当今世界一片混乱。皇帝已经失去了他的位置。他希望你会担心你的国家,忘记你的家人。他有拯救世界的意思,但你什么也不能说。这也是龙源的禁忌。你为什么要和你说话?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于地,何以上下之间为恶?”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永远利他。当我们有很大的能力时,我们会为别人付出更多,而当我们没有能力时,我们会付出更少。“如果我们住在寺庙的高处,我们会担心它的人民,如果我们住在远离河流和湖泊的地方,我们会担心它的君主。”我们在给予他人中追求生命的价值。
现在想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的初衷都是在体制内轻松工作,升官发财。如果我们都为了安逸和升职发财而考公务员,国家管理机器还能用吗?"
“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写在政府机关,决定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员。连岳说:“一个好的服务员,是眼睛里有活,不怕累不怕苦,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的人。”
工作不断进步。
什么是勤奋?它聪明而进步,我们决心为进步而奋斗。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必须不断地磨炼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思想。“只要谢幕时的灵魂比开幕式开始时高贵一点,即使我们活出了价值,即使我们配不上这种生活。”
他提出“六个提高”作为磨炼心灵的指南,第一个就是和别人一样付出努力,在工作中努力学习,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每天向前迈出一小步,未来就会有质的飞跃。“把你的精力投入到一个领域,深入钻透它,你就会明白生活的真相,了解这个世界,让一切成为可能。”
一个优秀的画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掌握了优秀的绘画技法,然后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他的绘画规律才能延伸到方方面面。
一个种树人,日复一日,投身果林,磨砺出高超的种树方法,把种树获得的规律,搬到教育和官场。
我公公上个月去世,收拾遗物时发现公公婆婆居然有存款1050000,我提出让婆婆把这笔钱给我保管,没想到婆婆一口拒绝。我气得大骂:“你一个孤老婆子,要这么多钱干嘛?难道想贴给外面的糟老头子?”婆婆听了居然叫我滚。
我公公婆婆是村里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前好多年他们就开始种树卖钱,后来有了本钱,他们又在村里建养殖场,专门养猪和牛,这些年规模日益壮大,他们又开始建农庄,吸引城里人来体验采摘和农耕生活,赚得盆满钵满。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都考取了省城的贬值,我是事业单位,他是公务员,虽然两人工资都不是很高,但有公公婆婆之前给买的婚房,日子过得也算惬意。
尤其生了孩子之后,公婆因为没有帮我们带,每个月给了我们5000元的保姆费,正好我妈退休了,我就让我妈来带孩子,一个月给它3000块,婆婆对此颇有微词,我怼她:“不满意你就自己来带,城里哪里能请到月薪3000还这么放心的保姆?”
婆婆被我怼得无话可说,就不多说什么了。
如果说生活上有什么让我烦心的,就是我家大姑姐,老公家就两个孩子,我老公和老公的姐姐。我大姑姐人不聪明,没读出书来,高中毕业不听公婆的劝阻,非要出去打工见世面。
谁知大姑姐工没打几年,却找了个男人回来,那个男人的家在穷得连信号都没有的山旮旯,公公婆婆那么精明,当然不可能同意,当场就把那男的赶走,把大姑姐关了起来,不准她再外出。
可事情并没公婆想的那么简单,3个月后,婆婆发现大姑姐的肚子渐渐大了,去医院一查,已经怀孕6个月!怪不得大姑姐也不闹也不跑,感情是在家慢慢养胎,这下公公婆婆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大姑姐出嫁时,男方家里没给一分钱彩礼,婆婆还贴了5万块给她“压箱底”,怕她受苦。可穷人的家就是个无底洞,5万块带过去没几年就见底了,偏偏姐夫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恨不得让我婆婆家养着他们。
我嫁到老公家就三天两头见大姑姐往家里跑,不是拿这就是要那,为这我不知道跟公公婆婆撂过多少脸子,都是嫁出去的女儿了,还来搜刮娘家,她拿走的每一分钱,都是损害我的利益。
这两年大姑姐更是过分,借口男方那边上学不方便,居然全家搬回来了,就住在公公婆婆镇上买的房子里。公公婆婆一天到晚在村里忙养猪喂牛农家乐,回镇里住得少,那房子等于就是大姑姐一家在住着。
我怕大姑姐占公婆的财产,提议过很多次让公婆立遗嘱,他们一直拖着不办,公公还怼我,说立遗嘱就是咒他,再这样就一分钱不给我们留,吓得我没再提遗嘱的事。
上个月公公在准备猪饲料时起急了,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里人就没了。我们把公公拉回来准备后事,整理遗物时我发现一个存折,里面居然有105万。天哪,我知道公婆有钱,但不不知道他们这么有钱。
现在公公的后事料理完了,我提议,让婆婆搬到我们家来住,农家乐的事请个人来打理,至于镇上的房子,我们不如整体租出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但婆婆不同意,说房子怎么就闲着了,大闺女不是住着吗?我一听就火了,对着婆婆吼:“他们一家到底要吃白食到什么时候?”
