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业[灵光一闪][捂脸][捂脸][捂脸]//@夏小末茉:12年考公已经要本科学历,偏远乡镇都要专科,她怎么考的公务员
仕道之途对美女副局长有4大疑问!?!?1.戴副局长出生于1995年,今年才28岁,2012年就开始工作,时年17岁,只能就是个初中毕业的技校,到现在总共上班时间不超过10年,10年时间她能换6个岗位、爬到商务局副局长的位子,这是99.999%的人做不到的事情,她这5个9含金量这么高是谁给她打造的?2.戴副局长在2012年应聘于(考入)宝应县检察院,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戴28岁,10年前18岁,不可能本科毕业、更不可能是网上说的她高学历是研究生,那只能是初中技校,一个技校毕业的学历,后来怎么落实的编制?又怎么当上副局长的?国家干部对学历是有明确要求的,最低本科啊!她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干部行列的?
一些乡镇事业编的年轻人,即使他转不了行政职位,如今在乡镇他也可以获得副科的位子。这几天我看到县委组织部的一则公示,上面大约写道:刘某某,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某镇企业服务中心九级职员,拟任乡镇(街道)副科级事业单位正职。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九级职员一般是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且必须工作三年以上岗位;二是乡镇副科级事业单位正职一般就是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是事业单位。这个年轻人不年轻了,已经48岁了,我在这个乡镇时,他中专刚毕业,由于农校毕业,被分配到乡镇农技站。此后的这20多年,跟他同批分配到乡镇的大学毕业生,几乎都提拔了,有的还当了乡镇长书记了。他追求进步,一直希望工作得到大家认可,最好也能谋个如副镇长或副主任科员之类的,虽然他很努力,但由于是事业编,无法转行政职务,虽然乡镇领导也多次推荐。还好,到了快五十岁了,他的工作能力终于得到组织认可,因为事业编制的,只要表现突出也可认命事业单位的领导了。乡镇有不少他这样的事业编制干部,为了身份,为了位子,努力工作。其实,他们为了位子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公认。
堂弟大专毕业后在乡镇工作,县委书记对他说,“下周你到县委办工作”,到了县委办擦桌子、提水、打扫卫生他都干,一年后,县委书记对他说,“你去经济大镇干党委书记去吧。”
二叔家的弟弟大专毕业后考取了乡镇公务员,到了岗位以后,主要就是在党政办拍拍照、写写通讯、信息稿件,偶尔有大型会议的时候需要加班,可以说,日子过得比较滋润。
有一次,县委书记去他们镇观摩,领导们边走路边聊天,这时堂弟发现县委书记的鞋带开了,于是立马跑到县委书记前面停下了,党委书记、镇长当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以为他要做什么伤害县委书记的事,连忙跑过去想要制止他,大家一看堂弟蹲下了,县委书记也停下脚步,低头看了一下鞋子,顿时,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堂弟,看到他的表现,大家面面相觑的笑了,都点了点头,表示很是赞赏。
这一次,堂弟给县委书记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给镇上的党委书记、镇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党政办主任直接说,“你这么机灵,真是当官的好苗子。”
党政办主任无心的一句话,堂弟却听到了心里去,他想,既然别人都说我适合当官,我干嘛不努力争取一下呢,于是,从此以后他就努力抓住各种机会与领导接触,以展示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过了1个月,县委书记又去他们镇上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堂弟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开始思考到时候怎么表现一下。
调研当天,堂弟看了下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有小雨,但是早晨一直都没下雨,堂弟觉得,早晨没下雨,领导们一般都不会带伞,这个时候如果能随身带一把伞,说不定到时候能用上,于是堂弟就从超市买了一把伞,放在裤兜里,跟着调研去了。
结果就在他们看到第二个调研点时,天空下起了大雨,看到这个情景,堂弟一个箭步尝到了县委书记旁边,然后给他撑起了雨伞,县委书记看到了,接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接过了雨伞。
中午吃饭时,县委书记问,“早晨给我打伞的那个小伙子叫什么,把他借到县委办工作。”
就这样,堂弟周一就到县委办报到了。
到了县委办,堂弟依然表现很好。
有一次开县委常委会,表弟跟会,他听到县委书记说话带鼻音,接着中间就出去了,到药店给县委书记买了感冒药,散会后,堂弟接着端着温水和药品放到县委书记座位旁边,并让县委书记吃药,旁边的人看到以后都开始鼓掌,而堂弟也笑着点了点头。
3个月后,堂弟直接提拔为县委办接待科科长。
在担任接待科科长职务的过程中,他依然替县委书记忙前忙后,把县委书记服务的非常满意,半年后,堂弟提拔为县委办副主任(正科级)。
到了年底,县委书记即将要离开他们县,临走前,县委书记问堂弟有什么想法,堂弟说,“一切听领导安排。”
县委书记说,“要不你下乡镇锻炼锻炼吧。”堂弟也答应了。
2个星期后,全县干部调整,堂弟到经济大镇任党委书记去了,开始主持一个区域的全面工作。
@体制内公开课
其实,回过头来分析堂弟的提拔经历就可以发现,他虽然只考了个专科,但是由于他的情商高,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把事情做到领导心坎上,就是这种本领才使得他一路进步的这么快,而这也是一个人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不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情商高,都能够取得成功,即使暂时没有成功,最后迟早也会成功。
我是“@体制内公开课 ”,分享好故事,传递正能量。
#职场达人说# #我要上微头条# #职场干货#