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在多数人眼里一定是好工作?”有一对朋友,一个从小学习优异,研究生毕业后考到当地质监局成为技术岗的一员。一个初中毕业,在一家私企工作。2800对5800!为何后者在家人眼中仍然被说没出息!实在想不通!
高中同学36岁,体制内13年,从一名乡镇府基层端茶倒水的小弟,干到市质监局副秘书长,有一套福利房,无贷款总算苦尽甘来。
我同学普通二本毕业,2007年毕业时应聘到一家私立学校当老师,2年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成为乡镇府基层干部。
刚开始他只是办公室负责暖茶送水,打打资料,会word和ppt,打电脑快,所以很快在一批中年人里头脱颖而出,他成为了乡长的秘书。
如果说他机灵那肯定的,但光靠机灵也成不了气候。更多跟他踏实可靠,跟对了人有很大的关系。
一开始,他凭着会点电脑让乡长选拔为“秘书”,负责业务宣讲和材料撰写,还经常跟随乡长去夸乡参加别的乡镇府的交流活动,因此结识了很多人。
2010年,毕业三年多的他,命运之手向他伸来橄榄枝,开始眷顾到他。这年,他在另一个乡上结识一位贵人乡长,也很赏识他的踏实肯干业务能力。这样,那位乡长有个同学在市区某个机关担任要职,正好缺少下乡驻队的干部,就把他推荐上去了。
2011年,他正式调离乡镇府,去了某机关担任下乡最艰苦的村干部驻队干部,带领农民创收。结果他在示范村的威望很好,带领农民种樱桃和蒜苔以及花椒,把传统的土豆玉米种植,改成了创收快的经济种植,带领农民获得了很好的收入。正好单位给踏实肯干的干部分配福利房,他也分到一套,现在无贷款总算苦尽甘来。
这一驻扎就是5年,每年他都会送最新鲜的樱桃等水果给几位贵人,逢年过节亲自拜年问候,甚至那位贵人的家里人有病,他也奔赴过去鞍前马后,帮忙料理的很好。
后来,他就一下子被调到市区局里办公室了,担任秘书要职,懂得交际工作出色。
这么些年,他喝酒练出来酒量,走山路练出来胆量,坐冷板凳坐出温度,全凭着努力加上自己的灵活变动。
我曾经问过他,这么十几年你累吗?他说:“干这一行确实累,但是不能仅仅是踏实可靠,还要随机应变,处理人际关系是最大的学问”。
曾经发现,他只有跟我在一起时,就能吃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他也吃的很香,他说他没变还是当年农村出来的那个愣头青。
可是,在我眼里,他何止是愣头青,他有的不仅是实力和运气比别人好,更多的是他人际关系处理的好,这就是我眼中还保持初心又事业有成的公务员同学!
#职场达人说# #职场# #公务员#
一毕业就进体制内好吗
来来来,我用我自身经验告诉你,越早进入体制内越好。
先反驳有些人说的体制内看的见的天花板。难道不进入体制内就没能有大发展?实际情况是,除非真的非常有实力的人才会你们说的事业有成。打工人首先要有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自觉,甚至有些体制外的工作加班加点累死也没见加班费有多高,反而是父母孩子有个头疼脑热请假照顾还要扣钱。
其次一点我想说的是,国家是一个大机器,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机器的一颗螺丝钉,我不觉得没有成为省部级的领导就是不成功的。我虽平凡,但是我的工作也是有价值的,请不要用你们那一套成功学来定义我。
接下来回归正题,为什么说越早进入体制越好呢?
第一,很多招考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所以应届毕业生这一身份本身就有优势。
第二,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学习能力更强。等你参加工作后,各种工作琐事加班加点,看书效率大打折扣。想当初我毕业那一年,国考考的上海出入境,一个岗位招15人,报名了八百多人,我差0.02分。当然这个成绩跟很多人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是我以后再也没考过这样的成绩了。省考考的本省质监局,但是第二学位人家不认,所以白瞎我的第二名。最终在一个竞争不强的岗位上上岸。后来为了上岸我还买了各种课程,到现在还每年都更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