我见话都说开了,干脆把想法一并提出来:镇上的房子出租,大姑姐家要住,那就给我们交房租;婆婆一个老人,手上留那么多钱不安全,105万就交给我和老公保管。
谁知婆婆说我歹毒,只知道算计,还说钱她要留着傍身,不会给我们一个子儿!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她一个孤老婆子,留那么多钱干嘛?我气得怼她:“你一个孤老婆子,难不成想把钱留着贴外面的老头?”
婆婆气得让我滚,老公也骂我不懂礼数,但我觉得我没错,公公婆婆的钱本来就该留给我们,现在不给,早晚会被大姑姐骗了去,或者被外面的老头骗了去,到时候我岂不是一无所有?(网友)
@大麦小双 :网友的态度很有问题,公婆的钱,给你是情分,不给也占理,年纪轻轻不想着自己努力,一天到晚把心思用在算计老人财产上,实在是太过分!
公公刚过世一个月,网友就骂婆婆贴补外面的老头,婆婆骂你滚是轻的了,换作别人可能会抽你两大耳刮子。
网友不该把眼睛都放在钱上,目前的精力应该好好照顾婆婆,毕竟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去世了,婆婆心里有多难过?只要婆婆将心比心,婆婆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好,很多事情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情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想上岸事业编的朋友,倾心分享5个法宝
和朋友聊天,有不少朋友现在想进入编制,但不知道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
为这些朋友,在这里,把我的5大法宝祭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法宝一:选岗
❶公考雷达
事考人报名必备APP,不仅可以按照区域划分岗位,还能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心仪岗位,查找岗位特别方便,基本没什么遗漏。
❷事考帮
事考帮的信息更亲民,界面操作也比公考雷达方便很多,里面还有很多题和时政可以看,是唯一一个从头用到尾的工具。
⏰法宝二:备考
❶粉笔基础视频课
这个课是我朋友买的,粉笔的课程市场3个小时,讲得特别细致,适合小白打基础用
❷李梦娇口诀
这课是我从一个学长手上要来的,老师的口诀特别好用,背知识点很顺
⏰法宝三:做题
❶腰果公考
一个APP,操作界面很简洁,没那么多其他东西,进去直接做题就行了。APP能自动划分错题,很方便。
⏰法宝四:自律
❶Forest
自控小工具,里面有一键锁机,还能把备考时间换成树,一边备考一边种树,成就感满满。
❷番茄TODO
同样可以一键锁机,还有番茄钟可以知道自己今天具体学了什么,自习室也特别棒,里面各路大大的时长特别激励人。
⏰法宝五:小工具
❶幕布
一个做思维导图的APP,比手写强多了,至少我画画不行。不想在手机上看的,还能导出打印。
❷半月谈
时政专用APP,里面很多时政都有文章分析,更贴近考试,一些文章的观点都可以直接写到卷子上!
这几天经常有人问:新中国都有哪些英雄模范人物?其实,在200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中央有关部门就联合评选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毫无疑问,这100人,就是新中国英雄模范的代表人物,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边疆的忠诚卫士——丁晓兵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矿山工人——马万水伐木能手,栽树英雄——马永顺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連續五次奪冠的隊伍——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自學成才,崗位創新,人人可為——孔祥瑞
新時期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我是導游,先救游客”——文化枝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方永剛犯罪分子眼中钉,人民心中一颗星——方紅霄毛泽东的兒子,一個普通人——毛岸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個大無畏的人——王杰具有市場頭腦的科學家——王選鞠躬盡瘁只為人民的大山女兒——王瑛他引發了中國農業的“菜籃子革命”——王樂義“讓沙漠綠起來”的治沙能手——王有德“寧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王啟民“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他撐起了山路上的“流動郵局”——王順友虎城“泥腳書記”——鄧平壽了不起的中國工人——鄧建軍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鄧稼先183名貧困兒童的“爸爸”——叢飛港口裝卸工具發明家——包起帆
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史光柱農民致富的領頭人——史來賀犧牲在抗擊“非典”戰場上的護士——葉欣汗水鋪就光明路的記者——甘遠志她連任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他靠蹬三輪車捐助了35萬——白芳禮警界女神警——任長霞少年英雄——劉文學他沖向疾馳的馬車——劉英俊中國的愛因斯坦——華羅庚救火女英雄——向秀麗扎根草原的將軍兒子——廷·巴特爾青島港中的“藍領專家”——許振超他是群眾的主心骨——達吾提·阿西木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鄉——邢燕子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天下第一村”領頭人——吳仁寶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公仆——吳天祥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吳金印
帕米爾高原上的白衣圣人——吳登云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宋魚水勇于獻身的優秀大學生——張華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云泉“燕京第九景”——一名普通售貨員——張秉貴輪椅上的“當代保爾”——張海迪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時傳祥他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李四光一位普通的鄉村女醫生——李春燕撐起“天梯學校”的夫婦——李桂林和陸建芬夫婦雪域神醫——李素芝哈薩克人民的好醫生——李夢桃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中國人——楊利偉人民的“挑夫”——楊懷遠人在陣地在——楊根思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范干部——蘇寧東山島上的“愚公”——谷文昌
美與人性的使者——邰麗華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他的英名銘刻在巴山蜀水間——邱光華群眾貼心人——邱娥國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陳景潤鋼鐵戰士——麥賢得鞍鋼老英雄——孟泰他是傳統文化和現代精神的完美融合——孟二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林浩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林巧稚一位尊老愛幼的偉大女性——林秀貞愛民模范——歐陽海她用愛喚醒了沉睡三年的丈夫——羅映珍中國式保爾——羅健夫冰窟里勇救朝鮮兒童——羅盛教草原上兩朵“最鮮艷的花”——草原英雄小姐妹紡織戰線上的驕傲——趙夢桃我國呼吸疾病科研與臨床醫療的領頭人——鐘南山13個知恩圖報的普通農民——唐山十三農民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獲得者——容國團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徐虎戈壁荒漠上的石油人——秦文貴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愛國藝人——常香玉舍身堵住敵人的槍眼——黃繼光羅布泊之魂——彭加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蔣筑英中華孝親愛老之星——謝延信優秀軍人妻子——韓素云工人教授——竇鐵成撲滅山火的小英雄——賴寧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人民法官的杰出代表——譚彥地震來臨,撐起自己的臂膀——譚千秋小巷總理——譚竹青#头条历史##历史#
从教二十多年,终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找到你自己。
一个女学生,突然回高中母校,找高中老师报喜,她被空军录取了,笑脸高兴得像灿烂的朝霞。她去年刚好上线本科,录取到珠海一类似三本的民办大学。高中学习不太好,但是性格始终是健康开朗活泼充满朝气的,喜欢和老师谈心,和同学交流。作为老师,我很高兴,不知为什么,比看到有些学生考上985、211还要开心。
一个帅气的男孩子,路上碰到我,非常热情地叫我老师,与我谈心。他刚刚考上乡镇公务员,脸上洋溢着幸福,双眸发亮,满满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他是2017届的毕业生,其实平时他不太爱学习,有时候打瞌睡,但是他性格始终是健康开朗活泼充满阳光的,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作为老师,我很高兴,不知为什么,比看到有些学生考上名牌大学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